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钾肥的合理使用浓度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草莓生产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艳丽草莓为试材,分别在半促成和促成栽培模式下,调查不同浓度K_(2)SO_(4)溶液处理对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促成栽培模式下,6mmol/L浓度处理对草莓植株的株高、冠径生长效果最好;10mmol/L浓度处理对叶柄长、叶面积、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促进效果最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单果重及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促成栽培模式下,6~12 mmol/L浓度处理均不同程度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8 mmol/L浓度处理对单株产量增加效果最好,8~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最大单果重提高效果最好,10 mmol/L浓度处理对果实3种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 873.96、1 873.43、1 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 321.20、55 084.60、53 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 276.95、18 149.42、13 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正草莓采用设施进行半促成栽培或促成栽培效益好,但由于栽培中小高畦面低,栽培密度大,大水漫灌等原因,使促成栽培的部分草莓开花结果期处于低温、弱光和高湿环境。另外,由于棚室内授粉昆虫少,且施肥不科学,易造成营养失调,畸形果发生率高,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经济效益。1发病症状草莓畸形果一般表现为果实过肥、过瘦,呈现鸡冠状、扁平状或凹  相似文献   

4.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高架基质、地面半基质、土壤地栽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基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草莓生长、根系活力、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后,3种栽培模式的基质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都会发生不同变化,高架基质栽培的基质容重、总孔隙度、EC值、pH值等重要指标都在优良基质的阈值范围内,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明显高于地面半基质和土壤地栽,对肥料的利用率高,植株长势好,果实产量分别较地面半基质与土壤地栽提高12.0%、34.4%,对草莓生长和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草莓品种宁玉大棚促成栽培定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莓品种宁玉为试材,研究在大棚内促成栽培时,不同定植时间和种苗质量下的植株生长情况、物候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确定宁玉在大棚内促成栽培适宜的定植时间和种苗质量。结果表明,宁玉草莓进行大棚促成栽培宜早定植,在8月底定植植株生长势强,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较高;定植种苗选择根颈粗0.7 cm左右的中等苗较好。  相似文献   

6.
3种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欣  宗静  路河 《蔬菜》2021,(2):15-19
为了促进草莓优质安全及轻简化生产,以"红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质、半基质、土壤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植株生育性状、产量、果实品质、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模式植株长势最好,成活率最高,成熟期最早,每667 m2产量2667 kg,收益4.82万元;在果实品质方面,土壤栽培条件下果实中的Ca、Fe、干物质、VC、...  相似文献   

7.
草莓为浆果,因其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在世界享有盛誉。我国作为草莓生产大国,草莓产业愈发壮大,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尤为重要。本试验采用15个草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品种草莓在西藏林芝地区设施大棚内两种栽培模式下的品质差异。结果发现,综合外观和营养两方面的特征来看,‘宁玉’‘隋珠’和‘太空2018’这三个品种草莓果实形体端正,口感佳,维生素C含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考虑,立体栽培模式下的草莓果实品质优于地面栽培模式,‘宁玉’‘隋珠’和‘太空2018’这三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在西藏林芝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光温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中光照和温度条件对立体栽培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2014—2016年在日光温室中采用A字形架进行草莓立体栽培,通过对比不同空间位置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草莓植株生长势、果实成熟期、产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光温条件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是影响日光温室立体栽培草莓的重要因素,上层草莓的植株长势、产量显著优于中、下层,中、下层草莓比上层草莓果实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9.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在日光温室垄栽行距为15 cm时,不同株距栽植的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产量、产值的差异,以确定红颜在日光温室内栽培适宜的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为15 cm的草莓植株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产量高,尤其是前期产量较高,生产效益突出,说明红颜草莓可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10.
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广泛应用的草莓高架袋栽模式为对照,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设计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槽,研究了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栽培槽模式下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及品质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其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8 d,前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品种"富勒"为试材,设置4种不同的栽培模式,测定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指标、产量、品质指标,研究了设施黄沙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番茄根际温度的影响,以期为沙漠地区沙质土壤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无纺布种植袋栽培模式根部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土壤平作栽培最小;黄沙垄作栽培模式下番茄根最长,土壤栽培最短;番茄株高、茎粗在土壤栽培下较黄沙栽培模式下大;667 m2产量、单果质量和株产量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平作最高,其次是黄沙垄作栽培、黄沙平作栽培、无纺布基质袋栽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无纺布基质袋栽培模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12.
以"红颊"草莓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立体阶梯式高架栽培模式下,通过对比国外专用基质和国内基质对红颊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红颊草莓的基质。结果表明,上层采用国外专用基质时,红颊草莓在营养生长阶段比国内基质生长健壮;中层和下层采用国外专用基质和自己配制基质处理对草莓营养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无论是上层、中层或下层,国外专用基质和国内基质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同一基质上、中、下三层之间果实品质也没有差异。综合而言,两种基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国内基质完全可以替代国外专用基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章姬"(ZJ)"红颜"(HY)"甜查理"(TCL)3个草莓品种为试材,设置2种栽培模式,分别是立架栽培模式(L)、栽培槽模式(C),每隔5d对草莓的生育期进行观察记录,在草莓的现蕾期、盛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测量株高、叶柄长度、叶片数、冠径比、叶面积以及SPAD值,并从第1个草莓果实成熟开始至草莓生产期结束,测定草莓产量,通过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和草莓品种,找出较适合于新疆地区草莓无土栽培的模式及品种,为当地草莓无土栽培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栽培槽模式和立架栽培模式相对常规种植生产模式,其株距虽然不变,但总体密度有所增加,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在相同种植面积内,立架栽培模式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内草莓株数以及单果质量,同时,立架栽培较栽培槽模式的草莓产量及果实品质有明显提高,同时草莓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且相关性较好;立架栽培模式草莓叶片SPAD值、产量及其品质优于栽培槽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草莓半促成栽培,就是在草莓植株基本通过了自发休眠,但又未完全解除休眠时,采取日光温室内强制增温保温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栽培方法.晋中市日光温室草莓采用半促成栽培的,平均单果重及总产要高于采用促成栽培,平均667 m2(亩)产可达2 000kg左右,产值在1.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从意大利引进的16个草莓品种(优系)为试材,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进行了试验栽培,以期筛选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结果表明:多数品种(优系)适宜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Marmolada’、‘Patty’和‘97.64.05’适应性较差,不宜在西北地区发展;‘Miss’综合性状最好,适宜露地及拱棚半促成栽培;‘Bisalta’适应性最强,耐重茬栽培,适宜各种栽培模式;‘91.214.2’品质最好,适宜露地及拱棚半促成栽培;‘94.586.2’品质好,适宜各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草莓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的应用,系统评价草莓"双行凹形垄"栽培模式的节水节肥效应。文章以设施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设置双行凹形垄与常规垄(CK)2种垄形,并对2种垄形下栽培草莓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等指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凹形垄栽培草莓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提高12.7%,且有利于根系生长与分布,有效表现出分根灌溉的节水保肥效果,相比CK节水46.03%。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叶面肥对大棚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面喷肥对于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大棚栽培‘章姬’草莓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肥料(立加得复合微生物菌肥、坤之缘蚯蚓有机液肥、大量元素水溶化肥)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后,草莓的株高、冠径、叶片大小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而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硬度有明显提高,且以叶面喷施立加得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区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草莓品种,以引进的达赛莱克特、土特拉、美国十三、全明星、法国一号和童子一号等6个草莓品种为试材,从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经济性状以及对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法国一号草莓果实大,且硬度最大,耐贮性极好,可以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加以栽培,但含糖量偏低,维生素C含量偏低;达赛莱克特的糖酸比较高,口感好,果实硬度适中;土特拉和全明星的果实经济形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土特拉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全明星;不同品种草莓果实与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草莓果实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草莓半促成栽培品种筛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品种在反季节栽培环境下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宜保护地条件下栽培的草莓品种,避免果农栽培选种的盲目性,提高果农经济效益,于2007年冬季选择了11个草莓品种,在一个塑料大棚内进行了半促成栽培,并分别对每个草莓品种的植物学、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