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蓬莱产区梅乐葡萄盛花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片、花/果实中矿质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梅乐葡萄的营养诊断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2018-2020年连续以蓬莱产区16个固定配方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每个配方肥选择4个果园,共计192个梅乐葡萄园,比较不同生育期叶片、花/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影响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主要叶片养分因子.叶片Fe、B和花/果实N、P、K、Mg、Fe、B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盛花期>转色期>成熟期,且不同生育期间差异显著.叶片Mn、Cu和果实Cu含量均表现为转色期>成熟期>盛花期,且各生育期间差异显著.除盛花期N、Ca、Mg、成熟期Cu、全生育期Mn外,其他叶片与花/果实矿质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N、Ca、Mo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Fe、Mn、Zn、B含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P、K含量在盛花期和转色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在成熟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Mg、Cu含量在盛花期均表现为果实>叶片,在转色期、成熟期均表现为叶片>果实.梅乐葡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和特异性,可能是由叶片和果实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协同或拮抗作用造成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和果实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生育期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K、Fe、Zn、Cu、B是梅乐葡萄花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盛花期-转色期梅乐葡萄叶片和果实中Ca、Mn、Cu含量均显著提高.在梅乐葡萄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Mo极显著高于果实,其中Ca、N、K含量较高,说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对Ca、N、K的需求量高于其他矿质元素.综上,可以通过调控花前叶片中P、K、Ca、Mg、Fe、Zn、Cu、B、Mo水平调控花中P、K、Fe、Cu、B含量;由于叶片中的Ca不易有效转运至果实中供其利用,因此Ca应有针对性地直接施用于幼果上.转色期,可通过提升叶片中Mn、Cu水平调控果实中Mn、Cu含量.成熟期,可通过提升叶片N、K、Ca水平调控果实中P、K、Zn、Mn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库车白杏’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月份典型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的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速率变化的影响,以‘库车白杏’为试材,对其树干液流在3—8月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库车白杏’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月份晴天天气条件下变化较为明显,而在阴雨天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对其树干液流速率产生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温度,并且太阳总辐射和空气温度与液流速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旨在为梅乐葡萄优质生产和精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各生育期、不同组织部位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并依据果实酚类物质所形成的品质指数进行营养诊断分析。利用Topsis分析法,计算果实酚类物质的综合品质指数,即CI值,通过比较不同生育期各组织各矿质元素含量与CI值的相关性,确定营养诊断因子;采用CND法对高优品质指数的果园进行划分,对低优果园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蓬莱产区梅乐葡萄叶片、叶柄与果实各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与拮抗关系。转色期果实N、成熟期果实P、转色期果实K、转色期叶片Ca、盛花期花序Mg、转色期果实Fe、盛花期叶片Mn、成熟期果实Zn、盛花期叶柄Cu、转色期叶柄B、盛花期叶片Mo被选为植株营养诊断因子。高优园的品质指数拐点值为0.735 5,其中有7个果园满足此条件,占总体样本的14.58%。依据高优园植株矿质元素含量范围确定营养诊断因子的适宜值分别为:N(8.85~11.81)mg/g、P(1.98~4.26)mg/g、K(14.97~20.70)mg/g、Ca(35.57~68.83)mg/g、Mg(3.69~15.51)mg/g、Fe(70.96~103.26)mg/...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华榛的生长状态,明确其果实、土壤和叶片间的养分关系,为野生华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典型喀斯特地区盘州市野生华榛的土壤、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测定其矿质元素含量,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矿质元素对果实指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盘州市的野生华榛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微量元素除有效锌含量较高外,皆处于中等偏低的级别。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18.52%,粗脂肪含量为39.8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6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果实、叶片及土壤中的Mn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说明Mn元素是影响华榛果实品质的重要元素。而果实中的N、土壤中的Mg、叶片中的P和Mg元素对于果实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野生华榛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诊断分析,对植株Mn元素含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进而提高华榛果实品质。而适当调整土壤中的N、Mg、P元素含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葡萄及其制品营养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果实和种子中富含糖、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多酚类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在葡萄鲜果及葡萄制品中的分布、含量、种类均不同。本文论述了葡萄果实及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简要介绍了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中的各营养成分情况,旨在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矿质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提高的物质基础,为筛选影响果实品质指标的矿质元素因子,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胶东半岛主要苹果产区果实矿质营养元素与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与富士苹果品质指标相比,不同园片苹果果实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与部分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与各矿质元素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径分析进一步明确在所测矿质元素中,P对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硬度的正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2.478,1.813和1.205;Mg对单果质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N对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硬度的负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1.572和-0.804,Mn对可滴定酸具有最大的负直接作用。因此,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受到各种矿质元素的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合川地区油橄榄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果实膨大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油橄榄的平衡有效施肥提供依据,实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以不同生长时期内3株树势相同,无病虫害的7年生‘豆果’油橄榄树为研究材料,基于硝酸—盐酸—高氯酸消煮—ICP法测定叶片和果实中大量和微量元素P、K、Ca、Mg、Fe、Mn、Cu、Zn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元素N含量,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结果表明:“豆果”生长期内,大量元素在叶片和果实中随果实膨大存在不同变化趋势。总体上,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Ca>N>P>Mg;果实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N>Ca>P>Mg。对微量元素Fe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元素Mn、Zn、Cu,且叶片中元素Fe远高于果实中的。叶片内部-果实内部-叶片-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膨大-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普遍的显著相关性。从矿质元素在“豆果”叶片、果实中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来看,营养元素N、K、Ca在发育期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肥料施用上应充分满足;考虑到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建议生产上施用N肥时还应搭配P肥、K肥、微量元素肥(含Cu和Zn)施用,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萜烯是一系列以异戊二烯为单元的烯烃类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主要以单萜为主,它们具有愉悦的花、果香气味。因为萜烯类物质的阈值很低,所以尽管它们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不高,依然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的香气品质有着重要贡献,提高果实单萜含量则成为了葡萄香气育种的主要目标。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葡萄果实单萜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单萜合成酶基因和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因型和气候因素对单萜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葡萄果实中,单萜合成路径的关键酶VvGT7以及VvDXS都在关键活性位点存在氨基酸种类的差异,且已经证实这种差异会导致萜烯含量的不同;光照、水分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差异都是导致葡萄果实中萜烯含量不同的原因。最后对单萜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草栽培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生草栽培对柑橘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清耕为对照,测定分析了生草栽培条件下椪柑(Citrus reticulata)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生草栽培的椪柑叶片钾、磷及硼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钙含量却显著低于清耕,而生草与清耕两者的镁、硫、铁、锌、铜、锰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生草栽培的椪柑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糖酸比显著高于清耕。可见,生草栽培可提高柑橘叶片钾、磷和硼含量及果实糖酸比。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果树品种之一,其果实色泽是决定葡萄商品价值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在生产上,葡萄果实的着色好坏对鲜食葡萄以及红葡萄酒的酿制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环境条件及内部因素,常造成葡萄果实着色不良,从而影响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经试验,如果在葡萄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冬季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冬季栽培条件下,利用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监测记录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温室内CO_2浓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研究各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及温室内环境因子与外界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温室内外各环境因子间日变化联系紧密;除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外,其他各环境因子彼此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相关性;温室内外光照、温室内外温度彼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曲线呈不规则的"n"形,并与温室内外湿度、温室内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日变化呈不规则的"u"形;土壤水分日变化较小,有一个趋同土壤温度变化的微弱变化;温室内环境变化与温室外环境变化联系紧密,温室内温度变化是温室外温光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土壤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最大,温室内光照与温室外光照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根域限制栽培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宝满’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域限制处理方法,对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的‘宝满’葡萄植株与对照Pn日变化趋势一致,而处理植株Pn、Gs、Tr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根域限制下‘宝满’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可能主要影响果实发育后期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而影响‘宝满’葡萄的糖代谢和积累,并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花青素的合成途径基本被确定,但是关于环境因子及内源物质对花青素积累的影响仍旧缺乏全面系统的阐述。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光照、温度、矿质元素等环境因素以及内源激素等物质对果树中花青素积累的影响,发现较强光照、低温、部分矿质元素、水分胁迫、酸性环境、糖类以及乙烯等的内源激素对花青素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花青素的合成。此类研究可为果树果实色泽、营养品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为果树品种的选育与研发提供参考方向,同时也为果树中花青素的提取、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优良、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在果树中的充分积累及综合利用。而对于环境因子和内源激素在花青素调控网络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在未来仍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探讨叶面喷施硒肥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选用氨基酸富硒肥为硒源,设置0、10、20、30、40、50 mg/L等6个硒质量浓度水平,于果实膨大期即落花后15 d喷施叶片,15 d后再喷施1次。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提高而递增。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50 mg/L>40 mg/L>30 mg/L>20 mg/L>10 mg/L>0 mg/L。综合分析认为,避雨栽培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时,于果实膨大期,在叶面喷施2次50 mg/L的氨基酸富硒肥‘,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含硒量及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2001~2002和2002~2003年的生长季节将3年龄的盆栽‘Hamlin’橙子树(citrus sinensis)培育在环境控制的生长室内,测定了温度对5-氯-3-甲基-4-硝基-1H-吡唑(CMNP)引起成熟果实和叶片脱落及乙烯演化的影响。CMNP或乙烯利处理后的果实和乙烯利处理后的叶片,其乙烯演化和脱落是与温度高度相关的。乙烯利处理时和CMNP处理时的气温分别在10℃和≤15.6℃时,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经常被果农忽视,因为其一,果实采收后,树体需要养分来供应枝条老熟、花芽分化、根系生长和营养储备,保证安全越冬及第二年葡萄发芽到开花前的生长。这些养分主要靠叶片光合作用制造而成。所以,葡萄果实采收后,应尽可能地保留好葡萄叶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让叶片制造更多的营养,供给"看不见"的生长。其二,葡萄采收后,容易出现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蛀食枝蔓的虫害、叶蝉等危害,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但会引  相似文献   

19.
葡萄斑叶蝉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是葡萄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在葡萄叶背面刺吸危害,被害叶片表面最初表现苍白色小斑,严重危害时白斑连片,叶片黄白色提早落叶,使树势迅速衰败,果实干瘪,其分泌物污染果面失去商品价值,使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葡萄斑叶蝉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叶幕整形方式对厂形树形红色酿酒葡萄叶幕和果域微环境、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新疆酿酒葡萄品质提供有效方法。设置篱壁形和V形2个叶幕整形方式,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对叶幕下果域温度、湿度以及2种叶幕形不同位置叶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与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于果实成熟期对果实外观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果皮和种子中的黄酮、多酚、原花青素、单宁等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篱壁形叶幕相比,V形叶幕改善叶幕整体光照情况较好,可提高日差值、果域湿度、叶幕内部叶片的光合能力、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酚类物质含量。因此在新疆天山北麓生态条件下,采用V形叶幕整形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