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奶牛"两病"检疫和防疫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两病”——结核病和布氏杆菌是人畜共患病,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乌鲁木齐地区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于1996年达到控制标准,并通过了成果鉴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个体、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热”引起“倒牛热”,使“两病”检疫和防疫工作难度加大,淘汰阳性牛和扑杀染疫牛更是难上加难,从而引起“两病”阳性数增加,同时,也导致人间结核病和布病感染率的上升,据权威机构统计,乌市结核病患者已逾5万人,占乌市总人口的2.5%,而主要感染途径是饮用奶和人畜接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近5年綦江县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检疫、监测的情况,总结了“两病”难以控制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永杰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4):85-85,89
奶牛“两病”——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两病”不断蔓延,阳性病例增加,两病感染率上长。本文通过4年来“两病”监测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两病”发生和难以控制消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室平板凝集反应和皮内注射结核提纯菌素及兽医临床检查等方法,对肃州辖区内城郊的泉湖、果园、银达、西洞、怀茂、西峰六乡(镇)的奶牛进行"两病"检疫监测。四年来,共检疫奶牛5667头,检出结核阳性病奶牛87头(占1.5%),从检疫情况分析,奶牛结核病呈波浪状消长,布鲁氏菌病达到稳定净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对牛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保证百姓喝上放心奶,各级政府一再发文、出台政策强调两病净化工作的重要性,但据有关部门统计,人感染“两病”的比例仍在上升,奶牛“两病”(布病和结核病)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控制和净化奶牛两病工作刻不容缓。笔者就奶牛“两病”净化难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牛羊“两病”通常是指牛羊的结核病和布鲁菌病。由于“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极大。为了有效控制“两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其中检疫是重要措施之一,如牛羊每年至少检疫2~3次,淘汰阳性牛羊;对幼畜在生后20~30d、100~120d、6月龄时各进行1次;新购入的牛羊也要进行检疫。1布鲁菌病的检疫1.1平板凝集试验(PAT)准备一块方形玻璃板,将每份被检血清按0.08,0.04,0.02,0.01mL的量分别加到玻璃板上,在上述被检血清中,分别加入布氏平板凝集抗原0.03mL,用牙签或火柴棍混匀,5~6min后判定。牛0.02mL血清出现“ ”以上凝集为阳性,0.04mL…  相似文献   

7.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杭州市对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加强检疫、建立奶牛户口管理制度和建立奶牛结核病隔离饲养场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奶牛“二病”的发生,加快了牛群健康化步伐。现全市存栏奶牛14000多头,检出结核病阳性牛110头,阳性率为1%;检出布氏杆菌阳性牛15头,阳性率为1.5%,达到了牛群健康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国家发布了《GB16568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国家标准。从1998年开始,我站依照“国标”要求和部颁“规程”对辖区内3个奶牛场开展了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实验室检验。3年共检奶牛148头,检疫密度每年都保持在100%。1998、1999年分别检疫48和50头,两病普检均为阴性。将3个奶牛场分别定为健康牛群。但2000年的两病普检中(同在3个奶牛场)某一奶牛场检出结核病阳性牛4头,感染率竟高达13.3%,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检验材料操作过程1.1检验材料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  相似文献   

9.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农业气候区,青绿饲料较为丰富,适宜奶牛饲养。2003年末存栏奶牛3100头,主要分布在飞云江中下游流域的6个乡镇。在2004年上半年开展的全市奶牛“两病”监测中,查出结核病阳性病例293头,“布病”阳性病例6头,阳性病例分别达到9.4%和0.2%。为有效开展奶牛“两病”防治工作,根据农业部2001—2005年“两病”防治规划要求,我们克服了阳性病例多、处置难度大,交易频繁、任务重的困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卫生组织将“两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则将这两种传染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都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二病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对奶牛危害更大。前几年我市对“两病”进行了很好的控制,结核病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二病"监测,确保市民喝奶放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二病”是指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杆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将“二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则将该“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要求控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奶牛“二病”的现状与潜在威胁近年来奶牛养殖发展很快,流动频繁。由于部分奶牛是从外地引进,没有经过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不知是否有病;有的甚至明知是病牛还要低价购买,所以带进了病源。买进的病牛不经隔离就与其他奶牛混养,就是检疫为“二病”阳性的奶牛,也因价值高、损失大而不能及时淘汰,从而导致传染扩散。近年…  相似文献   

12.
李宁  汪月霞 《兽医导刊》2020,(4):203-203
通过试管凝集试验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上海市金山区两家奶牛场监测检疫,了解和掌握养殖场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并结合养殖场现实情况分析出有针对性的净化措施,为实现“两病”单场净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下称“两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它直接威胁着人和家畜的健康与安全。所以,建立无“两病”的健康牛群势在必行。这里就介绍本市成功改造“两病”牛群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十多年艰难的路程,也许对探索如何更快更好更省地改造其它人畜共患病有借鉴之处。本市对奶牛群的改造工作,是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十多年来开展了对本市牛群中的“两病”进行普查、检疫、防疫、扑杀阳性病畜,建立监测点,加强牧场消毒卫生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使本市牛群中“两病”于1989年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布病”基本控制,1991年5月获得了农业部和卫生部的考核验收与肯定。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奶牛养殖迅猛发展, 1997年底全市存栏 5 200头,2000年 10月底已达 12 500头。做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二病”)检疫和疫病综合防制工作是确保奶牛业健康发屡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1998年起,我市在每年开展“二病”检疫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放心奶”工程,通过依法管理,建立奶牛健康证管理制度,有效改变了以往被动检疫的局面。3年来,“二病”应检率均达99%以上,规定疫苗防疫率达100%。我市的具体做法为:1依法管理,落实责任 着重抓三件事:一是《动物防疫法》的宣…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是2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吴忠市利通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定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稳定控制区达标考核县(区)之一,为了继续贯彻稳定控制区内以免疫、监测和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基层兽医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艰辛。近年出现了阳性畜检出率上升的趋势。为了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注意,有必要对利通区多年来 “两病”检疫监测情况加以总结。布鲁氏菌病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的方法和操作,2002年以前依照农业部《动物检疫操作规程》进行;2002年以后布鲁氏菌病按照GB/T18646 2002进行,结核病按照GB/T18645 2002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表明:利通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阳性检出率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下降了17.43%;比80年代初下降了3.73%;比90年代下降了4.05%;比2000年度下降了1.37%,比2001年度下降了0.99%,比2002、2003、2004年分别增加了0.04%、0.05%、0.04%,出现了阳性检出率的小反弹。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绿盛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盛牧业)重点开展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净化创建/示范工作,从源头控制对奶牛危害较大的“两病”,并将净化作为最终目标,在企业内实施清除阳性牛只,采取自繁自养防止疫情输入,严格、有效控制人畜共患病的感染,实现奶牛“两病”净化,为市场提供安全的生鲜奶。  相似文献   

17.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影响奶牛养殖的重要的二种传染病,做好该类疾病的净化与控制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奶牛场“两病”的检疫净化措施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奉化市东鸿农庄奶牛场始建于1999年,现有存栏奶牛114头,其中经产奶牛85头。刚建场时,由于防疫意识不强,未经动物防疫部门检疫,擅自从外地购人奶牛,又未采取综合防疫措施,奶牛“两病”危害比较严重。自2003年开始,由于采取定期检测,及时淘汰“两病”阳性牛,认真落实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净化措施,至2006年5月,“两病”检测结果已全部阴性。奶牛“两病”基本得到净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两病")分别是由牛结核杆菌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都将"两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规定必须强制报告。对"两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疫措施。牛引种、养殖和屠宰都要进行"两病"检疫。  相似文献   

20.
我市奶牛结核病检疫,每年要进行两次。全市现有应检奶牛约6.8万头,以前大多采用老的结核菌素(OT)进行检疫,其工作量较大。为了减轻工作量,节省时间,我市从1993年春季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检疫奶牛结核病。为核实检疫结果的准确性,我们曾跟踪调查过有关屠宰场,证实送宰的阳性牛肺部及周围淋巴组织有大量的结核结节。所以,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下称“新菌素”)检疫奶牛结核病是可行的,检疫结果能如实反映牛群实际健康状况。以下是在使用“新菌素”检疫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 1、注射“新菌素”的准备工作 将“新菌素”用生理盐水按10万国际单位/2ml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