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用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防止棉花早衰,提高棉花产量。为了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559为试材,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60、120、180、240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霜前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棉559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18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当施钾量18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180 kg/hm~2时,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4.0%,较CK降低65.85%;霜前花产量为4 563.2 kg/hm~2,较CK增产35.47%。  相似文献   

2.
以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花品种邯棉646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用方式不施钾肥(CK)、全部基施25.0 kg/hm^2、全部基施25.0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个处理,研究了钾肥相同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全部基施,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对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25.0 kg/hm^2条件下,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施肥方式的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基施,其中,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方式的效果最好,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最低,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最高,但与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施肥方式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分2次施肥条件下棉花后期叶面喷施钾肥对产量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杂交棉邯棉646的钾肥(氯化钾)最佳施肥方式为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实现棉花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以邯棉559为试材,设氮肥(尿素,N含量46.7%)施用量0(不施,CK)、180、270、360和450 kg/hm~2计5个处理,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且指标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氮量≤360 kg/hm~2时增施氮肥效果普遍明显,而施氮量45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适宜的氮肥(尿素)施用量为360 kg/hm~2,该施肥量较为经济,且棉花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铃重较大,产量和衣分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杂交棉的最佳施钾水平,以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邯6402为试验材料,棉花播种前底施过磷酸钙36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试验设钾肥施用量120、180、240和300 kg/hm2计4个处理,播种前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50%,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处理(CK),在留苗密度均为42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钾量对杂交棉红叶茎枯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处理的杂交棉红叶茎枯病发病率显著约CK,单位面积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显著跃CK,其中施钾量为300 kg/hm2时效果最佳,施钾量为240 kg/hm2时次之,二者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角度考虑,邯6402适宜施钾量为240 kg/hm2,该处理下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程度低且产量高,避免了钾肥的浪费,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棉花产量、品质,研究黄腐酸钾的最佳用量。[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定位试验,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F:单施化肥750 kg/hm~2,F+H1: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75 kg/hm~2,F+H2: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150 kg/hm~2,F+H3: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300 kg/hm~2,F+H4: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450 kg/hm~2,定位4年后测定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化肥与黄腐酸钾配施能促进棉花后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随着黄腐酸钾用量增加秋桃数与秋桃比例呈增加趋势;单株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呈随黄腐酸钾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个配施黄腐酸钾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籽棉产量分别提高3.3%、5.4%、5.2%与9.0%;配施黄腐酸钾提高了棉花纤维品质,尤其是对纺纱均匀性指数有显著提升作用。[结论]化肥配合施用黄腐酸钾450 kg/hm~2,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实现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邢玉10号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90、150、210、270、36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钾肥施肥水平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果穗秃尖长度显著变短,钾肥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当施钾量≤21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施钾量21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增效作用不明显,表明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反而造成浪费。[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杂交棉高产的磷肥适宜施用量,以转基因杂交棉品种邯棉646为试材,设过磷酸钙施用量0(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逐渐下降、产量逐渐提高,其中,磷肥施用量≤390 kg/hm~2时,增施磷肥,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显著降低,产量显著提高;继续增施磷肥,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略有降低、产量略有提高,与施磷量390 kg/hm~2处理指标差异均不明显。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认为邯棉646适宜的磷肥施用量为390 kg/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降低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乡水稻施肥成本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借鉴。[方法]以T优227为供试品种,在九嶷山乡上洞村实施"3414"田间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水稻产量、经济性状、经济效益。[结果]氮肥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最好,磷、钾肥次之;施氮量(N)270.0 kg/hm~2,施磷量(P2O5)180.0 kg/hm~2,施钾量(K2O)150.0 kg/hm~2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达25 821.0元/hm~2,比不施肥增收9 328.5元/hm~2,增幅56.6%。[结论]结合当地生产情况,建议水稻施肥量为氮肥(N)283.2 kg/hm~2、磷肥(P2O5)151.5 kg/hm~2、钾肥(K2O)156.0 kg/hm~2。  相似文献   

9.
以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在棉花播种前施过磷酸钙360 kg/hm2和氯化钾180 kg/hm2做底肥,试验设尿素施用量0(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尿素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棉花株高和果枝数效果明显;施氮量≤39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效果明显。邯杂429高产的经济施氮量为390 kg/hm2,该施肥条件下,杂交棉农艺性状好,产量(4 454.4 kg/hm2)和衣分(37.7%)高,且避免了氮肥浪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_0:不施钾;K_1:基施钾120 kg/hm~2;K_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_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_0K_1K_2K_3,经济系数表现为K_0K_3K_2K_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_0K_3K_1K_2。杂305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结论]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绿芦笋产量的影响。[方法]在芦笋生产基地,以3年生芦笋UC308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明显,处理N3(纯氮4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N1(纯氮127.5 kg/hm~2)增产38.2%,其次为处理N2(纯氮301.5 kg/hm~2),增产20.7%,高肥处理N4(纯氮648.8 kg/hm~2)增产较少,为12.8%。增施氮肥处理N2、N3、N4平均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N1增加17.0%。[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氮肥用量为纯N 407.3 k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施秉县玉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效益.[方法]分别在施秉县旱作土中、低肥力水平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施秉县旱作土区中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8.6 kg/hm2,P2O5 146.7 kg/hm2,K2O 191.1 kg/hm2,最佳产量为7 755.6 kg/hm2;低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4.3 kg/hm2,P2O5125.4 kg/hm2,K2O 191.9 kg/hm2,最佳产量为7 432.5 kg/hm2.[结论]加强对施秉县中、低肥力水平的旱作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大幅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包红静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4+22476-22394,22476
[目的]探讨钾肥的适宜用量,以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增产724~1464kg/hm^2,增收843~1365.TL/hm^2;施用钾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钾肥的效应方程为Y=6988.2571+13.40l9x—0.0334X^2(R^2=0.9635),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1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60kg/hm^2,最高产量为8321kg/hm^2,经济产量为8278kg/hm^2。[结论]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应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4.
施钾量对泗杂3号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效应,旨在为该品种钾肥运筹提供措施依据。[方法]以泗杂3号为试验品种,研究施钾量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钾肥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改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棉铃发育过程中棉铃体积、单铃子棉重、单铃纤维重增加速率较高,棉铃体积、单铃子棉重、单铃纤维重显著增加;纤维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有一定提高,比强度、麦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显著提高。[结论]综合棉铃发育和最终纤维品质,240 kg/hm2施钾量的促进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5.
高海拔干旱山区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干旱山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乐薯1号为材料,在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0、60、120、180、240 kg/hm^2)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后马铃薯的产量均高于对照。施钾肥后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分别较对照高21.1%-49.6%和2.8%-11.8%。在一定范围内,钾肥用量越多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越高,但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随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呈下降趋势,当钾肥用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50 544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较对照增收7 775.28元/hm^2)。[结论]钾肥用量与马铃薯的效应方程为y=2 193.01+227.82x-12.65x^2,由此求出干旱山区马铃薯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13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钾肥用量为130.5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全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08-2709
[目的]解决安康市设施蔬菜栽培的不合理施肥问题。[方法]根据安康市设施番茄栽培的施肥现状,增施不同量的钾肥,研究钾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番茄的产量和效益相应增加。钾肥施用量为180 kg/hm2时,番茄的平均产量为86 000 kg/hm2,比不施钾的提高50.9%,单位钾肥成本增产为80.6 kg/元。增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酸度,改善番茄品质。[结论]在安康市的设施蔬菜生产中应该适量增加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