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汪清县下辖8镇1乡,共200个行政村。全县农业人口数108841人,耕地面积6.66万公顷。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54元,增速22.5%。四大类收入分别为:经营性收入4788元,增速23.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4.7%,其中农业收入4066元,增速24.4%,畜牧业收入722元,增速15.7%;工资性收入3356元,增速16.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3%;财产性收入198元,增速15.4%,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1.24万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万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2.72,比2015年收窄0.01。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2元,折合10333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但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未有根本改变,农村仍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三五"应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小  相似文献   

4.
建宁县作为沿海省份的内陆山区县,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135720万元,增长9.8%;工资性收入41290万元,增长7.0%;财产净收入2830万元,增长14.1%;转移净收入11640万元,增长8.4%。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上看,上述四项收入构成比例为70.9:21.5:1.5:6.1,家庭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居主导地位,两项占九成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农业结构调整增空间,精准扶贫补短板,返乡创业拓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增长,连续7年"跑赢"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万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2.72,比2015年收窄0.01。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4—2016年《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对甘肃2010—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变化、增长趋势和区域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甘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主要是经营性净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两者合计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8%。在经营性净收入中,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经营的净收入占82.0%。甘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性净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来源。甘肃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其中河西走廊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农业生态条件的限制,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6)
正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 344.4亿元,较上年增长1.9%;村级可分配收入为8.8亿元,较上年增长1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581元,高于全省7 208元、全市3 026元,分别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37%和12.8%,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八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71∶1,居全省最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1,(14)
正1基本情况石山村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境内,全村现有41个村民小组,农户1477户,总人口4805人,全村农村土地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9464亩。1986年,该村被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确定为宣城市唯一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5年,原石山村和竹园村合并,并更名为石山村。现有跟踪调查户115户330人。2020年,村级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0元;跟踪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3元;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36人,人均可支配收入8027元。  相似文献   

9.
格尔木农牧业再获丰收今年,格尔木市农牧业生产通过加大科技服务力度,落实政策性补贴等措施,全市农牧业生产全面丰收。1-9月,一产增加值2.48亿元,增长7.1%,预计全年增加5.04亿元,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1元,增长9%,预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368元,增长9%,农牧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1422元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2元。在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4600元,比上年增长10.8%,对增收的贡献率48.0%;经营净收入4504元,比上年增长6.3%。7.2万个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实施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配方施肥面积累计达15亿亩。在土壤治理方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昌吉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已达到相当水平,但仍有3465人收入处于2800元最低贫困线以下,仍有20016人处于5000元相对贫困线以下。另一方面,农民靠种地带来的收入增长已基本到"顶",而增加收入的新途径、新领域、新空间仍未打开。根据2015年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生产经营性收入占到51.7%,其他收入仅占48.3%(其中:工资性收入占18.5%、转移性收入占15%、财产性收入占14.8%),远低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已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是治理相对贫困的前提。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支出、基本生活需求等为依据对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标准和规模进行探讨,对新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7 000元、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比在1以下可作为新疆"十四五"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标准;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在517万人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应重点巩固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在200万人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基于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比重大的情况,必须加快健全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监测机制,并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的精准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王坝镇大水沟村距县城10千米,共5个社176户701人,劳动力352人,耕地面积50.7公顷,人均0.07公顷,退耕还林28公顷,2015年贫困户25户90人,贫困发生率12.8%,人均可支配收入4879元,其中乡村旅游带动人均收入达168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2015年获得中国最美村镇、省级生态文明村等称号。他们有三大经验值得借鉴。1.立足区位资源优势,高点定位  相似文献   

14.
近三年来,南涧县加快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尽可能从土地上转移农民,开辟增收新途径.目前,全县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已达1.5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84%.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现金收入每年递增70多元.农民人均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达7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0%还多.  相似文献   

15.
<正>1全国农民工现状2015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422元,5年平均增长9.6%。农民增收的四成多来自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全国农民工总量27 747万人,比上年净增352万人,增长1.3%。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倍,现缩小为2.73倍。工资性收入为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农民工文化构成:小学及以下文化占  相似文献   

16.
正年初以来,集安市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五个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了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上半年,集安市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819元,同比增长6.3%;12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76.2%。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始终坚持"全域旅游、全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上升到1.910 9万元,增长了近5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919 0万元,增长了近44倍。经济增长对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近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占其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降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正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异常丰富,发展特色产业有着独特的条件。近年来,县里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重点建设"八大特色产业园区",推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八大特色产业园区年实现产值11.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预计实现6390元,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人参种植加工产业园区。以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公司、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中国医保靖宇美康人参  相似文献   

19.
以华北地区5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利用熵权法来确定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键属性指标,以1998—2017年华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主要数据,运用控制图理论描画数据的波动变化和可控性。结果表明,除河北省外,其他4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先增后减,且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几乎同步增减,但整体上华北地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处于稳态可控的。同时,为了减少居民贫富差距,可鼓励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提高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4年城镇居民马家庭中最高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684.1元,是最低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8元的10.7倍.而上年的差距为9.9倍。最高组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8%,其中更高组5%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2.1%;而最低组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8%。其中更低组5%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