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福建南平人工林与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1425株.hm-2、18.30 cm、16.20 m和0.19736 m3;天然林中9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40.20 cm、19.50 m和0.91212 m3。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生长量远高于同龄天然林,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高峰均比天然林早,峰值也比天然林大。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早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量大,99年生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高于人工林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是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  相似文献   

2.
普绍林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91-191,203
从种子采收及处理、整地做床、播种、播种后的管理、营养土配制与装袋、幼苗移栽上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云南拟单性木兰的育苗技术.以为林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木兰科种质资源,笔者收集木兰科植物共6属10种,在合肥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及抗性评价。播种后,定期测量苗期苗高、地径,并对其抗寒性、抗旱性、病虫害、开花结实性状等指标进行观测、比较,筛选适于本地生长的木兰科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以及鹅掌楸生长情况较好,红花木莲幼苗长势较差。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性最好;深山含笑抗寒性最差。10种木兰科植物的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少数品种偶见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供试木兰科落叶树种较常绿树高径比差值大。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田间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对自然储贮保存1~5年和当年采收的辣木种子,进行田间育苗试验,统计发芽(出苗)率;观测苗木生长,进行大田移栽和探讨苗木出圃定植。结果表明:播种后第10d左右开始出苗,第13~15d为出苗高峰,20d后完全停止;当年采收种和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出苗率在61.8%~85.3%,保存4年及其以上的不足40%;辣木苗生长迅速,催芽移袋育苗,移袋后第66d,平均株高49.1cm,平均地径0.89cm;营养袋种子点播育苗,播种后第64d,平均株高61.2cm,平均地径0.94cm;大田移栽选用株高60cm左右,茎粗0.6cm左右,自带复叶8~9个的苗木定植。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遮阴处理(100%、37.3%、17.9%、7.1%透光度)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发现:(1)云南拟单性木兰的苗高及地径生长在全光照时最快,遮阴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全光照下苗高及地径的增量分别是37.3%透光度下的2.64、2.09倍,17.9%透光度下的3.14、3.14倍,7.1%透光度下的4.56、4.00倍。遮阴环境对苗高的影响强于地径,对茎生物量积累的干扰强于对叶生物量的积累,并且37.3%透光度会促进云南拟单性木兰根系的生长。(2)随着遮阴程度增加,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都表现为全光照7.1%透光度17.9%透光度37.3%透光度;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S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透光度的减小,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都快速增长,并且叶绿素b的增幅要明显大于叶绿素a。  相似文献   

6.
李良坤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20-123
试验研究了处于中亚热带区域的福建沙县丘陵地带乐东拟单性木兰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在纯林中乐东拟单性木兰比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保存率高13.6~16.8个百分点。在混交林中保存率则相反,乳源木莲、深山含笑比乐东拟单性木兰高12~21.6个百分点。乐东拟单性木兰树冠结构合理,分叉干率低,分叉干率6.1%,低于乳源木莲,自然整枝性能较强。丘陵地营造乐东拟单性木兰纯林生长优于乳源木莲、深山含笑纯林。乐东拟单性木兰干形性状良好,是优良用材树种。在混交林中乐东拟单性木兰保存率、生长速度不及乳源木莲和深山含笑。混交林的正常生长受混交树种、混交方式、种植密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物学特性,可采取低密度、块状混交是可以尝试的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福建山樱花轻基质育苗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统计核算.[方法]根据福建山樱花的生长特性,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福建山樱花进行轻基质育苗试验,并对育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效益进行统计和核算.[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规格为4.5 crn ×9.0cm的轻基质营养袋进行育苗,苗木保存率为93.67%,平均苗高为36.82 cm,平均地径为3.38 mrn,Ⅰ级苗率为31.00%,Ⅱ级苗率为48.33%,单株苗木成本为0.9044元,单株苗净收益为1.302 3元;采用规格为5.0 cm×9.0 cm的轻基质营养袋进行育苗,苗木保存率为96.33%,平均苗高为41.58 cm,平均地径为3.75 mm,Ⅰ级苗率为53.67%,Ⅱ级苗率为30.67%,单株苗木成本为1.081 0元,单株苗净收益为1.678 8元;采用规格为5.5 cm×9.0 cm的轻基质营养袋进行育苗,苗木保存率为98.33%,平均苗高为44.71 cm,平均地径为4.00mm,Ⅰ级苗率为66.33%,Ⅱ级苗率为25.00%,单株苗木成本为1.330 3元,单株苗净收益为1.823 0元.[结论]应根据福建山樱花市场行情,核算育苗成本,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育苗策略和育苗规模,从而使苗圃收益得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光皮树出苗率及苗木生长情况和质量的影响,为掌握光皮树育苗技术和大面积造林选择优质苗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播种和营养袋2种方式育苗,根据苗木形态指标和外观柔弱程度进行苗木分级。[结果]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的成苗率较低,分别为48.5%、61.2%,平均仅为54.9%。播种苗和营养袋苗的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8.0、0.88 cm,109.6、1.02 cm,前者的规格小于后者,但后者育苗程序和用工多于前者。根据苗高、地径、根幅、>5 cm根长数、主根长、须根数等指标,大致将苗木划分为Ⅰ、Ⅱ、Ⅲ3个等级。密度控制在17~24株/m2为宜。[结论]播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在1年内就能获取优质规格苗;合理密度是优质等级苗产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采用乐东拟单性木兰在林下套种对森林公园台湾相思低效林进行改造,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随上层台湾相思郁闭度的增加而表现为生长量降低,而且林下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土壤肥力状况不如空地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土壤。森林公园相思林改造,可以通过逐渐采伐上层木后套种乐东拟单性木兰,以将其改造成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为主要树种的景观林。  相似文献   

10.
黄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69-170,175
对马尾松、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混交造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混交是可行的,按照2500株/hm2、1:1带状混交的规格栽植,2个树种的种间关系协调,空间分布合理,土壤理化性状,林分产质量明显改善。八年生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提高了39.75%、87.80%、19.87%。同时,混交林中马尾松大于平均胸径的径木所占比例比其纯林提高了30.6%,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但此时混交林分结构稳定性较差,亟需进行适当的间伐,以进一步改善种间关系和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松涛  赵杨  王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2-4503,4559
[目的]提高单性木兰种子发芽率。[方法]对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种皮和胚乳抑制物及浸种催芽进行研究。[结果]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较好,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可能不存在发芽抑制物;温水、双氧水和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均能使单性木兰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400 mg/L赤霉素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研究结果为单性木兰种质资源保存与栽培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光合蒸腾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光补偿点为65.5μmol/(m2·s),光饱和点为146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4;(2)乐东拟单性木兰在晴天条件下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分别在10和16时达到峰值,而在14时到达谷底,表现出午休现象.相关分析表明其影响因子主要是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3)乐东拟单性木兰蒸腾速率日变化近似单峰型,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大气温度、叶面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4)乐东拟单性木兰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为倒单峰型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闽楠容器苗在杉木林冠下进行脱袋与不脱袋、施肥与不施肥造林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楠容器苗脱袋造林比不脱袋造林的效果好,脱袋造林当年成活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均较高,分别达95.1%、88.3%、3.91 cm、2.8 m,各项指标分别比不脱袋造林分别高出1.7%、1.7%、29.0%、33.3%。施肥对闽楠容器苗造林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容器苗造林施肥的当年成活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均较高,分别达95.0%、88.1%、3.93 cm、2.9 m,各项指标分别比不施肥高出2.0%、1.0%、39.9%、5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LEAFY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来探讨拟单性木兰属植物的多倍体起源及进化。[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并测序拟单性木兰属内及近缘属的LEAFY基因DNA序列,并结合NCBI中公布的部分木兰科植物LEAFY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及自然生境分布的分析,来探讨拟单性木兰属多倍体的起源方式,分析不同倍性植物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结果]利用LEAFY基因能够将木兰科植物区分开来,且在LEAFY基因上发现了一个长度多态,能够很好地将不同种属的木兰科植株区分开,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四倍体拟单性木兰多倍体的产生多是同源多倍化的结果,而六倍体拟单性木兰多倍体的产生是同源多倍化与异缘杂交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概括了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园林观赏价值及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重点总结了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峨眉山,野生植物仅存20余株,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本文阐述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生存现状、种群分布及群落特征,分析了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保育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濒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途径,为未来合理开发利用峨眉拟单性木兰资源提供依据,同时对峨眉拟单性木兰科研、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在早春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以20~30 cm为宜,可有效防止苗木徒长与弯曲,并达到复壮的效果,以形成良好的树冠,提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猴樟1年生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优质阔叶树种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黄心土+20%火烧土+10%草炭土+20%河砂为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大(15 cm×18 cm、16 cm×16 cm)、中(12 cm×15 cm、13 cm×13 cm)、小(10 cm×10 cm、10 cm×10 cm)3种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对猴樟1年生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叶绿度(SPAD值)、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规格容器猴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均大于中、小规格容器猴樟苗.大规格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极显著(P<0.01)高于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不同类型容器对猴樟苗的苗高及苗木质量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大、中和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地径及生物量总体上明显大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的地径和生物量,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SPAD值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结论]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比黑色塑料育苗钵育苗更有利于促进猴樟苗地上部生长;猴樟育苗以选择容量稍大的容器为宜,以装基质后口径15 cm、高18 cm的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造林苗木选择及施肥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为云南省思茅市特有的乡土树种,具生长快、耐瘠薄、材质好等特性.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百日营养袋苗进行分级研究,初步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15.5~18.5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苗高≤15.5 cm,地径≤0.24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对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效应研究表明,每株施用氮肥100 g,磷肥50 g,钾肥50 g,即可达到幼林生长的要求.表3参11  相似文献   

20.
林同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37-1438,1640
对福建南平26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揭示乐东拟单性木兰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其纤维形态随轮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木材可作为林产工业制浆造纸、纤维板生产等的纤维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