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鹇是珍稀雉类,又名白雉,属鸡形目雉科鸟类。全球共有15个亚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以及我国。我国共有9个亚种,分布于南方各省山林地区,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羽毛素雅、体态优美,具有观赏价值。1990年开始人工驯化饲养,1998年开始成功饲养繁殖。目前国内笼养该鸟主要集中在大的动物园、鸟类研究部门和一些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及一些珍禽养殖场等。但养殖数量少,方法各异,受精率和成活率较低。现将白鹇的繁殖及饲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来貘又叫亚洲貘,哺乳纲奇蹄目貘科动物,全身毛色黑白相间,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分部于东南亚地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国宝,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仅北京动物园、香江野生动物园、台北市立动物园、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四家动物园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繁育中心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等7对种鹤自2005~2010年6年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总结、对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显示,饲料的营养水平对鹤类的繁殖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4.
黄翠莲 《野生动物》1998,19(4):28-29
广州地处亚热带属于鹤类正常分布区之外、饲养和繁殖鹤类有一定难度。广州动物园利用饲养场内原有的水塘,填土改造以草胚、野芋、灌木等植物覆盖全场,并保持水土完好,使这一场地形成常年湿润,荫生植物繁茂,光照充足和遮阳合理的小气候环境,为鹤类的饲养繁殖创造了条件。经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等试验种鹤在此饲养、行为的观察及产卵结果表明,人工建造的这一湿地环境,符合鹤类生活要求。广州动物园的鹤类共有7种,一直在冈山的湖中岛饲养仅在80年代初有过一对丹顶鹤(Grusjoponensis)的两年繁殖史,获2仔其它鹤均无繁殖记…  相似文献   

5.
黑颈鹤(Grus nigriouis)是我国特有珍惜禽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在世界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近十几年来,西宁动物园作为国内第1家人工条件下饲养繁殖黑颈鹤的基地,已形成黑颈鹤繁殖种群,先后繁殖成活27只黑颈鹤,并支援给上海、深圳、济南、廊坊、天津、厦门等地动物园,与东部发达地区互结友好城市.而且在已取得该项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在黑颈鹤的饲养繁殖、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现将西宁动物园黑颈鹤的饲养与繁殖技术介绍如下,共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记述了从50年代以来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的进展和现状。据统计,中国从1952年开始饲养第一只鹤,到2004年国内共饲养鹤类13种,近3000余只,饲养于近150家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等,其中11种鹤类在中国成功繁殖。同时,中国鹤类的重引入工作也在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针对鹤类迁地保护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饲料与营养管理工作是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和保障,饲料不仅是野生动物的物质保障,也是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之饲料商品化,政府对动物园饲料的资金投入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广州动物园于2000年首次引进鹤鸵雏鸟饲养,2018年正式开始对鹤鸵繁殖初步探索,共产蛋13枚,成功孵化雏鸟2只。广州动物园通过对圈养鹤鸵的饲养、繁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已经初步掌握了鹤鸵在华南地区圈养的技术要点,为该物种的异地保护和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颈鹤(Grus nigricllis )是我国一类保护珍禽,属世界稀有珍贵野禽。灰鹤(Grus grus)是我国二类保护珍禽。它们均是季节性迁徒鸟类,在威宁草海越冬期约为5—9个月。黑颈鹤和灰鹤在我国动物园是观赏珍禽,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各地对野鹤的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鹤类生理指标的测定,对于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提高繁殖能力,了解其健康状况、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项研究工作在我国极少报导,为此,笔者先后对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饲养的黑颈鹤2只和灰鹤12只,进行了体温、呼吸、心跳、血液常规等项指标的测定,为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供科研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人工繁殖成功东方白鹳尚属首次。据统计目前世界共有88家动物园饲养繁育约552只东方白鹳,其中,中国就有58家动物园饲养东方白鹳342只。我国对东方白鹳的研究偏重于生态、生理、繁殖三方面,并在笼养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饲料管理是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饲料是野生动物健康生长、发育、繁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农作物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饲料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野生动物饲养成本也随之增加。而政府对动物园的饲料经费投入并未随着饲养成本增加而增加,这加重了动物园饲料经费投入的压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动物园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2.
袋鼠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在动物园饲养。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自1980年开始饲养赤大袋鼠和灰大袋鼠,至今已有39年的饲养历史,对大袋鼠饲养和繁殖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在大袋鼠的繁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种大袋鼠的繁殖成功数量已经超过了100只。本文对大袋鼠繁殖特性,如发情、配种、胚胎发育、生产、育幼等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大袋鼠的饲养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蓝孔雀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动物园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着重对动物园蓝孔雀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孔雀饲养的动物福利水平,为逐渐开展孔雀繁殖、饲养的研究工作以及提高其观赏价值提供有效参考,并向公众更好地展示孔雀行为生态学,让更多人投入到保护孔雀的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14.
小熊猫为东亚小型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小熊猫数量稀少,动物园为小熊猫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的饲养,有效减少了种群压力.本文介绍了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并简述了其在动物园内的饲养环境、饲料、卫生、日常管理、繁殖与育幼、外伤与疾病等饲养技术要点,为动物园内小熊猫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川金丝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CITES)附录Ⅰ物种。目前,我国在野外的川金丝猴总数有2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神农架等地的高山森林中~([1])。目前,大连森林动物园饲养川金丝猴28只,在川金丝猴的饲养环境、饲料、繁殖及人工育幼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经验,为川金丝猴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小熊猫的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卓春 《野生动物》1991,(4):21-22,48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Fcuvier)属食肉目、浣熊科。分布在亚热带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或竹林地区,常年生活在气温30℃到零下10℃之间,和大熊猫相似,既怕酷热,又怕严寒。以岩洞或树洞为巢穴,杂食性,以箭竹或其它竹类为主食,也食野果、树叶、鸟蛋、小鸟等。我国主要产区是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一种小型兽类。国内很多动物园都有展出,是国家珍贵保护动物之一。关于小熊猫的寿命,说法不一。据《野生动物饲养与繁殖》(吕向东、马文忠著)介绍为12年左右;《国际动物园简讯》第二期(1983年)(全国动物园科技情报网、北京动物园编印)“动物园饲养兽类的寿命记录”为13年5个月。而我园饲养的小熊猫,除一只在1977年人为造成死亡外,其余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黑猩猩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对黑猩猩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力  苏乔 《畜牧与兽医》2002,34(12):21-22
本文报道了印度黑羚羊在广州动物园的饲养管理、繁殖研究情况。饲养、繁殖成功的关键是 :设置合适的生活环境 ,调配合理的饲料及精心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金丝猴在半荒漠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崇学 《野生动物》2003,24(6):36-37
金丝猴是典型的高山树栖动物,集群生活于海拔1500~32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人工饲养多在大城市动物园或在同原栖息地环境较类同的自然保护区,在半荒漠地区饲养还未有先例。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1992年8月从甘肃南部引进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并在1993到1998年5个繁殖年内共繁殖成活10只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20.
大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俗称地鵏。它在东北及内蒙草原繁殖,为典型的草原鸟类,为我国最大的狩猎鸟类。研究它的繁殖习性,了解它的食性、饲养家化,对保护和利用这大型的狩猎鸟类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我们于1980年1月—11月在白城地区北大岗、通榆县等草原地区做了繁殖习性、数量以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分布和数量在吉林省主要分布的白城地区北大岗以北的九龙山马场、马鞍山及通榆县向海、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