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新乡某羊场是一个饲养纯种小尾寒羊的种羊场 ,实行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 ,饲料由该县饲料厂供给 ,一年来 ,一直没有驱虫 ,自去年 5月份以来 ,开始发现羊群逐渐消瘦 ,身体逐渐衰弱 ,被毛粗乱 ,放牧时有的羊只落群 ,甚至卧地不起 ,下痢与便秘交替 ,食欲不佳 ,喜卧地 ,同时表现出痛苦状 ,呼吸急促 ( 4 0~60次 分 ) ,肺部听诊有罗音 ,心跳过速 ,( 12 0次 分 ) ,部分羊只持续性发热 ( 3 9 5~ 41℃ ) ,可视黏膜苍白 ,呼吸困难 ,血液稀薄 ;怀孕羊流产、早产、死胎 ;羔羊持续性下痢 ,用氟哌酸等效果不显著 ,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1临床症状羊群逐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放牧时有的羊只落群,卧地不起。病羊下痢与便秘交替进行,食欲不佳,喜卧地,呼吸急促(40-60次/min),肺部听诊有音,心跳过速(120次/min),部分羊只持续性发热(39.5℃~41℃),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血液稀薄;怀孕羊流产、早产、产死胎;羔羊持续性下痢,最后衰竭死亡;羊只腿折者增多。病羊垂危期上颌、下颌、眼睛四周水肿,食欲废绝、严重脱水;部分羊只流鼻涕,打喷嚏,用鼻擦地,吃草时擦地前进,有的羊作转圈运动。2病理变化肌肉苍白、细弱,肋骨质脆易折,心包积液,胸水、腹水明显增多。肺组织苍白,部分发生红色…  相似文献   

3.
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羊场是一个饲养纯种小尾寒羊的种羊场,实行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饲料由该县饲料厂供给,一直没有驱虫。自2002年5月份以来,开始发现羊群逐渐消瘦,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放牧时有的羊只落群,甚至卧地不起,下痢与便秘交替,食欲不佳,喜卧地,同时表现出痛苦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放牧野牛 (31月龄 )、舍饲野牛 (18月龄 )、放牧肉用母牛 (4~ 7岁 )、舍饲阉牛 (18月龄 )、自由放牧的母驼鹿 (3~ 5岁 )的背最长肌 (L D)、半腱肌 (ST)和冈上肌 (SS)中及鸡胸部肌肉中脂肪酸百分含量和胆固醇浓度 (n=10 )。脂类通过毛细气液色谱法 (GL C)进行分析。放牧野牛的总饱和脂肪酸 (SFA)极显著高于舍饲野牛 (P<0 .0 1) ,放牧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极显著于舍饲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酸。驼鹿和放牧野牛中的 SAT肌肉类似(P<0 .0 5 )。在背最长肌中 ,驼鹿和放牧野牛的多不饱脂肪酸 (PUFA)含量最高 (P<0 .0 1) ,舍饲野牛各块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 (P<0 .0 1)。放牧野牛和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极显著地高于舍饲野牛或阉牛。放牧饲养动物的 n- 3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或鸡胸部的 n- 3脂肪酸含量 (P<0 .0 1)。鸡胸部 n-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野牛、肉牛或驼鹿肌肉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驼鹿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牛或肉牛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 ,然而放牧饲养动物半腱肌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半腱肌中 n- 6脂肪酸含量。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CL A ,18∶ 2顺 - 9,反 - 11)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南县某养殖户饲养沂蒙黑山羊 1 0 0只 ,2 0 0 1年 2月 2 8日开始放牧黄花菜根 ,3月 4日晚开始发病 ,至 3月 8日死亡 9只 ,病羊 5 0只。 2 0 0 1年 3月 9日到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附设兽医院就诊 ,经临床观察 ,剖检、诊断为黄花菜根中毒。临床症状 患羊采食黄花菜根后 5d开始发病 ,开始食欲不振 ,精神萎顿 ,眼结膜充血 ,心跳 85~ 92次 /min ,排黄色尿液 ,继而病羊惊恐不安 ,盲目徘徊 ,瞳孔扩大 ,双目失明 ,后肢肌肉震颤 ,随之瘫痪 ,侧身卧地 ,四肢抽搐死亡。死亡者大多为体况较好的羊只。病理变化 共剖检 2只 ,颌下淋巴结 ,股前淋…  相似文献   

6.
 对安哥拉山羊和中卫山羊杂交一代山羊的行为学特性进行连续24 h跟踪观察,发现安中F1代羊春季放牧采食(562.45±25.44)min,反刍时间(357.67±34.57)min,卧息时间(283.25±26.04)min,静立(78.83±25.25)min,游走(128.00±13.14)min,其它行为(29.80±5.04)min。采食全部发生在白天放牧期间,卧息全在夜间,游走以白天居多,而反刍以夜间为盛。反刍与放牧采食时间之比为0.64∶1。安中F1代山羊采食能力强,放牧性能好。研究结果可为杂种羊的培育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 临床症状 此病多发生于产 3仔以上母羊 ,病羊极度消瘦 ,食欲大减或不食 ,卧地不起 ,有的羊只在人的扶助下也不能站立 ,多不能运步 ,瘤胃蠕动弱或全无 ,脉搏 1 0 0~ 1 1 0次 /min,呼吸随心跳加快 ,体温一般正常 ,初期发生抽搐时体温稍有升高 ,后体温下降 ,经试用钙剂、强心、补液等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 ,静脉血颜色加深 ,有脱水和酸中毒现象 ;中后期 ,羊呈嗜睡样 ,对外界刺激反射性降低甚至消失 ,神志不清 ,角膜反射消失 ,偶而可嗅到一种烂苹果气味。主要表现在产前数日发生卧地不起 ,分娩时常需人工助产 ;产后也不起来。病前乳量甚佳。…  相似文献   

8.
放牧绵羊感染球虫在我省牧区普遍存在,绵羊球虫主要侵害绵羊的消化道,引起羊只下痢、消瘦、发育不良,贫血、甚至死亡,尤其对羔羊危害最大。常呈暴发性发病。我场某牧户饲养锦羊200只,从2011年7~8月中旬以来,3月龄左右的小羊相  相似文献   

9.
<正>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该病常可导致羔羊大批死亡。1症状病羊精神沉郁、垂头、弓背、不吃食、常卧地不起,随后发生下痢、排绿色、黄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我乡松山街村牧民张××饲养的羊群中部分 1岁龄的绵羊有拉稀现象 ,于 1 998年 1 1月 1 8日早晨放牧前用丙硫咪唑片 (抗蠕敏 ) (陕兽药批号 [95]X3 0 1 0 76号 ,980 2 1 7)给 1 5只 1岁龄绵羊进行一次性驱虫 ,每只羊灌服 1 0片 (每片含1 0 0 mg) ,灌服后放牧。数小时后发现服药羊只个别出现精神不振 ,行走时步态不稳等症状 ,认为是轻微的药物反应 ,未引起重视。中午时凡服药羊只全部出现相似症状 ,急来站求治 ,于下午 4时已死亡7只。2 临床症状 中毒羊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 ,呼吸急促 ,排出褐色的软粪。严重者卧地不…  相似文献   

11.
1 流行情况 武山县桦林乡杜山村民小组居住24户村民,共饲养马类牲畜49头(其中马7匹、骡14头、驴28头),1998年3月25日至4月15日相继发病38头(其中马7匹,骡8头,驴23头),发病率为77.7%,死亡3头(其中马1匹、驴2头),致死率为7.8%。2 临床症状 患畜精神沉郁,低头耷耳,拱腰挟尾,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眼睑半闭,结膜肿胀充血,怕光流泪;鼻粘膜潮红,流浆性或粘性鼻液,时有喷鼻,继发异物性肺炎时,流行秽恶臭的脓性鼻液;喉部敏感,颌下淋巴结肿胀;频频咳嗽,呼吸浅表,呼吸20~70次/min;心跳,60~100次/min;体温39.5℃~41.5℃,稽留2~3天徐徐降…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9月上旬 ,依安县某养羊场的绵羊发生以衰弱、卧地、贫血为特征的疫病 ,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病 ,经综合防制取得明显效果。1 发病情况依安县三兴镇某养羊场 ,7月份购买绵羊 10 0余只 ,以放牧为主 ,全群每天每只喂精料 0 .3~ 0 .5kg ,羊舍卫生良好。饲养近 2个月 ,发现羊群中部分羊体弱 ,卧地不起 ,减食、消瘦 ,经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 ,先后发病 2 0余只 ,死亡 6只。2 临床症状病羊卧地不起 ,被毛粗乱 ,放牧时落群 ,头颈向腹下弯曲 ,有的扶起稍能走动 ,后躯摇摆 ,臀和尾污染粪便 ,精神不振 ,…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2017年5月肃南县一养殖户饲养的约120只母羊,所生产的95只羔羊,出生3天后陆续发病,已死亡19只。2临床表现疾病初期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下降或停止吃乳。有的羔羊发生持续性腹泻下痢,粪便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如面糊,其中含有粘液、血液和气泡,同时伴有恶臭,羔羊脱水严重,病程较短,很快死亡。有的羔羊腹胀但不腹泻下痢,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体温不升高、24h内死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 0月 1日 ,我县从内蒙引进阿尔巴斯白绒山羊 1 0 0只 ,其中公羊 35只、母羊 6 5只 ,投放于县良种场饲养。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该羊群在我县饲养 2 0多天后 ,暴发了羊泰勒焦虫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发病从 1 0月 2 3日开始 ,先后有 31只羊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肩前淋巴结肿大者占90 %以上 ,发病率达 95% ,死亡 1 0只。邻近村社绵山羊未见发病。2 临床症状病羊精神差 ,行走困难 ,喜卧 ,体温升高至 40~ 42℃ ,心跳加速 ,脉博 1 30次 /min左右 ,呼吸频率 50~ 70次 /min。食欲减退 ,粪正常或稍干 ,尿液色黄。结膜初期潮…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09年8~9月份,偃师市府店镇某小尾寒羊饲养场饲养的120只小尾寒羊发生了一种以消瘦、贫血、脱毛、水肿、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其中78只成年羊发病率较低,症状较轻,仅见消瘦和贫血;42只6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率高,病势严重.放牧时发现病羊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经常卧地,步态不稳,掉队.经隔离检查发现病羊体温不高,呼吸浅表,稍快,心率不齐,心跳加快,眼结膜开始潮红,继而苍白,有轻度黄染.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消化机能紊乱,瘦弱,发育不良,贫血,水肿,脱毛,腹部疼痛和臌气,甚至下痢,粪便中混有黄白色颗粒.先后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经过及症状 广州动物园有马来熊 5头 ( 2雄 3雌 ) ,分两室饲养。 1 997年 7月 7日中午 1 2时30分 ,饲养员发现同室饲养的 2头马来熊有 1头表现呕吐 (白色泡沫 ) ,兴奋不安 ,倒地抽搐 ,形似癫痫 ,持续 3~ 4min后精神活动恢复正常。之后 ,每隔2 0~ 40 min发作 1次 ;1 3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某养羊户饲养山羊46只,有10只1~2岁的羊只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死亡2只。请求笔者帮助诊断治疗,通过仔细询问畜主用药情况和观察羊只的临床症状,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采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15 mg一次口服,病羊症状基本好转。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2月 8日 ,中牟县城关镇李某饲养的 10头肉牛 ,在饲喂掺有尿素的混合料 (麦秸 )后 ,出现流涎、口吐白沫等异常症状 ,遂邀笔者前往就诊。经问诊后 ,初步诊断为牛尿素中毒 ,随即采用紧急治疗措施 ,最后除 1头牛因摄入尿素过多死亡外 ,其他全部治愈。现简介如下。牛采食含尿素的混合料 3 0~ 60min后 ,出现呼吸困难 ,呼出气体中带氨味 ,过度流涎。严重的口、鼻流出大量白沫 ,不安 ,呻吟 ,肌肉痉挛、震颤 ,卧地不起 ,泄泻 ,瘤胃臌气 ,出汗。体温升高 1~ 2℃以上 ,心跳加速 110次 /min以上 ,严重的瞳孔散大 ,肛门括约肌松弛 ,2h后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 矮生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地,在7个月的放牧试验中(4~10月)以五种放牧强度(家畜放牧采食250公斤叶片干物质/公顷、900公斤叶片干物质/公顷、1400公斤叶片干物质/公顷、2000公斤叶片干物质/公顷和2500公斤叶片干物质/公顷)以及相应的放牧周期(分别为0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0日,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建革村刘某饲养的24头1-4日龄的仔猪突然不食,双目微闭,精神萎顿,被毛蓬乱逆立,毛色发暗,无光泽,四肢软绵无力,皮肤发凉,肌肉震颤,下痢,卧地不起,其中死亡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