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窿杂种桉是由广西林科所培育出来的,是一种优良速生树种。据广西林科所的柳窿杂种桉试验林,三年生平均高达16.4米,平均胸径11.33厘米,平均单株材积0.0663立方米。比我区原来认为比较速生的桉树生长快2倍左右。造林二年后间伐可获得大量薪炭材,造林6—8年间伐或主伐即可得民用材和造纸材。近几年来柳窿杂种桉经多点造  相似文献   

2.
广西柳窿杂种按选育研究成果鉴定会于1982年9月25日至28日在南宁召开。会议由区林业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科研、教学、生产等11个单位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18人。同志们认为桉树是我国南部低丘少林缺材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用自由授粉的种子造林,林分分化大,单位面积木材产量不稳定,广西林科所企图选育出杂种桉以克服其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林木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林业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广西林科所选育的柳桉_1×窿缘桉_(173)(简称柳窿桉)速生高产,干形通直圆整,材质优良,适宜造纸,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在广西南北栽培,不仅性状稳定,而且大大超过同期栽培的其他桉树,深受群众欢迎,培育的林木葱郁,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品种繁多的桉树中,我区多年引种实践证明,柳桉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近年,区林科所以柳桉为母本选育的柳窿桉,从其初期生长来看,已获得可喜的成果。为了配合林业部门发展优良速生纤维树种,  相似文献   

5.
一等奖油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区林科所广西柳窿杂种选育的研究 区林科所歧化松香钾皂气流干燥工艺技术 梧州松脂厂 二等奖广西红锥调查研究及栽培试验 区林科所营建广西全区油茶中心采穗圃的研究 区林科所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研究 柳州地区林科所玉林地区柳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玉林地区林业局、林科所油茶短穗扦插育苗及造林试验研究 梧州地区林科所.银杏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桂林地区林科所、灵川县林业 技术推广站《毛竹种子育苗和造林》一书 柳州地区林科所千年桐嫁接大蟠桐开发研究 龙胜县林业局、县土产公司、县 科委板栗良种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从北(全州县咸水林场)到南(合浦县山口林场)的范围内,建立7个包含有2个柳窿桉(Eu-calyptus.saligna×E.exserta)无性系与4个其它桉树优良无性系参与测定的无性系区域试验林。通过对造林后半年生的幼林生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柳窿桉无性系与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并无显著差异,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也不明显;(2)柳窿桉无性系在不同的地点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好;(3)柳窿桉无性系的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产生;(4)柳窿桉无性系抗性较强,在青枯病高发区的广西合浦县并无病害发生,在冬季较寒冷的广西全州县尚未见有寒害出现。  相似文献   

7.
钦州地区林科所于1979年用雷林一号桉和具有杂交优势的柳窿桉种子,通过组培培育出胚性细胞团,并诱导成苗。为了摸索组培过程细胞团增殖分化成苗以及组培苗移栽、造林技术和验证多次继代繁殖的苗木,是否在大面积生产上仍然保持杂种优势,广西区科委1981年3月下达了杂交桉树组培苗繁育造林300亩中试研究。由区林科所、钦州地区林科所共同承担,区直七坡、东门、钦廉  相似文献   

8.
广西林科所营建的桉树园,计划收集国内外桉树100种以上,通过多树种对比观察,筛选速生、优质、抗性强、用途多的树种及最佳种源,为造林良种化,良种基地化提供依据,以便及时推广于生产,增加树种资源,扩大森林效益。因此,营建桉树园属科研攻关重要任务之一。1984年以来该所种植49个树种,造林面积16亩。其中巨桉、柳桉、赤桉进行了种源对比。定植14个月的观测,从干形和长势比较,以巨桉、小果灰桉、斑皮桉、赤桉、柳桉、  相似文献   

9.
柳窿桉     
柳窿桉生长特快,适生广泛,经济效益高。近年中试和推广200多亩,从北部湾畔至柳州一带普遍生长良好,其长势稳定地排列在其他桉树的前面,二年生一般树高7米,胸径6厘米,在区林科所五年生平均树高21.3米,平均胸径13.7厘米。广西轻工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柳窿桉(Eucalyptus.saligna×Eucalyptus.exserta)无性系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对半年生幼林生长观测数据分析初步得出:不同施肥处理,柳窿桉无性系生长初期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区营造柳窿桉无性系, 其幼林阶段的树高生长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使用柳窿桉无性系营建人工林,应充分考虑基肥和追肥的搭配与用量,选择合适的林地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柳窿桉、巨尾桉在连江长龙林场山地的造林试验,2年生(实际20个月树龄)柳窿桉树高、胸径分别达6.8 m、7.2cm,巨尾桉树高、胸径分别达7.2 m、8.1 cm,表明柳窿桉、巨尾桉在海拔500~600 m土壤贫瘠的沿海山地也能快速生长,有一定适应性,但柳窿桉抗寒抗霜冻能力较差,引种时要慎重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永泰县2003年引种的柳窿桉9号无性系的生长及林分结构状况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年均生长量树高为3.0~3.3 m,胸径为2.9~3.2 cm,蓄积量为25.83~35.12 m3.hm-2。2007年底采伐利用,平均出材量57m3.hm-2,平均产值3.14万元.hm-2,平均利润1.17万元.hm-2,经济效益较好。柳窿桉9号在永泰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林科所负责的“推广柳窿桉造林”、“窿缘桉种源试验”及“柠檬桉速生丰产林技术广西地方标准”等三个科研项目1987年12月12日通过鉴定。来自区内、外同行专家二十多人,通过听汇报、现场检验、观看录象、查阅资料、核对数据,一致认为这三个项目选题准确,试验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对头,工作系统,资料丰富齐全,分析科学,数据可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桂北全州县咸水镇种植的尾赤桉、尾巨桉等6个速生桉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寒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速生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以无性系3(尾巨桉)、5(尾巨桉)、6(尾赤桉)3个无性系号生长最好,1号(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差。冻害是检验速生桉无性系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所种植的速生桉无性系受冻严重,在冰雪袭击下所有试验树木均被全部压断,部分树木还被冻死而不能萌芽。类似全州县成水镇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尾巨桉、尾叶桉、柳窿桉等速生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继“桉树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成苗”,柳窿桉杂交育种成功之后,在建国四十周年之际,杂交桉组培苗繁育造林中试、巨×尾桉组织培养、桉树扦插育苗、尾叶桉引种及改良等又获得成功。可喜!可贺,这些新的突破,对广西的林业科研,生产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林科所负责的“推广柳窿桉造林”、“窿缘桉种源试验”及“柠檬桉速生丰产林技术广西地方标准”等三个科研项目,由广西林业厅主持于1987年12月12日在南宁召开成果鉴定会,到会代表有区内、外同行专家二十多人。经听汇报、现场检验、观看录象、查阅资料、核对数据、认真讨论,代表们一致审评该三个项目选题准确,试验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对头,工作系统,资料丰富齐全,分析科学,数据可靠。代表们认为该三个项目具有国内先  相似文献   

18.
南平市延平区桉树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进行纸浆林阔叶树种尾赤按DH184、尾赤桉DH201、柳窿按、邓恩桉引种试验.通过对以上树种的速生性、适应性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赤按DH201、柳窿桉、邓恩桉适合在南平市延平区300m以下海拔山地栽植,为该地区发展速生桉树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区林科所与山口、博白、东门、维都、沙塘林场等协作。从巴西引进的柳桉(E.Saligna)、巨桉(E.grandis)各50克种子,用区林科所1964年引入澳大利亚柳桉的子代以及各地自采的窿缘桉、柠檬桉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试验指标要求柳桉、巨桉十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15米,平均胸径12—  相似文献   

20.
对永泰县2003年引进栽培在不同地段、2007年底采收利用的柳窿桉9号家系5年生林分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树高年均生长量3.00~3.31m,胸径年均生长量2.90~3.24cm,蓄积年均生长量25.83~35.12m3.hm-2;平均出材57m3.hm-2,平均产值3.14万元.hm-2,平均利润1.17万元.hm-2。柳窿桉经济效益较好,在生态效益方面未发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永泰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