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确定了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益、保健功能、抗病虫能力、抗污染能力和经济效益7个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模型.对衡阳市常见的84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评价结果为:Ⅰ级树种有20种;Ⅱ级树种有22种;Ⅲ级树种有23种;Ⅳ级树种有19种.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建设基干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确定树种生物生态特性、观赏特性、生态功能为树种选择主要依据,确定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等15个准则层评价指标,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测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和树种评价得分。结果表明:进行评价的50种森林校园树种分为4个等级,Ⅰ级(>4),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共有10个树种;Ⅱ级(>3.7,≤4),共有14个树种;Ⅲ级(>3.2,≤3.7),共有20个树种;Ⅳ级(≤3.2),共有6个树种。本研究为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科学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干旱区城市(武威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运用园林树木学、森林生态学、园林景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对105种园林绿化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和综合分析,指出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权重值的大小是选择园林树种着重考虑的影响因子。武威市园林树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Ⅰ级共有28种,综合评价Ⅱ级共有39种,综合评价Ⅲ级共有26种,综合评价Ⅳ级共有12种。  相似文献   

4.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抗逆性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确定了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选择评价的3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考虑不同专家评价水平,结合熵技术修正进行指标权重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探索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该评价模型,在广东省珠海市筛选出20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优良乔木树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铁冬青等16种观果树种生长调查比较,经5年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6种树种在湛江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不同树种早期出现明显的生长差异,经综合评价分析,铁冬青、乌墨、樟树和红桂木生长表现最好,建议作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优良树种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闽南沿海沙地10种引种造林树种的速生性、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了闽南沿海沙地引种树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引种树种中,厚荚相思速生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分最高,综合评价值最大,纹荚相思综合评价值居第2,柠檬桉综合得分值最低;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巨尾桉为闽南沿海沙地1级最适宜造林树种,刚果12号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为2级次适宜造林树种,毛娟相思、肯氏相思、卵果松和柠檬桉为第3级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地进行林业生产活动和制定森林经理方案,选择准确的林分进行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400多个以侧柏为优势树种的小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4年和2009年十三陵林场的二类数据,建立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和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两套评价体系,对林分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比两种评价体系的差别之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划分评价等级,建立隶属度R矩阵并计算,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林场的评价等级,进行森林质量评价;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依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森林生态功能的指标等级和权重,并根据Y=8∑i=1W_iX_i,K=1/Y算出林地生态功能指数。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侧柏林的生态功能指数分别是"劣"和"中";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的生态功能指数为0.47与0.60。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均说明了2009年林分质量较2004年有了很大提升,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都适用于森林质量的评价分析。但从全面性、使用的方便性和精确度等方面比较来看,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要优于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树种经济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黔中喀斯特次生林中25种优势树种经济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树种经济功能群。结果表明,基于AHP评价结果与黔中喀斯特森林树种经济性能现状较为一致, AHP在喀斯特森林树种经济功能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中是科学且实用的。黔中喀斯特森林25种优势树种分为7个经济功能群:(1)药用-观赏型高经济功能群( PFGsⅠ),树种为厚朴、喜树和盐肤木;(2)食用型高经济功能群(PFGsⅡ),树种为茅栗和木姜子;(3)食用-工业型中经济功能群(PFGsⅢ),树种有川榛和竹叶椒;(4)食用型中经济功能群(PFGsⅣ),树种为火棘;(5)工业型中经济功能群(PFGsⅤ),树种为滇柏、光皮桦、响叶杨等7种;(6)药用-观赏型低经济功能群(PFGsⅥ),树种为金佛山荚蒾、金丝桃、算盘子等9种;(7)食用型低经济功能群(PFGsⅦ),树种为粉枝莓。描述了各类经济功能群的基本特征,为研究区生态经济型次生林经营的树种选择、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澄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优良树种,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的需要,初步选取了85个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包含生物学特征、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涵盖了形态特征、树形、滞尘能力、工业价值等20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计算出各树种的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澄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优良树种有28种,包括滇润楠、香樟、梧桐、云南山茶、黄连木等树种。  相似文献   

11.
湛江“奥里油”发电厂是我国唯一的利用特殊燃料发电的项目,投资巨大,而且地处孤岛之上,环境特殊。厂区地处海边,受海风吹袭,土壤稀薄,又毗邻火力发电厂,受烟尘废气的污染。考虑到厂区形象及周围的特殊环境,工厂景观中应用生态理念,采用电厂特有的景观语言及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法,将场区废弃物组织到景观中,使得湛江“奥里油”发电厂的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营建可持续景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乡土树种的特性与优势,同时通过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论述了其在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物种结构、自然群落及景观特色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应用乡土树种和西宁市适地适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压缩了城市生态用地比例,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用地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生态用地功能将是缓解生态用地紧张与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矛盾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城镇景观林建设为例,从城镇景观林构建模式、林分管理技术、林分群落结构和林分景观特征等方面,开展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结果显示①对以桃树为例,具有"群落绿量小、夏秋缺彩、冬季少绿"等特征的废弃果园,通过树种林分改造后,使群落的三维绿量增加了21.7倍,并改造了林分中栾树、红叶黄连木和香樟等树种的不同观赏特性,实现了"夏秋增彩"与"冬季补绿"。②对无季相景观变化且林内景观质量较低的巨桉纯林,通过林窗补充观花、观叶树种,林下配置观赏草本的方式,丰富了林内色彩种类,实现了林分景观质量的提升。③对仅有一个观赏季节的玉兰纯林,通过引入紫薇、木芙蓉和三角梅等树种,将林分观赏时间由春季20天左右,延长为四季。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的配置模式,采用适宜的管护措施,可以构建出生态服务功能较高,景观质量较高且观赏期较长的土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景观林人工林群落。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嘉兴放鹤洲公园内木本观赏植物群落特征、种类、数量、配置及生长势,结果发现公园共有观赏树木61种,各树种生长良好;科学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公园发挥良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嘉兴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分析了武汉城区古树资源的特征,并从区分不同树种的使用目标、发挥生态功能、本地树种开发、园林群落多样性以及特色园林景观构建等5个方面阐述了古树资源对市区树种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观果树木资源,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提高城市景观和生态综合效益,采用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方法,调查研究了广州市观果树木资源现状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广州城区观果树木种类丰富,共36科60属123种,主要应用在城市主干道路、主体公园和住宅小区。目前观果树木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和景观效应。建议广州市在今后城市园林规划中,充分利用现有观果树木种类并根据区域特色适度引进新品种;在大力推广观果树木景观应用的同时,应加强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打破现有园林树木整形修剪观念与模式,深入探索了具有预见性的中国式(自然式)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旨在将整形与修剪有机结合,对园林树木施以人性化的关怀,从根源上进行健康可持续、节约能源园林树木的养护,以创造自然生态回归的“城市山林”。  相似文献   

18.
南京主要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南京紫霞湖、前湖、护城河与玄武湖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的外貌、组成与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个绿地主要以阔叶落叶树种为主,缺少常绿树种的运用;群落结构不甚合理,乔木层相对丰富,而低矮灌木及地被层种类和数量相对缺少;人工绿地过于注重观赏品种的运用,而忽视耐水湿性种。作者认为,应结合地形和环境,合理地把握植物耐水湿性与观赏性,创造有地域特色的滨河植物景观,达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统一;可适当增补一些观赏性好的适生树种,提高植物景观多样性,营造城市滨河生态廊道,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底,建设用地、农地、水域零...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北方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丰富寒地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1991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引入俄罗斯紫叶李,经过多年的田间和生产试验观察,选育出抗寒性强、观赏价值较高的李树新品种。该品种叶片为紫红色,花为粉色,果实鲜红色;幼树茎干紫色、光滑,树姿较直立,可作为北方生态型园林城市的景观树种。2009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龙引紫叶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