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合作运动的开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合作运动肇始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之实现,为实现民生发展,合作运动广为开展,并有不同层次的实践。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实现民生之目的,发展民生之经济。因此,民国时期的合作运动对今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在实质和外在空间困境来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内在实质"合作"之道受制于经济水平,但自身又具有保守性,成为一种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道",其往往借助于各种哲学主义、政党主张、宗教教义、非营利组织理念表现出来。外在空间"合作社"则是表现出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的存在,受限于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发展。从合作内在实质及合作社外在空间,以自由追求合作的意涵,合作社运动本身就是求解合作,《合作社法》则是为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发展提供立法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大力发展为合作社提供合作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民合作组织呈现迅速发展之势,在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比较国内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外动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想实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质量、效益三者统一的科学持续发展,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动力是根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动力有内外之分,内部动力的源泉在于农民自身——主要由农民自身的各种需求驱动,外部动力来自于善政的乡镇基层政府、完善财政体制等非农民自身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相互合作不仅推行了国家的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并不完善,其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促使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原因,简述了芒市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模式,介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9):87-87
在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近日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相关要求,我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正朝着健康、有序、快速的道路向前发展。随着农民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使得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愿望逐渐增强。在农业的专业合作社中,实现了合作主体多元化,并实现了人民做主、人民当家、人民受益的局面,本文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为了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出台。随后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使农民合作组织有了一个基本的“模版”。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由于合作运动的偏移、合作教育的不足以及农民思想的愚昧,农民以冷漠、敷衍、投机、憎恶以及偷懒等行为进行排拒,静静地消解了这场运动。目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以民国合作运动为借鉴,规范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参与度与认同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9万家。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如何能规范合作社发展,实现其应有的作用则成为实际运作的关键。针对此种态势,国家及各省市均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11.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要求,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沿着一条健康、有序、持续、快速的道路发展,农民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要求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愿望强烈。创办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一、具体做法(一)以发展为目标,找准切入点,积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深入宣传,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引导和推动并发展和培育了一批组织健全、章程规范、制度完善、利益联结紧密、发挥作用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2.
徐承炎 《农业考古》2016,(1):164-167
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是西域屯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时38年,分为四个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屯田总体呈衰败之势,但仍在增加税收、安置游民、抵御外敌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发展历程启示人们:社会安定则屯垦兴盛,社会动乱则屯垦衰废。  相似文献   

13.
崔传金  王文凯  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821-582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立足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子,指出要从制度保障、金融扶持、人才培训、推动土地流转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规范化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他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形式。调查显示,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面临着合作社制度不健全、发展资金不足、带动能力不强、政府支持乏力度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治理结构,创新农村金融方式,推进纵向一体化进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合作社从形式上的合作向实质性的深度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北京市通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服务社会公益活动,推进参与社会建设进程,发挥联合会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建设民生作用。为方便居民生活,带动农户增收,实现"社区小菜园"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卓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7-28,43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农村主要市场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各级政府的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以及农民成员对合作经济基本知识的缺乏,可能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除此之外,在2009年中央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浦城县围绕发展、培优,积极引导,多措并举,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与辐射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呈现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态势。该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5家,其中注册商标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产地认证5个,并努力实现农超对接。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措施,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合作教育,办好期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40余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路同行、一路成长的《中国农民合作社》见证和推动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与发展。2019年6月恰逢《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10周年,借此机会谨以此文向贵刊表达敬意与祝贺。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路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俊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78-1179,1183
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设计、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的流动,以稳定内源融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农村信用社或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完善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以利于外源融资;政府应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