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正为害蔬菜生产的小型害虫主要是烟粉虱、蚜虫、蓟马、害螨、斑潜蝇和跳甲等。此类害虫的突出特点是个体微小、繁殖代数多(20 d/代)、种群数量大、世代重叠严重,部分还有孤雌生殖现象、活动隐蔽、寄主植物广等特点。棚室环境相对逼仄封闭,加上受近年异常气候、蔬菜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等因素影响,使得小型害虫危害更趋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只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综合技术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震 《河南农业》2009,(7):19-19
一、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为小型缨翅目害虫,是华北地区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蓟马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麦类、稻、高梁、谷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等。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为小型缨翅目害虫,是华北地区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蓟马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麦类、稻、高粱、谷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等.  相似文献   

4.
<正>棚室栽培蔬菜,由于常年几乎不间断生产,复种指数较高,加之环境狭小,导致害虫虫口密度大和世代重叠严重。尤其是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因其虫体小、为害初期症状不明显及长期单一施用同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等,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所以,防治害虫不应单一依赖化学药剂,而应综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配套技术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薛玉华 《河北农业》2011,(11):25-26
近年来棚室蔬菜的虫害日趋加重,尤其是小型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不仅有蚜虫、飞虱、叶蝉、害螨等继续为害,而且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茶黄螨和棕榈蓟马等小害虫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为害严重且难以根除。这些蔬菜小害虫分布广、数量大,不仅吸食植物的汁液,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在吸食汁液时还易分泌蜜露等致病毒素,传播多种病毒病,加重了为害。  相似文献   

6.
棚室草莓田注意防蓟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蓟马是园艺作物上的常见害虫,其虫体微小,常钻入花、茎的缝隙中取食植物汁液。因其虫体较小且主要在花内为害,管理者不太注意,常常被误诊为缺素或病害引起,因而得不到有效防治,近年来呈蔓延趋势,已上升为设施草莓上为害严重的小型害虫之一。蓟马发生规律和防治适期与蚜虫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在草莓田造成危害和进行防治报到增多。蓟马隐匿性强,繁殖能力强,易产生抗药性不易防治。笔者概括了在草莓田进行蓟马防控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为生产上防治草莓蓟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蓟马是草莓上的重要害虫,以棕榈蓟马为优势种,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试验,探明草莓棕榈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发生主要因子,制定草莓棕榈蓟马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成虫诱集、虫口系统监测、大田虫情普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记载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方法。综合提出防控对策和农业、生物、物理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棚草莓种植规模扩大和长期固定地点的种植模式,病虫害问题日显突出,分别于2010年、2011年、2013年采用色板诱集、随机调查等方法调查草莓大棚内小型昆虫发生规律、危害状况,明确草莓大棚内主要昆虫种类,不同昆虫的颜色趋向性,以及大棚内危害草莓的主要小型昆虫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本试验共调查到缨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5目8科的昆虫,蓟马数量接近一半。不同昆虫对颜色的趋向性有所不同,蓟马、蝽类对蓝色的趋向性强于黄色,蚜虫、粉虱则相反;叶蝉、蝇类、蜂类对黄、蓝2色均有一定的趋向性;鳞翅目害虫对颜色没有很强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棚室蔬菜的虫害日趋加重,尤其是小型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不仅蚜虫、飞虱、叶蝉、害螨等继续为害,而且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茶黄螨和棕榈蓟马等小害虫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为害十分猖獗,且难以根除。这些蔬菜小害虫分布广、数量大,不仅吸食植物的汁液,掠夺养分,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在吸食汁液时还易分泌蜜露等致病毒素,传播多种病毒病,加重了对蔬菜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虫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捕食性天敌,可捕食桑园里的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叶蝉幼虫等小型害虫。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一些草莓种植基地发现根腐病、白粉病、红蜘蛛、蓟马等病虫害对草莓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其中,草莓根腐病发生及为害程度比往年严重,一般棚室发病率为3%-15%,发生严重的棚室发病率达到76.9%。感病植株早衰,部分或全部不定根呈褐色,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切开病根可看到中柱呈红棕色至褐色,病株快速枯萎死亡,发病严重的地块缺苗断垄。为最大程度减少根腐病造成的损失,应降  相似文献   

13.
棚室西瓜生态治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棚室西瓜无害化治虫的有效方法,用不同处理的黄板诱板在棚室西瓜地悬挂,诱杀温室白粉虱、蓟马及蚜虫。结果表明,生态黏虫板对这3种害虫有较好的诱杀作用,机油黄板次之。猪油黄板诱杀蓟马效果最好,诱杀温室白粉虱、蚜虫也有良好的作用。当西瓜大棚蓟马数量较多时,建议用猪油黄板诱杀;当温室白粉虱及蚜虫占主要时,建议用生态黏虫板或机油黄板诱杀。  相似文献   

14.
灰霉病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上的首要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草莓扣棚以后,导致草莓产区灰霉病发生整体情况偏重。棚室草莓发生灰霉病,病菌可以危害花器、果实、茎、叶柄和叶片,应注意提早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一、设好防虫设备 要及时安装防虫网,防止蚜虫、飞虱、蓟马等飞入棚室里繁殖和越冬.如果没有防虫网,会使害虫无阻挡地进入棚室内,造成越冬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高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蓟马已成为西藏设施栽培条件下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具有体型小、繁殖速度快、隐蔽性及抗药性强等特点,一旦暴发成灾,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调查,基本明确了拉萨市郊蔬菜上蓟马的发生为害情况及种类,提出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旨在为西藏高寒地区蓟马的无公害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通称,属缨翅目蓟马科,是近年来保护地蔬菜上新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害虫。自2007年高台县巷道乡西八里、五里墩等村棚室蔬菜特别是茄子作物上发现有蓟马危害以来,至目前已在全县温室蔬菜上普遍发生并有扩散蔓延之势。2010年5月,据在巷道、宣化、罗城、合黎等乡镇的西八里、五里墩、太安、果园、站北、王马湾、  相似文献   

18.
<正>茶黄蓟马是银杏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叶部害虫。以成虫、若虫锉吸叶肉汁液,使叶片很快失绿白枯、早期脱落,影响树势及果实产量,受害严重的年份,减产可达20%以上。一、发生量与为害特点茶黄蓟马,又名茶叶蓟马、茶黄硬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主要寄主有茶叶、花生、草莓、葡萄、芒果等。茶黄蓟马一年发生4代,4月下旬至10月下  相似文献   

19.
葱田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是危害大葱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我县大葱被害率高达50%以上. 1发生规律 1.1危害大葱的蓟马主要有葱蓟马、烟蓟马和稻管蓟马等,它们常常混生,其危害盛期在5~9月份.蓟马体形微小,呈浅黄色至深褐色.在我县一年可发生多代,在葱、韭菜等的叶鞘内越冬,少数以伪蛹在残株落叶、杂草、土缝及土中越冬,次年春季开始活动并繁殖.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诸如飞虱、蚜虫、蓟马,螨类及粉虱等小型害虫为害年年爆发,对我国经济作物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有效防控小型害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日,由中国植保双交会组委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及农医生联合主办,江西海阔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首届"海阔利斯杯"果蔬顽固抗性小型害虫防治高层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会议旨在宣传科学用药,对接科研单位与农药企业,为种植户防治小型害虫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小型害虫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