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果园施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联合作业等问题,研制出一种以履带拖拉机为动力源、适用于联合作业的偏置式果园施肥机。履带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箱连接,动力经传动箱、链传动依次传递给开沟装置、搅拌装置和回填装置,履带拖拉机行走轮通过链传动带动有机肥排肥器和化肥排肥器排肥,从而完成开沟施肥、搅拌回填的联合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性能稳定、作业良好,施肥宽度均值为30.9cm,施肥宽度稳定性系数为97.6%,施肥深度均值为48.7cm,施肥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8.0%,满足果园施肥深度与宽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由于吸水性较强,在存储过程中易潮解、粘连结块,导致含水率增加,从而影响施肥机的排肥性能。为了探明有机肥含水率对施肥机排肥性能造成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有机肥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对有机肥参数进行标定,确定其力学特性,并对前期研制的双料箱施肥机在施用不同含水率有机肥时的排肥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机在施用不同含水率有机肥时,单位时间施肥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有机肥含水率小于16.61%时,施肥稳定性高,波动性小;有机肥含水率大于16.61%时,施肥机出现排肥堵塞现象。田间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施肥机能施用含水率高达13.35%的有机肥。研究结果可为双料箱施肥机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箱体、2.搅拌器、3.拨轮、4.搅拌链轮、5.排肥链轮、6.离合器、7.输肥系统、8.搅拌轴、9.排肥轴、10.弹簧卡 该机由肥料箱、搅拌轴、排肥轴、排肥头、传动链轮、支架、离合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链轮、链条、离合器等零部件与免耕条播机通用)。肥料箱为整体式装置,挂靠在免耕条播机的后下方。动力由拖拉机地轮上的对合链轮经排种轴链轮传递到施肥机的搅拌轴和排肥轴上,搅拌器在肥料箱内作回转切削运动使化肥在箱内不停翻动,起到搅拌破碎作用。排肥轴带动拨轮旋转,拨齿强行把化肥拨出箱外落入排肥头旋耕刀施切过程中飞起的泥土把种子和化肥全部覆盖,镇压轮压实完成全部作业。主要结  相似文献   

4.
2F─8(6)型施肥机由四川省德阳市市中区农机局研制,与上海一50型拖拉机和江西180型拖拉机旋耕作业配套。施肥机连接在旋耕机与拖泥板中间;当拖拉机带动旋耕机工作时,通过地轮带动排肥装置排肥,将化肥排入开沟器内,施肥深度可达120毫米。置于后边的拖泥...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宁夏地区葡萄产业机械化进程,针对葡萄施肥过程中机械存在的施肥深度不足、开沟施肥不能一体、排肥量小及肥料箱容量小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宁夏地区葡萄种植的葡萄厩肥施肥机。通过对葡萄种植模式及施肥农艺要求的调研分析,确定施肥机的功能需求,进而确定了其总体设计方案。施肥机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采用牵引式挂接,大容量肥料箱内的输肥绞龙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驱动下强制搅拌排肥以防止厩肥架空,实现大排肥量的功能。同时,在肥料箱支撑轮后置立式螺旋开沟器,实现开沟施肥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6.
变量施肥机施肥控制系统对于实现变量施肥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变量施肥机及相应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外槽轮式排肥器,通过调节施肥机排肥轴的转速与排肥器开度来实现双变量施肥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克服单变量施肥精度差、可调度小,低速时脉动性显著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研动态     
有机粉肥施肥机通过鉴定上海市青浦区农机管理站,自主开发有机粉肥施肥机,经上海市农机具产品质量检测站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机由肥箱、排肥器、搅拌器、驱动轮、排肥调节器等部件组成,与50型拖拉机配套作业,工作幅宽1.5m,作业效率8 ̄15亩/h,施肥量150 ̄250kg/亩可调,肥箱容量250kg左右。该机施肥均匀,生产效率高,解决了人工撒施劳动强度大,撒施不均匀的问题。该机悬挂在拖拉机后部,以地轮作为排肥和搅拌的传输动力,机具不前进时不排肥,适用于经过处理后的禽畜粪便的施肥。■(陆永涛)兵团农八师制成棉花打顶机由新疆生产建…  相似文献   

8.
果园挖坑施肥机与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王利  陈军 《农机化研究》2013,(2):105-107,111
根据果树标准化施肥技术的要求,设计了果园挖坑施肥机。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经减速器后传递给带有链刀的链条转动,实现挖坑作业;使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排肥器工作,实现定量施肥;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回土机构将收集的土壤回填至坑内。该施肥机可实现挖坑、施肥及回土作业。  相似文献   

9.
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后,传统的底肥施入方法已无法适应生产需要,为了解决此问题,山西省原平市农机推广站进行了多种试验,将排肥性能较好的施肥装置安装在1GN-200S旋耕机上,解决了旋耕施底肥问题。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旋耕施肥机由1GN-200S型旋耕机和2FG-8型施肥机两部分组成。旋耕机主要由齿轮箱、刀轴、刀片、罩板、前后梁及左右侧板等组成。施肥机由施肥箱、压地辊、安装板、地辊架、铲土器、排肥总成及链轮等组成。肥箱安装在旋耕机上部,排肥总成安装在旋耕机梁上,压地辊通过地辊架与安装板连接在旋耕机左右侧板上。通过拖拉机牵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运输轮和液压马达两种驱动型式的双箱施肥机结构。在其他工况参数一定时,双箱施肥机的施肥量取决于排肥轴转速。针对液压马达驱动式双箱施肥机排肥轴的转速控制问题,提出了3种液压无级调速控制方案,以供后续改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倾斜刮板式固态有机肥施肥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大量使用无机肥会降低土壤有机物存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破坏土壤肥力,最终降低作物产量。有机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的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施用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改善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大型有机肥施肥机仅能在平原地区工作,无法应用于丘陵山区。为提高有机肥在丘陵地区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结合我国丘陵地区施肥作业现状,设计了一种倾斜刮板式固态有机肥施肥机,建立了刮板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施肥机的工作原理。施肥机作业时,控制系统检测施肥机的行走速度,CPU通过算法运算出相应的施肥速度,通过控制排肥器的偏转速度及刮板的旋转速度来对排肥量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施肥量准确,实际施肥量与设定施肥量最大偏差小于6%;施肥均匀性好,均匀性变异系数小于7%,单位面积实际施肥量及施肥均匀性与施肥机的作业速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电控液压双变量施肥机排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各因素对外槽轮排肥器排肥量的影响,通过标定试验,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排肥轴驱动信号与排肥轴转速的关系,并得到一个合理的排肥轴转速区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研究方法,确定排肥轴转速(N)、槽轮开度(L)、肥料种类对双变量施肥机排肥量的影响,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排肥量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槽轮开度、排肥轴转速、肥料种类。由此,可为减弱外槽轮排肥器脉动性等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机械式施肥机排肥量控制精度和排肥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该施肥机由垂直螺旋排肥装置、行走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行走检测装置检测施肥机行走信号,控制系统根据行走轮行走速度,并结合当前设置施肥量控制排肥电机转速,从而达到定量施肥的目的;安装于垂直螺旋和排肥管之间的排肥口挡板避免了不施肥时漏肥的情况。试验表明:垂直螺旋式定量施肥机施肥量与行走速度无关,仅取决于设置施肥量,施肥量控制误差在4%以内,施肥量控制精度高;变速行走时,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不超过3%,排肥均匀性好。该施肥机为定量施肥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一、2BQMS-2A型免耕坐水播种施肥机设计方案 1.2BQMS-2A型免耕坐水播种施肥机结构 如图1所示,该机由风机、传动系统、梁架、破茬器、施肥开沟器、播种开沟器、排肥器、排种器、地轮、镇压轮、覆土器、水箱、水箱架、供水系统等组成。风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前保险杠上,通过三角带与柴油机输出的双联皮带轮相连。水箱装置坐落在拖拉机后轮的两个翼板上,通过管线与施水开沟器相连,管线之间配有控制阀,  相似文献   

15.
一、机具结构、原理及特点 2FLD—1.8型碳铵犁底施肥机由动力输出轴花键套、软轴、活动轴承座、吊绳、中间轴、变速箱、链轮、肥箱、搅龙、拨肥轮和导肥管等组成。安装在六铧犁犁架上,与40千瓦以上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工作时,拖拉机动力经动力输出轴、钢丝绳软轴至变速箱,通过链轮带动搅龙、拨肥轮转动,搅龙在肥箱底部半圆筒中回转,搅碎肥块,刮除粘在箱壁四周的肥料,同时向各排肥口喂送化肥。拨肥轮转动时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海盐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地调试,生物施肥机已获成功。生物有机肥在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量较大,每667 m2均用量在250~350 kg,施肥时劳动强度大,投工多,每667 m2均增加人工成本12~15元。因此一些规模种植户强烈要求采用与大中型拖拉机相配套的施肥机,通过旋耕作业,把生物有机肥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粉末状有机肥湿度大、流动性差、条施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粉末状有机肥排肥器。该装置主要由肥箱、排肥拨轮、防自流挡板和排肥轴组成。为了提高排肥器的适用性,以不同含水率((28±1)%、(32±1)%、(36±1)%)的粉末状有机肥为研究对象进行排肥器设计。对拨轮推动过程中的有机肥进行力学分析,将排肥拨轮设计成摆线型。为了防止有机肥直接通过肥箱底板的排肥口产生自流现象,以及破碎结块的有机肥,设计了防自流挡板。以排肥指数和排肥口宽度为试验因素,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性能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得到排肥指数为6个、排肥口宽度36.36mm时排肥稳定性最好;以断条率、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与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设计的排肥器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肥器对不同含水率有机肥以5~8km/h的速度施用时各性能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工作性能稳定,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海盐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地调试,生物施肥机已获成功。生物有机肥在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量较大,每667 m2均用量在250~350 kg,施肥时劳动强度大,投工多,每667 m2均增加人工成本12~15元。因此一些规模种植户强烈要求采用与大中型拖拉机相配套的施肥机,通过旋耕作业,把生物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发挥其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有机变量施肥机在变量施肥过程中排肥量不准确、抛撒不均及有机肥变量施肥机缺乏的问题,采用变量施肥技术,设计了一款链条输送式精准变量排肥机构。通过分析有机肥输送过程中肥料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建立了埋刮板宽度与两个之间的间距及焊接在马蹄链的倾斜角度关系方程,并进行了EDEM仿真分析。对于同一施肥量,选择闸板开口大小为5、10、15mm这3组数据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链条输送式精准变量排肥机构排肥效果较好,在动力为14k W、闸板开口大小为5mm时,实际施肥量与预置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6%;闸门开口大小为10mm时,实际施肥量与预置施肥量相对误差较小为2%,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生产要求,为我国有机肥撒施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果园有机肥人工施肥量不准确、施肥不均匀等问题,本文根据施肥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有机肥条铺与旋耕混合施肥机。该装置采用刮板式结构,通过圆环链带动刮板向前排肥,将有机肥呈条状铺撒在地表,通过旋耕装置将其与土壤混合。通过计算确定了施肥装置最大开口高度、肥箱容积等结构参数,分析了上、下层有机肥排肥过程。以排肥口开口高度、前进速度、链轮转速和刮板间距为试验因素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以有机肥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排肥过程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开口高度为53.17mm、前进速度为2.8km/h、链轮转速为15.96r/min、刮板间距为160mm。在最优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有机肥平均排肥量为5.099kg/m2,与理论施肥量相对误差为4.5%,变异系数为8.8%,表明仿真优化结果可靠,排肥量准确且排肥均匀性较好,该施肥装置施肥性能较优。在旋耕混合试验中,通过测定得到上层有机肥混合比例为11.83%,下层有机肥混合比例为6.29%,表明经过旋耕后,能够实现土肥混合效果,上层土肥混合比例高于下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