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行业协会 提高果品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状:我国果品生产正居世界之首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发展,果树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1年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已达8931.8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6225.15万吨,均为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2.
水果生产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国家彻底放开水果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政策之后,我国水果生产得到空前发展,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6年全国水果总产量已超过9 000万t[1],为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果树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果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水果40多kg,比50年代增加20多倍。果树生产在人民生活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烟台市有果树面积17.3万hm~2,果树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该看到,由于发展速度、果品数量的增长过快,果品质量相对忽视,而且在果树生产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用药量大,滥施乱用农药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落叶果树生产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果生产的现状 1、世界果树生产的现状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多数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尤其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占有的生产份额较高。目前全世界的水果总产量每年约4亿吨,其中柑橘占1/4左右,超过 1亿吨,远远超过葡萄、香蕉、苹果梨等大宗水果,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树种。巴西、美国的柑橘年产量最高。我国的柑橘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位居第三位,1997年有柑橘栽培面积130.89万  相似文献   

5.
(一) 果树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解放后我国的果树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苹果为例,1978年发展到1020万亩,比解放初期增长33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苹果的产量很低,质量也不好。如1976年我  相似文献   

6.
加快果树品种更新步伐促进水果生产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快果树品种更新步伐促进水果生产健康发展王小兵(农业部农业司,北京100026)80年代我国果树生产突飞猛进,在种植业中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农村的重要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至1992年,我国果树总面积达581.8万hm2(公顷),总产量2440...  相似文献   

7.
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核桃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集中产区的核桃产品经济,已占到农业总收入的50%~60%,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目前多数核桃产区的株均产量不足5kg;全国现有7 000万株结果树,株均产量不足3 kg.经调查分析,总结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低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果园低产是我国果树生产中存在的极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果树栽培面积位居世界之冠,年总产量达5000万吨。但果树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上果品质量不佳,直接制约着果树生  相似文献   

9.
北方日光温室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发展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温室、大棚蔬菜每公顷年产值可达10万元,温室果树年产值可达30~40万元/hm2(公顷),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日光温室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设施已是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如此,我国设施产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3,甚至更少,其原因除了缺乏市场导向、种植品种不适外,重要的是存在着温室结构不合理、环境因子调控不完善等弊端,限制了日光温室高效化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创刊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品生产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无论果品种植面积和果品总产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果品生产大国。截至于1999年底全国果树面积已达866.7万公顷,瓜类面积180万公顷,年产量分别为6237.6万吨和540万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速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果品将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有希望成为我国入世以后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1.
果树是太原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果树生产也是太原市整个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我市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果树资源,大力发展果树商品生产,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果树》1993,(4):1-3
<正>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果树生产又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84年果品价格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之后第3次大发展的高潮。截止1992年,果园总面积已发展到581.83万 hm~2(公顷),总产量达2440万 t(吨),果树发展的速度位居种植业各种作物之首。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果园经济效益较高,果品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一  相似文献   

13.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果树生产作为一种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如何使果树生产因地制宜,走“二高一优”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帮助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闽西果树生产概况闽西是人多、山多、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的地区,山地丘陵资源丰富,果树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抓住机遇,发展果树生产,振兴山区经济。近几年,闽西果树生产发展特点大致如下。1.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近十年来,龙岩地区果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优质水果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新世纪,随着我省农业结构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园艺业因集优质高产高效及生态观光效应于一体而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果树业作为园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的关注和重视,并在部分地区发展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为抓住机遇,促进我省果树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江苏省优质水果主导产业,提升我省果树业发展水平,现提出江苏省优质水果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1.1产业现状1.1.1面积产量稳步增加,产值持续增长至2002年底,全省水果面积18.3万公顷,其中苹果4.67万公顷,梨4.37万公顷,桃2.97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果业三大同步发展战略初探叶玲,侯学瑛,李小平(深圳农业科学研究中心51804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果树生产突飞猛进,在种植业中异军突起,巳成为我国农村的重要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逐步提高,随着...  相似文献   

16.
果树是我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果树生产是整个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我市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果树资源,大力发展果树商品生产,是人民生活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国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果树生产发展回顾与策略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赖澄清当今的农业经济中,果树生产作为一种振兴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行业,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果树生产对增加农业产值,为农业发展积累资金,改善食物结构,繁荣市...  相似文献   

18.
张宇 《花卉》2021,(12):5-6
我国的园艺果树产业发展以水果栽培和销售为主,是一项大型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的结构体系,也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受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园艺果树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本文应结合我国在果树栽培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果树栽培管理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改善,以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园艺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积累,改善人民生活有着直接意义,对加速实现现代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果树生产发展很快。以苹果为例,1977年栽培面积是1020万亩,总产量达210万吨,比解放初期面积增长33倍,产量增长20倍。同时,我国的果树科学技术发展的也很快,曾选出一批各种果树的新品种,提出一些果树高产、稳产、质优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加入WTO后,给我国的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WTO有关协议,各国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农产品补贴,从而为我国果业扩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导致了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布局重新调整。农业贸易自由化则将促使各国趋向按比较利益原则安排农业生产,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减少不具有优势的果品生产,从而为我国扩大果品生产和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再者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的相对自由化为中国果业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果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