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引入生态旅游能力建设概念,通过分析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对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态度与行为的调研,提出应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倡导社区共管机制,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参与模式的设计是发展的关键。首先回顾了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现状,分析了社区参与目的地旅游管理的不同模式。分析对比了马达加斯加的马索拉国家公园和我国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模式。最后,从阶段社区参与模式、居民利益分配和社区居民教育机制等方面为我国即将建立的国家公园提出社区参与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多平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94-11798,11803
社区参与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宁夏沙湖旅游景区为例探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处理数据.调查和研究了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差异,以及参与项目与感知态度的关系.分析了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开发的参与与感知特征,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与感知态度的关系研究,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与积极性的建议,完善沙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促进旅游景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CNKI中社区参与旅游2000—2022年的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了社区参与旅游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可分为研究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入研究3个阶段;研究拥有一定的科研力量,但相互之间合作交流不够密切;研究热点呈现一定的政策导向性,居民情感、感知态度和社区增权是当下的热点问题;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社区居民感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增权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旅游原则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评价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根据各指标总得分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该方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在为游客提供更多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从市场需求、森林旅游资源、地理区位与文化、旅游服务设 施、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5个方面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以及具备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征,从参与开发主体、生态功能利用、资源利用程度3个视角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农民、老年人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保守者,而高收入、高学历者往往是理性支持者,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的积极参与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娟  严贤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74-12176
在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瓦屋山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结果.由于缺乏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开发人员、经理和社区的利益关系模糊,形成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形式单一、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缺乏政府支持等问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利润分配过程和模式,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区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中,社区参与程度较低,旅游收益不明显,保护区缺少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鉴于此种情况,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发展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困扰诸多地方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阻碍,如何实现两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旅游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问卷方式对南岳古镇旅游地居民就旅游影响态度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矛盾憎恨者、中立者与理性支持者3种类型并详细分析了这3类居民的特点。并就如何处理旅游发展与社区内的利益分配问题,减少矛盾憎恨者与发展旅游经济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背景下,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对实地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围绕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发展、国家公园科学研究价值、国家代表性展开,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认知最为强烈;社区居民的认知受国家公园管理主体、游客、象征物等因素影响,其中,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对社区居民的管理方式决定着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态度,社区居民在与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认识,同时受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生活的地域转变成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3.
陈金林  何梅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54-12156
三江源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我国发展生态旅游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仍处在萌芽阶段,以区域管理的视野从政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生态环境、社区居民5个方面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对策,以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城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认识,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生态旅游资源潜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系统,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旅游地的环境、居民、文化负责任的生态旅游是宽甸县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宽甸县生态旅游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性问题。第一要合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外部性;第二要减少旅游收入的漏损;第三要保证宽甸县内相关的利益者有效参与生态旅游的监督和管理;最后要严格控制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姚正明  余登利  冉景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2-15534
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开展生态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现状,剖析了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快生态旅游建设步伐、提高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增加旅游经济群众的覆盖面、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拉长旅游经济产业链、建立反哺机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岛作为1种特殊的滨海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素有“华北第1大岛”之称的菩提岛为例,分析了菩提岛旅游的各种优势和限制因素,提出了以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的共生发展模式和菩提岛保护措施,以期实现海岛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