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使用化肥养鱼,就是对养鱼水面投放氮、磷、钾、钙等无机肥料,使水中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生长,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达到养鱼丰产。近年来,许多渔业生产单位利用化肥养鱼,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要科学地使用化肥养鱼,才能充分发挥效益。现将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巧施化肥要“三适”:  相似文献   

2.
水库化肥养鱼主要是通过人工手段向水库投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培肥水质,促使水体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饲料生物,以达到提高水库鱼产量的养鱼技术。一、水库化肥养鱼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季水温高,是鱼类摄食多、生长快的旺季,许多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加强投饵施肥,使得池塘里鱼多、饵足、水肥,这就很容易出现泛塘死鱼,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本县已多次发生.经采用减少精料和有机肥的施入量,辅之以化肥,既不易泛塘,又能夺得高产. 施用化肥养鱼,还是建立在有有机肥的基础上,如果塘中没有有机质,单用化肥,其效果不能持久.池塘中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用化肥作追肥,主要补充浮游生物大量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的不足.据试验,在养成鱼的池塘中,搭配施放尿素1斤,可长鱼1-1.5斤左右;施碳酸氢铵1斤,可长鱼0.7斤左右.除了增加饵料生物供鲢、鳙鱼食用外,增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为  相似文献   

4.
高光明 《科学养鱼》1996,(10):33-34
池塘施化肥的用量问题池塘中施用的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钙等种类,其中以氮、磷为最重要。化肥的优点是成份确切、肥效快、污染轻、用量小、操作简便。因此,化肥养鱼成为池塘养殖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但化肥作用强、肥效短、水质变化快,所以,在施化肥时,还应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或地方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主要保护区域,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解决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作用,2011年下半年,我们邀请部财务司领导赴云南、四川两省开展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鱼施用化肥的作用,是为藻类(浮游植物)提供能直接利用的无机盐养分,从而大量繁殖生长浮游植物,为鲢鳙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下面针对生产单位在化肥养鱼中存在的弊病,重点谈一谈化肥养鱼的合理施用: 1.氮磷肥的合理配合,供给协调是增产的关键。根据实践,一般可采用碳酸氢铵(N)与过磷酸钙(P)之比为1:1~1.5适宜,即1公斤碳酸氢铵配1—1.5公斤过磷酸钙施用。具体依据鱼池土质和鱼池水质现状而定,在施用农家肥(有机肥)、青饲料少的鱼池(包括新挖鱼池),氮磷肥应都施用,单一施用往往效果不佳;有些鱼池因多年以氮肥为主肥水,池中磷素消耗加剧,致使氮磷比例失调,此类池塘应减氮增磷或以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凤平 《畜禽业》2018,(3):52-54
禽畜养殖粪污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来源,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质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成分,农作物可吸收。经过无害化处理可利用成为生物有机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处理得当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闸述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建设,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生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野生动植物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有各自特定的地位。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互为依赖,共同维持生态平衡。随着一个物种的消失,将导致若干物种的灭绝,直至造成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改变。水生野生动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陆生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化肥和含磷洗涤剂大量使用,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中,使湖泊、水库、江河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不断积累,促使部分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可导致合理水生生态结构的破坏,加快湖泊等  相似文献   

10.
化肥养鱼好     
化肥养鱼是利用化肥所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鱼类饵料,用以提高养鱼产量的一种新的养鱼方法。一般在鱼池中施用一斤尿素能长鱼1.5-2斤,一斤碳铵可长鱼0.7-1斤。  相似文献   

11.
1施用化肥前,最好先施有机肥料,继而两者配合使用,这样方能使鱼塘中的肥效持久稳定,促使浮游生物持续繁殖。2施用化肥的时间以每年5~7月和9~10月为宜,以晴天中午,水温20~30℃时为佳。3施颗粒状化肥时均应先溶于水,然后混合均匀再全池泼洒。切忌为图省事将固体化肥直接撒入鱼塘中,鱼误食而死。4施用氮肥和磷肥时,应有一定顺序,先施氮肥,后施磷肥,不能颠倒和同时进行。并切忌与石灰、草木灰和其他碱性肥料混合施用。5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一般认为氮、磷、钾以2:2:1繁殖浮游生物效果较好。6施化肥应注…  相似文献   

12.
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氮和磷的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以凤眼莲(水葫芦)对氮、磷元素的耐受性最高,水体中氮浓度达到1514.26 mg/L时死亡;水体中磷浓度达到20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氮耐受性最差的是浮萍和水鳖,即水体中氮浓度达到551.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磷浓度耐受性最差的是水鳖,在水体中磷浓度达到50.1 mg/L时死亡。  相似文献   

13.
鱼类磷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鱼类生长、骨骼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素。饲料中磷的平衡供给能抑制缺乏症的发生,如骨骼畸形;同时可以降低粪和尿中磷的排出,从而减少饲料磷向自然水体的排放。作为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分,磷直接参与所有产生能量的胞内反应,保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并维持各种细胞功能。磷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氨基酸代谢,以及在调节体液缓冲能力的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具有从水中吸收磷的能力,由于淡水和海水中磷的浓度都很低,饲料磷便成了鱼类所需磷的主要来源。一、磷的缺乏症和需要鱼类磷的缺乏症包括:生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 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 事业,我国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 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保护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经历了  相似文献   

15.
虾蟹池的传统施肥方法是大量施用有机肥或单一的无机肥,往往造成营养不均衡和肥效不稳点,有着较多的弊端。根据扬州市农业部门对各乡镇土地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测定结果,笔者研制了虾蟹专用肥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以渔养水是一种通过放养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优质鱼类,吸收水体中的藻类和氮、磷等有机物,减轻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达到增加水域生物资源数量、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目的的措施。"测水配方"技术则是根据不同功能水域的营养状况、饵料生物现存量和增殖容量,通过系统设计,科学配置不同生态习性的水生生物类群和比例,维持水体中一定的种群数量,利用渔业的净化作用及多种水生生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生物修复技术的分析,阐述了应用单一的水生生物体对养殖水环境进行生物修复的不足,提出生态工程养殖将成为今后改善海水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4,(12):11-16
早在19世纪,不少学者已研究了关于动植物有机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微量元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也早已为中外学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水库养鱼所施渔用复合肥的配制1.配制渔用复合肥的化肥种类根据我们多年对水库施肥养鱼水质测定结果,一般水库中并不缺钾和钙,关键是补充氮、磷。但目前施用的化肥主要是碳酸氢铵、尿素和过磷酸钙。2.水库施渔用复合肥配方组成的原理我们对水库施肥养鱼水体多年测定和理论计算,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在水库施500克尿素或1500克碳酸氢铵的肥效相当于50公斤粪肥的效果。每施1000克氮肥(标氮)和2000克过磷酸钙可增产滤食性鱼类1.5公斤左右,因此很受渔农欢迎。但单用一种时,提供的营养单一,根据浮游植物生理要求决定,氮与磷的施放量,…  相似文献   

20.
水生生物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养殖、运输以及展示等过程中福利水平低下现象层出不穷,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水生生物福利低下的问题,成为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大重要工作。环境丰容作为一项能够通过对圈养动物生存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圈养动物福利水平,使得圈养动物获得生理和心理健康,展示其自然行为的技术,成为保障和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对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环境丰容技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水平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本文综述了环境丰容的定义、发展历程、环境丰容与动物福利的关系以及在水生生物中的4种主要环境丰容技术。同时,就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提供更多方案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