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要抓好三件大事,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三件大事都离不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的国情,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走?成了部分代表委员“两会”期间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3.
低碳农业安全政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极端气候变化给农业和人类发展都带来新的挑战。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以及燃料价格波动都直接地影响到了粮食系统的稳定生产。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使用地区,受制于资源禀赋如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约束,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中国大陆都面临一个资源安全问题。本文以中国大陆农业政策模型为计量分析基础,提供决策者在采行低碳技术下,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之政策分析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暖化影响下,持续发展低碳农业为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赞比亚农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研究赞比亚农业资源基础、发展现状、现行规划及执行情况和合作前景有利于深入探索对赞比亚农业投资潜力,为中赞农业合作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赞比亚农业资源基础和农业各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赞比亚现行规划农业领域的发展重点以及规划总体执行情况,分析了中赞农业合作的现状以及经验教训,以此为基础,探讨中赞农业合作可能的结合点、优劣势,提出下一步中国与赞比亚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达的农业基础为炎黄子孙的的繁衍提供了条件,更造就了绚丽的农业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明源头的农业,无论从文化的发源地,还是从其具体表现形式来看,都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应当根据各地农业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开发利用,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指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耕地资源,针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基础部门,它在为其它部门提供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浅谈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土壤肥料则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基础。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面对日益增长人口与逐渐减少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日渐恶化的矛盾以及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产业化、现代化农业起步较晚,其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等问题。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为先导,扬长避短,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具有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和商品化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尽快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农业资源相当的丰富,并且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的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能够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保障措施,必须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落实。为此需要提升农业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业资源相当的丰富,并且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的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能够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保障措施,必须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落实。为此需要提升农业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业资源相当的丰富,并且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的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能够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保障措施,必须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落实。为此需要提升农业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繁荣社会的基本保障。而农业自然资源在整个自然资源中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充足的农业资源是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把农业遗传资源的管理和保存作为本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开展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建设也把自然资源平台的建设作为了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一、植物遗传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法规体系在各种生物遗传资源中,植物遗传资源最早由国际组织启动保护计划,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成效表现最为成功的计划。全世界100多个国…  相似文献   

14.
土地、水、气候、生物等重要农业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和基础,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完善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是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基础的工作。从国际角度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较早地实行与农业资源台账紧密相关的自然资源核算,本文通过在对美国国家资源存量调查、英国乡村调查、澳大利亚实物核算表、日本农业资源调查等发达国家农业资源台账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构建完善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叶尚忠 《吉林农业》2011,(6):4+27-4,27
中国的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农业环境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业的发展被制约,中国的整个经济都将被制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环境形势越来越严重,甚至破坏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环境问题非常多,需要从各方面加大力度进行保护,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有效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稳定的一项重点。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业本体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实现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的基础工作。在综述国内外农业本体架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本体服务计划"基于农业领域知识累积构建农业本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经验,以现行的农业资源分类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农业资源本体框架,并对其中的农业自然资源本体架构进行了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朱以青 《山东农业》2003,(10):40-4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走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农业技术创新。这是肖焰恒、阎文圣在其新著《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本书作者认为,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这里要求经过创新所产生的农业成果既能够促进农业资源和环境的高效开发利用,又能有效避免对资源和环境的技术负效应,具有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形成一种能够有效维持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  相似文献   

18.
全球暖化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严峻的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重创世界经济体制,然而另一场巨大的资源争夺危机,已无声无息开启国际强权更尖锐的冲突危机。面对全球暖化日趋严峻,水资源安全是解决全球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使用地区,受制于资源禀赋如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约束,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都面临一个资源安全问题。随着中国大陆农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要求积极寻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本文以中国大陆农业政策模型为计量分析基础,为决策者提供低碳技术条件下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分析工具;并为两岸农业交流提出政策建议,共同推进两岸未来农业合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为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农业开发概况以及由农业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的探讨,总结了美国农业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得出了中国农业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1.1生态可持续性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