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罗山县始终把发展林业生产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积极调整林种结构,狠抓了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板栗已发展到27万亩,其中有12万亩已进入挂果期,年产板栗600万公斤,价值4200万元。基地化、规模化的板栗生产,形成了区域经济优势,已成为罗山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安化县田庄乡,结合乡情,面向市场,创办绿色致富基地。近年来,发动全乡农民开发山地2600多公顷,形成了山上种药,下地种粮的良性循环体系,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田庄乡是一个山多田少、人多粮少的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贫困山区乡。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呢?该乡早在90年代初,就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科学种地保“粮仓”,开发山地奔小康的工作思路。通过几年努力,全乡已初步形成了山上厚朴杜仲草本药,低山竹木加稻谷的绿色致富基地。在建设基地过程中,为解决经费不…  相似文献   

3.
浦北县六硍乡农民大力发展“五小场”式林业,目前全乡已办起小林场、小竹场、小果场、小茶场、小八角场2300多个,面积达7万多亩。六硍乡地处六万山区,全乡有山地面积19万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这一优势,积极鼓励农民采取户办或联户办形式发展“五小场”式林业,先后投资和贷款60万  相似文献   

4.
信阳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流域上中游,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全市8县2区,217个乡(镇),764万人,总面积184.93万公顷,林业用地50万公顷。近几年来,信阳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林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在山上做文章,在林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以杉木、杨树、松树为主的用材林已发展到322万公顷,拥有以板栗、银杏、茶叶、杂果为主的经济林16万公顷。规模商品生产的经济林热在全市上下已形成,不少地方都把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作为建设高效生态型林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  相似文献   

5.
空山乡地处四川省通江县北部,距县城106公里,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该乡丰富的林地资源和独特的湿润气候是发展林业的良好条件,大面积的坡耕地也为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空山乡核桃、板栗等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全乡林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其中仅核桃、板栗两项总产值达200万元,人均收入321元,中药材及其它林副产品产值100万元,人均160元。干果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使“空山核桃”、“空山板栗”形成全乡经济的支柱,空山乡按照“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结合部,总面积33.8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3.7万公顷,是一个“四山二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截止到九二年底,全县已发展板栗1.3万公顷,遍布26个乡镇,年产板栗375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以上;年加工板栗6万公斤,创收15万余元。有108个行政村因种植板栗脱了贫,有8000农户户均板栗收入1000元以上。出现了“板栗彩电村”、“板栗小康户”。板栗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  相似文献   

7.
皮山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远期目标大力实施,并把林果园艺业的大发展作为当年增加农牧民收入新的途径咬住不放,目前,经济林面积已经超过1.4万公顷,广大群众已从这些“摇钱树”上得到了实惠。石榴让皮亚勒玛乡脱贫了石榴主产区皮亚勒玛乡认准石榴产业,靠石榴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该乡仅靠种植石榴脱贫的就有523户,共2082人,依靠石榴致富的有351户,共1452人。目前,全乡依靠石榴产业已完全摆脱了贫困,石榴产业已成为该乡农牧民绿色银行和增收的支柱优势经济。截止2001年底,该乡已建成石榴基地1200公顷,挂果面积达667公顷。当年生产“皮亚曼”石榴800吨,石榴产值达600万元,占全乡总产值的50%。全乡人均收入1856元,其中石榴收入1026万元。2001年,该乡兰干库勒村仅石榴一项就实现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占到该村人均纯收入1880元的50%还多,在各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最高。该村的农民吾布力卡斯木依靠石榴产业搞营销,5年挣了40万元。今年,他们家花了22万元新盖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平房,房子的装修在全县也是数得上的。同村的农民胡冬白地吐送,是皮山县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00年,他卖石榴...  相似文献   

8.
鼎城区治山乡总面积108万亩,其中山林面积6.7万亩,是鼎城的主要林区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利用山区忧势,确立了“以丘岗开发为龙头”的山区发展方针,大力开发油茶山、桐竹林。目前,全乡已形成了1万亩杉木林基地,15万亩楠竹低改基地,10万亩油茶低改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3000亩林果基地。初步形成了高效林业的框架,加快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民人平从山地开发获得收入已达600元,较去年净增200元。首先,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统一了开发思想,认识到从自然条件来看,该乡优势在山。从初步开发的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9.
固始县马岗集乡地处固、潢、商三县结合部,丘陵、岗坡、湾畈皆有,发展林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辖17个行政村(街),人口3.5万,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5.4万亩,丘陵岗地与平畈地比例为78:22。全乡林业用地面积2.3万亩,其中松杉用材林2500亩,板栗经济林1500亩,农田林网网格324个,面积1.9万亩,栽植意杨、池杉5万余株,林木覆盖率为15.1%。 马岗集乡林站组建于1990年,现有干部、职工5人,建有房屋7间,占地面积210平方米,配备机动三轮车一辆,森林资源档案柜资料柜和会计手续帐目,配备齐全,林业部林业工作总站颁布的《林站开门十  相似文献   

10.
容县石头乡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发动农民大种玉桂和八角。目前,全乡玉桂和八角总面积已达8.1万亩,人均1.53亩。去年,全乡玉桂和八角总产值达1277.11万元,人均245元。今年仅桂皮、桂油和出售桂苗,全乡便收入370多万元。石头乡人均有4分田、5亩山。近年来,部分农民在山上大种玉桂、八角。由于这两种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连年看好,这部分农民很快走上了富裕的  相似文献   

11.
板栗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江苏省六合县泉水乡最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该乡原先种有少量板栗,从1987年开始在国家扶持下大力发展板栗,至1992年种植的板栗面积已达430多公顷,产板栗60多吨。1993年板栗面积增至480多公顷,产板栗150多吨,1994年发展到670多公顷(占全乡山林面积的1/3),进入结果盛期,产量将达1650多吨。随着板栗林逐渐进入结果盛期,板栗虫害成为影响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摸清板栗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2.
礼泉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重点县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和“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县现有林地面积72万亩,其中防护林22万亩,经济林50万亩,森作覆盖率为48.9%,活立木总蓄积10.51万立方米。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持  相似文献   

13.
澧县道河乡是一个丘岗平湖兼有而以丘岗为主的农业大乡,全乡丘岗山地面积60000多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达50000亩,接近耕地面积的一倍。早在七十年代,道河大规模治山造林的业绩曾经闻名全县。自前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把丘岗山地开发作为全乡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工程来抓,掀起了向丘岗山地进军的第二次浪潮,组织了全乡丘岗山地开发大会战;先后出动劳力3.8万人次。投工16.5万个,开发山地5000多亩,形成了用材林、经济林及名特优果木林的多品种五个连片开发带。他们在立足资源优势,统一开发认识的基础上,搞活土地流转机制;理顺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谯区花山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南谯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产业化的决定》精神鼓舞下,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除现有生长较好的有林地和公益林保留在集体外,其他疏林地和石质山场全部拍卖给个人经营,目前已拍卖石质山场2.5万亩。南谯区花山乡山多田少,人均林地5.4亩,是个典型的林区乡。全乡林业用地面积5.8万亩,其中石质山场3.2万亩,由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形成了大面积疏林地,多年闲置无效益。买断山场经营权后,群众采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全垦整地,并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栽植了耐干旱、耐瘠薄、生长快、见效快的麻栎树,林下套种花生,实行以耕代抚。目前,全乡已改造石质山场1.5万亩。唐郢村卫郢组山场面积420亩,均为石质山场。从2003年开始,采取公开拍卖方式将山场承包给本组20户农民经营,承包期为30年,已改造300亩。组长张国兵等两户联合买山65亩,总投入3.6万元挖山、栽植、套种,两年来,已纯收入5.8万元。现林木长势喜人,五年后即可采伐,预计林木采伐收入3.9万元。目前,全乡石质山场改造已蔚然成风,一个新的麻栎人工林基地正在形成,石质山正在变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旬阳县坚持一手抓造林灭荒,一手抓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成效显著。据统计,全县5年共造林68.9万亩,新增林特商品基地38万亩,全县林特商品基地累计达到80多万亩,森林面积达167.87万亩,森林覆盖率31.59%,1994年林特总产值7261.73万元。 该县把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灭荒步伐、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目标的龙头工程来抓。他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中高山以发展用材林、薪炭林、板栗基地为主,海拔800m以下地区以发展桑、桐、倍、杜仲、花椒等经济林和刺槐、侧柏、龙须草等防护林为主,以汉江、麻坪河、蜀河、仙河等4个流域、8个万亩桑、倍、桐基地为龙头,带动杜仲、花椒等新基地发展,以狮头柑、板栗、  相似文献   

16.
正中峪乡位于山西沁源县城西南23公里处,沁柏线纵贯全境。全乡属土石山区,无霜期180天。全乡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万亩、林地面积15.2万亩。近年来,中峪乡全面实施"生态立乡,绿色强乡"战略决策。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数年的努力,林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林业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九溪乡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一亩水田只能求温饱,三亩丘岗才能奔小康。振兴龙溪经济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因此,我们始终牢牢抓住山地五代开发这个主攻目标不放,制定了“开发武夷山脉、挖掘山地丘岗,调整农村结构,加快农民奔小康”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度,全方位地狠抓山地丘岗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特色,全乡开发丘岗山地1.8万亩,其中亲李600O亩,用材林5000亩,药材林2000亩,其它经济林S000亩。每亩来李产量在2000斤以上,产值亩…  相似文献   

18.
深秋,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乘车前往慕名已久的壶关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固村乡。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两边挺立着笔直的毛白杨,好像两列整齐的卫队欢迎我们的到来。固村乡是一个以农为主靠天吃饭的穷山区。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从实际出发,大抓造林绿化,大抓经济林发展,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改变了贫困的面貌。现在的固村乡山山松柏翠,凹凹梨果香,村村树成林,致富奔小康。全乡耕地面积1.5万亩,有林面积就达3.2万亩,其中经济林占1万亩,人均达到1.1亩。全乡年产果品420万kg,年人均林果收入508元。1995年3…  相似文献   

19.
太和县赵集乡位于太和县城东5km处,总人口4.1万人,全乡总面积57km^2,耕地面积53154亩。有林地18220亩,苗圃地8000亩,已建设四级林网52000亩。全乡每年林业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在2002年全乡农民人均2262元的收入中,仅林业收入就占800多元。自1993年以来,赵集乡林业工作连续四年获县政府奖励。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林业》1993,(2):9-9
通辽市双宝乡总土地面积12.4万亩,其中耕地6.1万亩。近年来,双宝乡林业生产发展迅速,农田防护林建设尤为突出。这个乡由于前些年忽视林业生产,偏重农业种植,致使农田防护林带不成型,缺株断带,新造林又保存不好,出现了万亩耕地无林带的局面。1986年,全乡农防林只剩936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5.3%,根本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这一年,乡党委针对农业生产实际,认真研究林业建设问题,摆正林业在大农业中的位置,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