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情报学中,将编制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工作统称为情报的浓缩。在情报的浓缩中,浓缩的对象是文本,浓缩的结果同样又形成文本。因此,讨论情报浓缩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首先对文本的特点进行研究。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为止,对于情报的加工和分析首先是从文本的内容,质量开始的。文献内容的分析主要基于文献的种类、编写目的、读者用途、出版形式、现实性,可靠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只在到了需要研究机器编目、机器编制文摘和机器翻译等情报加工的模型化方法时,才对文本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二次文献是情报工作的中心环节科技情报的任务就是实现和不断完善书刊文献存取系统和科技情报检索系统,通过主题法、分类法、目录法和搜集、处理、加工、贮存、组织、保管等环节,建立系列化情报,以供利用。从一次文献收集——二次文献传递——三次文献的产生(情报系统对文献的吸收),整个运转过程是一个加工再加工,浓缩再浓缩的再创造劳动的动态性闭合循环系统。二次文献工作在科学编排方法和信息浓缩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它的情报价值,比一  相似文献   

3.
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今后的方针任务,探讨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管理体制以及科技情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问题。而要把这些问题落实,关键在于有一支坚强的科技情报队伍。这一方面要培养提高现有在职情报干部,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在有条件的各类大专学校中,开办情报专业或情报系,以满足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 工科大学可以办好情报专业从历史上来看,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的  相似文献   

4.
情报和文献的分类是情报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我们不严格区分“情报”与“文献”这两个并不等同的概念,一般把文献理解为情报的载体)。我国情报学界流行着一种分类法,即把文献分成:“一次”、“二次”、“三次”或“一手”、“二手”、“三手”。对这种分类法提出异议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没有明确区分客观存在的两大类性质不同的文献:科研活动的结果和情报活动的结果。所谓“一次文献”属科研活动的归宿,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般均属情报活动的结晶。问题可能首先出在术语的翻译上。俄语中有  相似文献   

5.
一、结论科技情报工作主要环节:情报的收集整理、加工报道和检索利用,其中加工报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报道,它们就难以直接利用;不把它们加工成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则难以迅速方便地检索和利用。情报加工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文献的利用率、情报的传递和情报服务的效果。 (一)情报加工报道的含义科技文献是存贮、累积和传播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为了弄清由来,我查阅以前的资料。早在1962年初,杨沛霆同志在介绍日本科技情报工作的文章中,开始引用了“一次情报”、“一次文献”、“二次情报”、“二次文献”的名词。同年6月,聂春荣同志在全国编委会主任委员会议上的一次报告中提到:“研究类的情报刊物,是动向评述性的第三手情报刊物,又是根据第一手文献、第二手文献经过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后写成的。”由此便演变成了所谓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理论。什么叫一次、二次、三次文献呢?专家们论述很多。现录一段如下:“文献有第一手、第二手和第三手之分。第一手文献是初  相似文献   

7.
简介与文摘的编写在情报浓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摘录则是浓缩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本文研究简介与文摘及摘录的作用意义和在浓缩过程中揭示一次文献内容的方法。一、简介、文摘、摘录的作用在任何一本目录学著作中均对简介与文摘进行过介绍。但是很少有人将工者作详细的比较分析。正如Д.И.布留默瑙在《科学情报的浓缩问题》(列宁格勒,《Надка》1982)一书中所指出的,简介和文摘的讨论在几个世纪中已经引起了以及正在进一步引起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方面的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且简介和文献的编写已深入图书馆编目实践之中,但是,实际工作者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情报学研究与教学的园地里,现在又绽放出一朵令人注目的新葩。这就是由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华勋基副教授主编的《情报科学导论》。与我国同类教材相比较,这本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该书以恢弘的气度,开创性地把科技情报、社会科学情报、经济情报融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所谓大情报体系,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导论性情报学教材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的情报事业创建于50年代,但在3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很狭窄的。我们往往把情报等同于科技情报,情报工作等同于科技情报工作,把情报学的研究与教学等同于科技情报学的研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刊》等发表和转载。他的讲话专门就“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门科学技术”的问题作了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情报事业以及情报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回顾二十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对我们研究情报学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必有益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年情报学研究的文献量的定量分析来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建国以来至1980年在115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情报学文献进行了统计。其中有的是非专业期刊,共发表了2800篇文献。各年的文献量分布如图1所示。总的来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详见表1)。一第一阶段(1956~1966年)是情报学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情报学是研究科技情报工作规律(主要是情报传递的理论、方法、原理)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情报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并受到情报工作发展水平的制约;情报学的研究又反过来推动着情报工作的发展。所以研究情报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是一门崭新的独立的学科,它以情报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成,其研究对象是情报的创造、利用和交流,其任务是寻求情报工作包括情报研究的一般规律。科技情报研究通常是指对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研究与预测,对象是相应各学科或专业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需要有情报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而情报学正是要靠多种多样的情报活动总结规律,获得丰富和发展。可见,情报学和科技情报研究是两码事,不能互相代替,但又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情报创造和交流中的情报研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着新的认识和经验,并利用各种渠道加以传播。今天,  相似文献   

12.
专论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动向科技情报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周智佑王松益2。12。22情报体系问题关于健全我国科技情报体系的问题控制论与情报工作体系问题建立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体系的探讨论我国科技出版物的分类体系建立五机系统科技情报机构体系的探讨情报系统的任务及特点国家情报系统的发展刘东升、杨沛霆 何吉成 曾仕任 王仲东 郑胜仕 严怡民编译 林锦编译1。54。212。93。91。113。612。50情报·情报学情报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情报学和情报学研究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情报的多学科性特点初探论情报流及其控制情报与情报嫡再谈对情报…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学期刊工作研讨会”1990年7月5日至8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有包括《情报学刊》在内的全国20个情报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情报学期刊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何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以及刊物之间的协调合作,今后的交流形式、活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会议认为,情报学刊物的合理布局是发展情报学期刊的重大课题,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将此列入软课题研究计划。会议建议成立“情报学期刊研究会”,(?)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并推选《科技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刊》、《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设有情报专业的高等学校只有一、二所,一般科技战线分配不到情报专业毕业生,由于一般大学的高年级中无情报学课程,所以毕业生的科技情报常识极为缺乏。为使科技情报工作能迅速地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急需采取多种教育办法,加速情报专职人才的培养。学制和培养目标: 1) 在相应的各类大学中开设四年制情报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情报系统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情报处理工作,可授以学士学位。大学情报专业或理、工科毕业后,再学习1~2年有关情报系统设计和管  相似文献   

15.
专论科技情报工作经济效益的综合评 价陈军情报价值论初探王兴久科技情报调研成果评价当议江雪等再论“适用情报”卢泰宏等论情报的螺旋式上升与发展张炳文情报概念的扩展与纯化卢盛考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与发展许立言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钱学森从文献量增长看我国情报学研究 一的发展张期民等情报服务及其功用夏国梁传播学和情报学黄纯元科学情报活动的社会哲学问题 陈元兴摘译情报与社会进步刘运田P 33P 37P 431 .P41 .P 101 .P 172 .P43 .P 143 .P 183 .P 814 .P4关于建立情报心理学的设想沈家模1情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阮祖启1科技…  相似文献   

16.
经济调整与科技情报工作调整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建议把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定为国策适应调整需要改进情报工作体制张征秉刘毅夫王松益专论厅了左占,上八O,1 CO在情报工作中要开展供求关系的研究科学情报与人类认识探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科技情报与生产力的关系情报与决策科学化初探林守一陈军丁庆生殷国瑾曾素琼1。173。17情报·情报学4 4 28 32 84 19 14 48 24 38 8194勺自,土6口八O月注J往占,自户及占左﹃八0 Q工A︸论情报的概念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从科学哲学看情报学理论的建设 —情报定义的争鸣和非本质主义的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情报的使用率和利用价值,并增强科技、信息人员网罗、控制和吸收知识的能力,科技情报信息的简易处理势在必行.简易处理的概况面对科技文献急剧增多的局面,我们应该提倡对科技情报资料“热处理”的办法.首先,将当天收到的期刊、报纸和专题资料普遍翻阅一次,进行快速扫描,有些只看看标题就行了.其次,就是选出有价值的资料。然后根据情报利用的目的,通过授码、归类的二次处理程序,把分析过的科技情报信息,简化浓缩入册,以备应用.所谓二次程序,就是把有价值的科技情报、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加强情报学的应用研究左毅科学情报与理论科学的横向交流障碍 杜毅人、情报与社会王知津编译科技文献的自引王崇德科技情报与外语梁前文发展我国信息情报产业迎接“产业革 命”新挑战任道忠戴立人国情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洪传科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匡华论情报的定义纪晏平科技情报的传递交流朱宇仪科技情报工作的选择性章振威对微观情报过程黑箱模型的分析 陆正康物质、精神与情报概念张雄现阶段的世界认识与信息科学 赵国琦摘译论中国的情报意识贫克毅关于情报心理学的产生及其若干基本理 论问题王秀成关情报的反馈中开展院校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工作是情报研究人员根据一定的课题,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把有价值的情报加以综合分析后编写的专题情报研究报告,并提供服务的工作。由于它向使用者提供的是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的情报研究报告,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原始文献,因此,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工作中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专题情报研究报告是情报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又是情报研究部门的成果。情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情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某一学科、课题或技术的水平和动向,寻找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确定某一技术是否先进和适用,探索某一学科或专业  相似文献   

20.
科技情报工作的目的在于交流情报,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科技成果,尽可能避免因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在情报工作的三个主要环节——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报道和检索利用——中,加工报道这个环节,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加工报道就是据以进行相应的编译(包括编译、编辑和编写)出版工作。这就是把不断涌现的大量情报资料按不同的方式加以编译和报道,其成果——主要是各类情报出版物,既可直接用于情报的交流,又为下一个环节——检索利用,创造必要的条件。换言之,通过编译报道,才能实现科技情报的传播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由此可见,开展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