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中单2号不同育苗移栽方式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历来都是以传统的种植习惯直播为主,用种量大,出苗不整齐,缺窝断行严重,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常遇高温伏旱而严重影响了产量。推广玉米育苗移栽能提早播种躲过伏旱,同时又能调节作物茬口,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我县玉米单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为了探讨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方式,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为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今年在地区农业局农技站的组织和安排下,我站进行了玉米不同育苗移栽方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 1.玉米病毒病:主要包括粗缩病和花叶条纹病。两种病害均能从幼苗到抽穗侵染玉米植株,且发病越早危害越重。近几年,此类病害日趋严重,若防治不利,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防治措施如下:1.1 选择抗病品种,以减少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1.2 药剂拌种:可用20%呋喃丹种衣剂按药种1:40-50的比例包衣种子,或选用60%3911、50%甲胺磷等内吸性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生的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缩病、条纹矮缩病、矮花叶病、红叶病和鼠耳病等。玉米病毒病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包括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等。玉米植株感染病毒后无法治愈,培育和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病毒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危害玉米的机理主要包括消耗营养物质、破坏线粒体和叶绿体、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和激素含量等。玉米的抗病机理主要包括R基因、RNA沉默和基因敲除等。综述了玉米病毒病的危害、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机理与玉米抗病机理及抗性遗传。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省立体气候特点,2003年省种子站特从各省区引入一批玉米良种,在不同生态区域进行试验,目的是加快我省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的进程。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安排我县进行C组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掌握2008年镇平县引进的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综合性状,鉴定所引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陛,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我县玉米品种合理利用和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此试验。  相似文献   

7.
2010年玉米病毒病在我区大面积爆发,该病防治十分困难,称为玉米上的癌症,防治效果差,并且农民不易掌握防治技术;病害流行发生年份损失十分惨重,严重威胁着农村的和谐稳定。为此我站通过试验筛选抗病品种,研究防控方法,将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给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不同类型的玉米生物型种衣剂在我县的表现,为玉米生物型种衣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郑铁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298-298
通过室内、田间接种、不接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比较安全。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7%~60.3%;不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87.7%~96.2%,增产11.8%~15.6%。生产上推荐以药种比1:200为较佳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06年我们对在我县种植和新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在县良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种植试验,鉴定与评价其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为今后我县玉米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2007年我县引进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准确掌握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等指标,并鉴定其在我县生态条件下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我县的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后备品种,安排了此次试验,为我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下健壮素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玉米健壮素是由多种植物生长剂配制而成的多功能植物激素,含有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作叶面喷施,能补充植株营养,延长穗三叶功能期,从而达到改善果穗经济性状,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江苏淮阴县农科所试验认为,增产效果较为明显。为给我县在大面积推广这项新技术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年在撒拉镇进行了玉米不同密度喷施健壮素试验。  相似文献   

13.
周明发 《耕作与栽培》1992,(4):43-48,26
近年来,紧凑型玉米在各地都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替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贵州省已将紧凑型玉米的推广列入“八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已成为各地的攻关课题。本文就今年我县的各种试验,观察结果,提出建立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设想与大家进行榷商。一、选择适宜本地区的高产组合由于各地的耕作制度、栽培水平、土壤肥力、所处的地理差异等等的不同,导致各组合  相似文献   

14.
秦岭南麓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克文 《种子科技》2012,30(9):43-44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海拔680~1280m。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分为春夏两个玉米种植区,玉米大斑病是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异常、防治措施不及时与农田粗放管理、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等原因,玉米大斑病在我县春夏玉米种植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45%,感病严重的品种在有利于发病的气候条件下发病率达80%以上,病情指数高达5级,导致植株在抽丝前期枯死。发病较轻的植株下部叶片枯死,严重影响玉米雌穗的灌浆,  相似文献   

15.
吕艳平 《中国种业》2009,(Z1):114-115
莘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约占秋收作物的65%。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暖冬气候的影响,玉米粗缩病连年偏重发生,逐渐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最大病害,对我县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同时很多农民朋友常把粗缩病看作种子质量问题而投诉,给种子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成了农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粗缩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近几年来,在山东省春、夏玉米生产上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对山东省玉米单产、总产带来严重影响。对此,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以选育玉米抗病品种为目标,积极开展抗玉米粗缩病毒病育种的研究工作。几年来的培育筛选,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的渍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淮北地区夏玉米主产县之一,渍害是影响这一地区夏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夏玉米因受到涝渍危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直至失收。特别是1991年多雨年份,夏玉米的渍害尤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40万亩夏玉米受涝渍危害面积达15.3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9.3%,受渍减产30%以上的面积达8.72万亩,其中绝收面积占0.69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试验目的 为充分了解目前市场上推广的玉米新品种特征特性,经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平舆县生产条件的玉米新品种,为玉米品种的合理布局并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庚  王颖 《种子世界》2004,(8):32-32
通过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从中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病毒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常见的玉米病毒病如玉米花叶病、粗缩病、黑条矮缩病、红叶病、枯斑病毒病等,其中粗缩病危害尤其严重。玉米病毒病是一种虫传性病害,主要传毒虫有蓟马、蚜虫、灰飞虱、叶蝉等。已经报道的病毒达40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