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掌握两系杂交制种关键技术,改变杂交油菜长期依靠三系制种的单一局面,笔者自2009年按照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安排,在旬阳县双河镇马家村、水洞村实施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示范。在杂交油菜两系制种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术关键,供油菜制种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云南杂交油茶的应用前景和德宏州发展杂交油菜制种的优势,并集成了适用于当地的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以期为建立安全供种的制种基地、优质高产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油菜制种单位都在努力寻求和试验杂交油菜的各种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是,把蜜蜂授粉作为一个专门的提高制种产量的农艺措施,特别是在杂交油菜制种花期阴雨绵绵、低温寡照等不利气候条件下,对通过增强蜜蜂授粉来提高制种油菜结实率的认识、总结,研究得还不够。本文主要结合杂交油菜制种的生产实践对此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油菜良种更新换代对改进油菜品质、提高油菜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利用油菜杂交优势发展油菜生产,对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上升,需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优质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市场局面混乱,给优质杂交油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我们积极研究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揣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给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对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在遵义的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并总结了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对大批量杂交种子生产的需求,培植做大全省规模化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根据前期试验及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制种规划,永平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行了杂交油菜制种的前期多点试验及制种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这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论述了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经审定的赣两优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施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从甘蓝型油菜三系配套杂交制种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以来,对于迅速提高我国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以及提高油菜品质,推动我国油菜制种业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近几年油菜制种实践分析,青海高原是冬春甘蓝型油菜杂交制种的理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青海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步伐,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共同努力,为实施长江流域杂交油菜产业化开发战略步伐,充分发挥杂交春油菜产量优势,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合作,采用SX-1杂交剂配制杂交油菜技术,在我省湟中多巴地区进行了大面积制种—高芥2号。经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我省杂交制种成功。  相似文献   

13.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立、运行与实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并经审定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了黔油系列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利用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期间紧紧围绕种子质量开展工作,以提高制种质量产量为出发点,因地制宜,不断总结、完善基地制种组织管理方式和经验,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由湖北省杂交油菜开发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古浪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 ,在古浪县二阴山旱地建立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并进行了杂交制种油菜的覆膜栽培试验 ,结果覆膜种植制种油菜籽产量达 1312 5kg/hm2 ,较露地种植可增加制种油菜籽 2 85 0kg/hm2 ,增产率达 2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油菜杂交制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祝县发展油菜杂交制种的思路是:加强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制种基地管理,把好种子生产质量关;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护农民制种积极性;建立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种子质量;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动油菜制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海拔高,气候冷凉,灌溉条件便利,与油菜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条件相吻合。发展油菜杂交制种业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制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自1999年开展油菜杂交制种以来,为增加制种农户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引起了国内油菜育种专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天祝发展油菜杂交制种,有自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是全国油菜杂交制种产量最高的地区,扶持发展该县的油菜杂交制种业,将会对推进和带动西部及至全国油菜适宜区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油菜杂交制种中的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应用壁蜂对油菜杂交制种进行辅助授粉。通过对壁蜂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察及其在油菜制种授粉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活动周期与油菜花期吻合性好,适用度高,不仅适合油菜大面积制种应用,而且适用于小面积网棚应用。每平方米投放10~15头壁蜂、巢箱高度1.0~1.5 m,可有效解决油菜制种过程中的串粉、用工多、结实率低等难题,是有效提高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卫芳 《农村科技》2013,(12):17-18
昭苏县常年种植春油菜5万~6万公顷。为解决本县杂交油菜用种问题,昭苏县利用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杂交春油菜制种工作。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借鉴种植地膜油菜的经验,探索杂交油菜青杂3号地膜覆盖制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菜地膜制种具有增温、保墒、防除杂草和自生油菜、减少用种量、增产增效等优势,在技术上要重点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平安县3年时间内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具体操作中,通过试验,总结典型高产制种户的经验基础上,归纳出高产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