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滑坡地质灾害较严重。本文根据3S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可起到的不同作用,结合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将3S技术融入数据获取与提取、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动态监测等方面,构建出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兰州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字支持,是监测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滑坡地质灾害较严重。本文根据3S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可起到的不同作用,结合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将3S技术融入数据获取与提取、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动态监测等方面,构建出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兰州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字支持,是监测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GPS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变形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GPS定位技术已在滑坡、地面沉降、地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实例解算来阐述GP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的应用中所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与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与相关产业更新服务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本文从3S技术与地质灾害的内涵着手,结合3S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各自在矿山地质灾情评估、监测与防治中的作用,对矿山具体处理和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由于超量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随之增多.因此,做好滑坡体的监测,对于有效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泥石流滑坡的监测与防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巫山县三溪乡高垭6社滑坡于2014年5月20日出现变形加剧迹象,受委托我单位立即开展了应急专业监测工作,监测工作中采用徕卡TS30测量机器人全天后进行定期监测,直到2014年6月22日滑坡发生大规模破坏变形,期间通过监测准确掌握了滑坡从蠕动、匀速、加速、加加速(临滑)的变形发展趋势,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预警,属于一次成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案例,下文就土质滑坡的变形演变过程和监测预警预报经验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7.
石琨  杨桂珍 《山东饲料》2013,(35):120+175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并以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遥感反演为例,介绍主成分分析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阐述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现状,指出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当今的焦点之一,江河水流量的减少及地表水体的污染构成了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如果事态恶化,有可能会引起地质灾害,因此了解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以及质量保证成了非常必要。本文以水环境监测为中心,从监测必要性,质量检测方法和保证措施入手,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没有对地震进行及时检测,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地震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并且很多类型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需要我们了解其带来的危害,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发育最多,规模最大,摧毁力最强的.通过对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地震,初步分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其破坏作用和次生地质灾害特征,同时预测了未来地质灾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属于常见的自然灾害,都说自然灾害可治而不可防,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来治理灾害,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本文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展开探讨。从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及其危害谈起,进而从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分析,研究其防治方法,减少因地质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强度大,通过对灌阳县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确定灌阳县花岗岩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飞速发展,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地质灾害分布的面积也越来越广,地质灾害分区与其他地区一样同为土地资源,那么它在土地规划中又有着怎样的应用呢?本文将简要概述中国地质灾害分区,以湖北恩施的具体地质灾害区分情况为例,分析其地质灾害发生及发展状况,针对当前城镇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介绍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地质灾害分区方法,阐述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赫  张洪兴 《山东饲料》2015,(3):45+177
现如今地质灾害现象频繁产生,虽然还不能人为控制所有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对于可避免的地质灾害现象,我们应正确的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与易发条件,制定合理的控制和减损对策,并及时组织实施,这样能够有效的减轻地质灾害所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本文就常见的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应用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地质灾害具体情况获取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有助于在面对地质灾害时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且能够监控到灾害的具体情况,地质灾害后的科学评估。利用高科技手段分析遥感卫星的数据,为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控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资料,提高地质灾害的处理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地理、水文、地质、气候环境复杂,由于复原辽阔,海拔绝对差大,气温跨度明显,东西、南北差异极大。从而形成分布广、危害大、种类多的地质灾害特点。由于各种因素,近几年我国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措地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悲剧的酿成。本文主要论述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类型以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地及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介绍了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指挥系统。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气象因素及地质灾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基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采用先进的GIS技术能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区域预警,能直观地了解到各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地质灾害通过人类的力量是无法阻止和避免其不发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寻找地质灾害发生同地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防范体系,可提前对地质灾害做出防范措施,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大关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对大关县主要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县地质灾害具有暴发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大、隐蔽性强的特点,其分布发育与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且近年来该县地质灾害的暴发处在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