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Ⅴ)~1)──毛百合的鳞片扦插张学方,闫永庆,刘宏伟,任庆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园林处)[摘要]*人工繁殖毛百合主要用鳞片扦插。扦插选用的鳞片与其重量有关,与其着生位置无关,通常选用不小于0?..  相似文献   

2.
名优百合的繁殖与复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方百合Casablanca的退化种球为实验材料,首先将鳞茎为内外层分别剥取,扦插基质为东北产硬杂木刨花和泥炭+沙。外界条件下20℃恒温避光和9~30℃变温自然光。在变温自然光条件下,又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处理。扦插102d后的结果是:20℃恒温避光条件下,无论基质如何,外层鳞片的扦插效果明显好于内层鳞片;ABT生根粉有利于鳞片生根,而对于小鳞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外层鳞片无论什么基质,  相似文献   

3.
以毛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设计球茎上不同位置的鳞片、不同扦插基质及不同基质含水量进行扦插试验,对鳞片产生的小球及生根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百合外层鳞片的扦插结果最佳;基质配比腐殖土∶河沙=2∶1为最佳扦插基质;30%含水量的基质扦插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Ⅲ):毛百合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毛厚合花大,吴钟形,1-12朵顶生,色鲜艳,橙色,橙红色至红色。毛百合主要分布在中国并北地区,其抗寒性很强,是百合属中培育抗寒品种的优良亲本之一。研究结果表明:(1)毛百合种子萌发为留土类型,种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温度下,种子7-10d既开始萌动,总萌发率可达80%以上。(2)实生小鳞茎在25℃左右适宜真叶萌生,但经2-5℃低温处理1-2个月可在较短时间使95%以上的小鳞  相似文献   

5.
细叶百合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鳞片为材料,通过扦插繁殖方法,观察不同基质、鳞茎的不同生长年龄、鳞茎的外、中、内层及同一鳞片的上、中、下段对鳞片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扦插基质的选择实验中,用3年生细叶百合做扦插材料,25℃,避光条件下,以草炭 珍珠岩(1:1)的混合物为基质时,鳞片产生的小鳞茎数最多,150片鳞片可产生172个小鳞茎;从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的实验观察,4年生细叶百合鳞片生成小鳞茎最多,小鳞茎的平均直径也较大;鳞茎的外、中层鳞片的下部在适宜的条件下比鳞片的中、上部容易诱导出鳞茎。  相似文献   

6.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配比的珍珠岩与腐殖土比较研究,发现1:1比例最适合百合麟片扦插繁殖种球;2℃-4℃的低温处理及切去鳞片顶端处理均有利于扦插百合鳞片繁殖系数的提高,冷贮处理还可促进鳞片所生籽球抽生地上叶,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去顶处理提高扦插繁殖系数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切花百合寒地引种及其鳞片扦插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荷兰引进的6个切花百合品种为试材,在黑龙江哈尔滨和宾县东部山区林地,进行温室和露地栽培、鳞片扦插繁殖和种球越冬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交替进行可有效复壮种球,提高产花质量;多数百合品种春季低温处理后的鳞片扦插繁殖事和成茁事远高于夏季休眠鳞片,22℃恒温繁殖事高于变温;椰糠和草碳水藓混合基质(1:1)为鳞片扦插的最佳基质,将鳞片二等分分割可有效提高扦插繁殖事和成苗率;亚洲杂种百合可在高寒引种地露地越冬栽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林地的特殊生态条件适于亚洲百分种球的繁育。  相似文献   

8.
3种激素对毛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生毛百合鳞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GA3、6-BA、NAA对鳞片扦插成活、产生小鳞茎数、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和6-BA各浓度处理使鳞片形成小鳞茎的增殖系数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GA3处理使鳞片扦插成活和生根极显著高于对照,成活率平均高于对照13.28%,生根数平均高于对照41.33%;不同浓度6-BA处理使百合鳞片扦插根长、鳞茎直径极显著低于对照,表明6-BA处理不利于毛百合鳞片扦插;NAA对鳞片扦插成活影响极显著,100~400 mg/L处理时浓度越大成活率越低,以100 mg/L处理成活率和增殖系数最高,分别为71.00%和1.35。  相似文献   

9.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措施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通过对5种配比的珍珠岩与腐殖土比较研究,发现1∶1比例最适合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种球;2~4℃的低温处理及切去鳞片顶端处理均有利于扦插百合鳞片繁殖系数的提高,冷贮处理还可促进鳞片所生籽球抽生地上叶,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去顶处理提高扦插繁殖系数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亚洲杂种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实验对亚洲杂种百合的5个品种鳞片扦插繁殖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扦插季节,插插深度、扦插所用鳞片层次以及激素处理均对扦插繁殖有显著影响。切花过后的鳞茎春化处理后再扦插优于切过花后立即扦插,结籽球率提高221.8%;初冬插鳞片结籽率高于春季扦插16.3%,露尖扦插鳞片所结子球的生根数目与叶片数目优于入土3cm者,平均根据高44.7%,平均叶片提高170.2%,而入土3cm深鳞片所生籽球茎周长大  相似文献   

11.
"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仁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19-17420
[自的]系统研究“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索邦”百合一级种球为试验材料,分别从鳞片消毒处理、鳞片层次、扦插时间和激素处理4个方面研究鳞片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索邦”百合种球经冷库(0~3℃)处理3个月后取外层鳞片,用百茵清+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分别消毒20min,经100mg/L的ABTI^#处理2h后扦插,能明显提高小籽球的繁殖数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为“索邦”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方百合Siberia、东方百合Sorbonne、亚洲百合Navona、铁炮百合Snow queen共4个品种分别作了4种基质的鳞片扦插繁殖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百合品种、基质配比及培育方式对扦插繁殖均有显著影响。百合鳞片扦插的繁殖系数与籽球直径成反比,全锯末和珍珠岩/腐殖土/锯末(1/1/1)这2种基质较适合于鳞片扦插,并可大规模用于生产,两段培育比较适合鳞片扦插。  相似文献   

13.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军需  梁建国  孙福庆  李兴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84-9885,9887
[目的]提高百合繁殖系数,并快速培育健壮百合幼苗。[方法]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百合鳞片的发育程度、鳞片分割方式和消毒药剂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中层鳞片的扦插成活率较高,繁殖系数也较高,外层与内层鳞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与完整鳞片相比,横切鳞片和纵切鳞片都会降低鳞片繁殖系数;用0.1%HgCl2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腐烂,提高繁殖系数。[结论]百合鳞片扦插以不分割为好,采用百合中层鳞片,并用0.1%HgCl2处理,可显著提高扦插繁殖率。  相似文献   

14.
<正>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优点:一是可以扩大繁殖系数,繁殖率通常是50~100倍;二是有利于种群复壮;三是由其培育的商品球生产的切花质量要好于用分球法培育的种球生产的切花。1.扦插基质及鳞片准备基质以直径0.2~0.5厘米的颗粒泥炭为最好,有利于鳞片的存活,并在伤口易形成子球,新子鳞茎的增大也最快。扦插的鳞片要选用秋季成熟的健壮种球,剥去外围萎缩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铁炮百合的五个品种进行了鳞片扦插繁殖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扦插鳞片繁殖系数最高的是6556,其次是9200,扦插繁殖系数最低的是雷山;最适宜的扦插基质是草炭土,其鳞片扦插成活率达93.3%,平均繁殖系数为2.5,其次为草炭土:河沙=1:1;IBA、NAA两种激素对鳞片扦插后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扦插的适宜浓度为100 ppm、50 ppm。新铁炮百合鳞片在8~30℃的变温及温室内自然光照射条件下,基质湿度保持在50%~60%,经25 d左右鳞片基部维管束表面形成愈伤组织,并由此形成小的突起,35 d左右形成小鳞茎,当鳞茎达2~3 mm时开始生根并长出基生叶。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单鳞片室内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方百合(Oriental lily) Sorbonne、Tiber、Mero Star、Siberia为供试材料.采用单鳞片室内催芽,比较催芽所用四种基质M1(锯末)、M2(锯末:河沙=1:1)、M3(河沙)、M4(泥炭:珍岩=1:1)的催芽效果,并研究4个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种基质都可以作为单鳞催芽的基质:对子球产生数量和生产成本方差分析得知,M2为理想的催芽基质;4个品种之间分生子球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他们都可以用扦插方法繁殖种球,用营养液浸泡鳞片能提高鳞片的成球率和子球的整齐度,是鳞片扦插前的必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荷兰进口原生产种球鳞片为试材进行了百合鳞片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带基部的百合鳞片扦插后可繁殖出小球,而且品种不同,繁殖系数存在显著的差异。繁殖系数高时,繁殖的小球直径小,繁殖系数与繁殖的小球直径成反比。扦插时,高温、高湿可促进百合鳞片繁殖小球。小球形成后应立即移栽于适宜栽培基质,促进生根,以利于小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百合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航  白伟 《农业与技术》1998,18(5):33-34
百合鳞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鳞茎生长培养基为MS+NAA1.0mg/L+蔗糖3%或MS+NAA0.1mg/L+KT0.5mg/L+蔗糖30%。因此利用鳞片培养是大量增殖百合种球满足生产需要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温汤处理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洲百合Prato和铁炮百合White Fox鳞片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和温度的温汤处理,研究其对鳞片扦插的消毒效果和对小子球再生及增殖的影响,并获得适宜的处理时间和温度范围.结果表明,短时低温的温汤处理对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不显著,但也不宜长时高温处理;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消毒灭菌,且有利于小子球的发生和增殖,以30℃2 h和40℃30 min两个处理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新铁炮百合微繁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新铁炮百合叶片、花瓣、花丝、鳞片和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的能力不同,其中种子>鳞片>花丝>花瓣>叶片,诱导率分别为98.27%,95.83%,86.50%,14.63%和11.43%。不同继代培养基对新铁炮离体快繁有显影响,选用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配合成10个组合,并进行随机区组实验,结果表明:MS+BA2mg.L^-1+NAA0.2mg.L^-1继代繁殖效果最佳,繁殖倍数40d达14 ̄17株菌。不同生根培养基对新铁炮百合继代苗生根影响差异显,其中以MS上附加任何激素为最佳,生根率为99%,平均每株苗生粗根6.9条。不同移栽基质对新铁炮百合生根菌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同,其中以细河沙:草炭(2:1)为最佳,移栽成活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