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杂交晚稻“协优2374”,是我所承担国家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的“七五”攻关成果,1990年3月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组合是利用矮败新质源协青早不育系与新恢复系2374配组而成。恢复系2374是1981年冬繁采用汕优 2号H 2/鉴30(恢复系改造株系)杂交,于1984年冬选第六代单株,与协青早A测交育成。1985年秋在南昌正季种植测交一代,表现穗大粒多,优势旺盛, 1986年秋进行优势比较试验和大区试验示范。1987年以来,连续4年参加江西省级及全国杂交晚稻新组合地区适应性试验鉴定,先后在省内各地市及南方各省进行试验,几乎在所有试点都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PDER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离子注入F1代杂交种子,从后代中选育出2个早发生胚水稻品系,开花前1~2d,未经授粉受精,卵细胞能自行分裂成多细胞原胚,发生频率高达26.8%,用显性紫色稻作父本测交,F1代出现一定比例母本类型植株。经细胞胚胎学观察,已证实该材料存在二倍体孢子生殖(Diplospory)和无孢子生殖(Apospory),同时还存在未受精极核分裂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临远85—7069是通过复合杂交创造的抗病资源,与感白粉病品种杂交,F1代表现为显性,F2代免疫和感病植株分离比例接近3∶1和15∶1。初步认为携带着一对显性和几个微效抗白粉病基因。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是:F1为显性,F2代分离出72.4%以上的免疫植株。无论对白粉病还是条锈病,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传递能力。近年来,已被许多单位广泛利用,选育出一批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4.
培杂茂三是我们利用培矮64S与优质常规稻粳籼89杂交选育的优良变异单株 ,于1995年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2000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同年1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 ,2001年8月通过全国审定。一、产量表现1998年早季参加广东省杂交水稻区试 ,平均产量6.6t/hm2,比汕优63减产1.60 % ,减产不显著 ;1999年早季复试 ,平均产量7.2t/hm2,比汕优63增产1.55% ,不显著。1998年晚季参加广西水稻品种中熟组区试 ,桂中4个试点 ,平…  相似文献   

5.
培杂泰丰与华航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杂泰丰   品种来源: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培矮64S与本课题组选育新品系泰丰占测配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早、晚造兼种型两系杂交稻,是广东省第一个达到国家优质稻米标准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集优质、高产、抗逆、广适于一身.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威优8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自选恢复系明恢82与V20A不育系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早熟杂优新组合。该组合于1997~1998年连续两年参加三明市及福建省早杂优组合区试,产量均比对照威优64增产,名列第一、二位。1998年该组合在省内外种植0-267万hm2。1999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水稻专业组鉴定。1 选育经过威优82组合是1994年晚季用“明恢82”与“V20A”杂交配组育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杂优新组合。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等特点。1992年早季从IR60与圭630杂交制恢组合的高代材料中(Rm92…  相似文献   

7.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GD-2S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GD-2S的选育经过,并初步研究了其特征特性,GD-2S属典型的低温敏型不育系。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利用它已测配出粤杂63、粤杂03和粤杂89等强优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威优晚3     
威优晚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晚稻组合,其父本晚3是用强优恢复系明恢63作母本,26窄早作父本杂交,将(明恢63/26窄早)F1所收种子用60Co—γ射线(D=177R/min,D=2.2×104γad)辐射处理,通过多代定向选育,所获早熟突变株。V20A/晚3经几年的小区及多点试验,表现突出。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1.1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威优晚3株高94.8cm,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22~24万,穗长约23cm,每穗总粒数107.7粒.实…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D-2S的选育经过,并初步研究其特征特性,GD-2S属典型的低温敏型不育系,中抗稻曾病和白叶枯病,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利用它已测配出粤杂63,粤杂03和粤杂89等强优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