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泌乳牛的饲养 奶牛产犊后,产奶量逐渐上升,一般约在30-60天内达到泌乳高峰。第一胎后逐渐上升,在3-5胎时达到终生泌乳量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泌乳中根据产奶量的高低实行分群、分阶段饲养,既可以提高产奶量,又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成本。日粮组成力求适口性强,多样化,合理搭配粗精料,一般精粗饲料比率为40:60~50:50。 相似文献
3.
1 奶牛产犊后,在体力尚未完全恢复的阶段,乳房常有水肿,在此情况下,只能喂给少量精料。奶牛产后4~5天,开始给予少量多汁饲料,随着乳房消肿变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的喂量,直至达到标准用量(一般7~15天)。奶牛的泌乳高峰在第二个泌乳月份,为充分发挥其泌乳能力.可在乳量上升期内适当多给营养丰富的饲料,直到乳量不再增加时(约需10~15天),停止这部分多给的饲料。 相似文献
4.
母牛分娩后开始产奶至干奶为止,称为一个泌乳期,一般为305d,根据母牛在产后不同时间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的规律以及体重和产奶量都有不同的变化.乳牛具有很强的泌乳性能,对饲料,尤其是青粗饲料的转化利用效率是最高的饲养乳牛,已成为我国家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产奶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贾睿 《北方牧业(奶牛)》2006,(6):30-30
传统的泌乳牛饲养是将全群奶牛作为一个饲养单元进行,这种饲养方法虽然比较节省劳力,但对于高产奶牛往往造成营养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而对于低产牛又造成能量和蛋白的过食,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分群饲养技术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矛盾产生的,它是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饲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收集整理西黄F_1和黑黄F_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用r函数y=e~(a-c~x)x~b及季节效应修正r函数y=e~(a-c~x)x~b(1+Usint+Vcost)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分析产犊季节对拟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r函数拟合杂种牛泌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r函数效果更佳。产犊季节影响a、b、c的值,制约泌乳期产奶水平、上升速度及泌乳持续性。黑黄F_1的泌乳曲线b值存在显著的产犊季节间差异,夏秋季产犊者最小。黑黄F_1的a、b、c值与季节系数v呈显著的正相关,反映了黑黄F_1的泌乳明显地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西黄F_1敏感。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了解水牛产犊季节是否与其泌乳性能相关,试验以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畜场原始生产记录为依据,分析1 080头次奶水牛在不同产犊季节与泌乳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对产奶天数、泌乳期产奶量没有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季节对产奶天数以及泌乳期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与产犊季节互作效应对产奶天数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泌乳期产奶量及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生理条件、生产性能、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乳牛的饲养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1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副料满足乳牛的维持营养需要,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kg奶喂给1kg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它适合于体况正常的处于泌乳中后期的乳牛。2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d开始,在吃足青、粗、副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实际营养需要的基… 相似文献
19.
20.
贾睿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6,27(2):25-25
传统的泌乳牛饲养是将全群奶牛作为一个饲养单元进行,这种饲养方法虽然比较节省劳力,但对于高产奶牛往往造成营养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而对于低产牛又造成能量和蛋白的过食,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分群饲养技术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矛盾产生的,它是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饲养。目前较大的奶牛场多分为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3个牛群。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现将分群饲养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小规模养殖户和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参考:1分群饲养的优点①可根据不同牛群的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