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指深层肌腱挛缩是由于骨和指深屈肌腱的相对长度不对称而引起的、以蹄固定挛缩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也可能与所谓“畸形蹄”的状况有关。腱挛缩可能有幼龄驹先天性的,也可能有后天获得性的。先天性腱挛缩多发生于前肢,其症状可从出生到6月龄表现出来。特征性症状为蹄关节屈曲、蹄踵高举和蹄尖过度磨灭,但球节姿势正常,即使发生跛行,也是很轻微的。  相似文献   

2.
樊新忠 《猪业科学》2013,(11):50-50
健壮结实的肢蹄是支撑种猪群健康生产的基础,也是支撑整个养猪生产链持续获利的关键。1 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及产生原因当前生产中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在以杜长大为主的现代瘦肉型猪群中,常见因肢蹄结构不良引发机能障碍出现多种肢蹄病,包括:蹄畸形(蹄结构不良,偏蹄、蹄底增生、蹄壳过度生长)、蹄裂(蹄质地差、蹄冠感染)、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卧系或突系、肢势X 状或O 状、跛行、感染、风湿肿痛等,成为威胁种猪健康、生产繁殖和商品猪生长乃至肉质安全的主要因素,肢蹄病多发频发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有关文献中,多数是将肢势与蹄形割裂开来论述,或者只片面地强调肢势决定蹄形,而缺乏蹄形也可影响肢势的研究。为证实马骡肢势与蹄形的相互关系及装削蹄对肢势与蹄形的影响,我们于1977年~1979年先后在沈阳、福州、成都三个军区对346匹马骡(马196匹、骡150匹)装削蹄前后的肢势与蹄形,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和观察,为改进装削蹄工作,预防肢蹄病,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规模猪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是以肢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躯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种规模猪场的常见普通病。  相似文献   

5.
规模猪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是以肢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躯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种规模猪场的常见普通病.  相似文献   

6.
猪肢蹄病的类型、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09,26(10):30-34
猪肢蹄病是指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又称跛行病。通常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肢蹄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姿势上形成某种缺陷。国外用肢蹄软弱综合征、跛行、腿病、骨软弱症等名词表示这类疾病,我国习惯用肢蹄病来广义地表示任何原因引起的肢蹄形态结构、肢势、功能上的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7.
(一)选好种公猪 种公猪出场时一般在4月龄左右,此时应选择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且毛色应符合本品种毛色特征,体质结实,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有力,蹄质结实,尤其不应有蹄裂现象,肢势正常,睾丸大小一致,雄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假性内向肢蹄是马骡前肢所特有的一种肢势和蹄形。此种肢蹄对马螺正常体力的发挥颇有影响,而且容易诱发某些变形蹄和肢蹄病。为了了解军马中假性内向肢蹄的发生情况,探讨假性内向肢蹄与装削蹄的关系,我们调查了649匹军马,并对其中61匹假性内向肢蹄马骡进行了试验性矫正装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野马蹄是支撑野马体的基础,野马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野马的生产能力和发挥。野马的营养不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是在饲养条件下,缺乏运动,野马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野马的蹄变形,野马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它肢蹄病,严重者无法运动,长时间卧倒地,局部被磨烂或压,供血不足,坏死,感染,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牛蹄是支撑牛体的基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奶牛由于营养充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在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牛蹄变形的较多.奶牛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他肢蹄病,严重者因运动困难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被迫过早淘汰,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奶牛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牛蹄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牛的蹄形称为蹄变形,也叫变形蹄.  相似文献   

11.
骨软症是成年奶牛钙、磷代谢障碍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剖检所见为软骨骨化不全、骨质疏松和形成过量未钙化的骨基质。临床上以消化紊乱、骨骼变软、肢势异常、蹄变形、尾椎骨吸收及跛行等为主征。乳牛,尤其是老龄而又高产的奶牛常发本病。  相似文献   

12.
骨软症是成年奶牛钙、磷代谢障碍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剖检所见为软骨骨化不全、骨质疏松和形成过量未钙化的骨基质.临床上以消化紊乱、骨骼变软、肢势异常、蹄变形、尾椎骨吸收及跛行等为主征.乳牛,尤其是老龄而又高产的奶牛常发本病.  相似文献   

13.
乳牛肢蹄病主要有四肢疾病、蹄部疾病、骨营养不良疾病。常见的四肢疾病主要有跗关节、腕关节有炎症或者囊肿;蹄部疾病主要有趾蹄糜烂、脚趾间有增生、蹄冠发炎有红肿、蹄角质剪状体、翘尖蹄、翻卷蹄等;骨营养不良疾病主要有趾骨骨折或者出现变形、蹄角质粉化。该文主要分析乳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场第五产奶车间87194号牛于1989年11月5日,右后肢跖部被铁铣铲断。受伤部位于跖部1/2偏上处,长约4cm、深1.5cm,刨口平行于地面,呈水平状。确诊为趾浅屈肌腱断裂。患肢机能障碍,站立时不能负重,悬蹄着地,蹄尖撬起,右后肢向前方腹下伸展,呈刀形肢势,迫使行走时呈三角跳,整个后躯向右下方倾斜,疼痛明显,失去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15.
屈腱挛缩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屈腱变短,造成指(趾)关节掌屈,妨碍肢蹄运步和负重的一种疾病。幼驹和成年家畜都有发生。站立时,患肢好象较短,腕关节伸展不充分,球关节不下沉,系部直立,蹄踵不着地,以蹄尖负重。甚者出现滚蹄,球关节和蹄前壁着地,蹄底后翻。几年来遇到8例,用小宽针治疗1~2次,均愈。  相似文献   

16.
<正> 湖羊常年养在狭小、潮湿和铺有柔软垫草的栏内,蹄壳得不到应有的磨损,每年能长长3~5厘米左右。如不及时进行修蹄将影响肢势,有碍公羊交配。更有甚者选成蹄叉间和蹄  相似文献   

17.
<正>1蹄变形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趾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呈拖拽式。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8.
许多马的跛行是由装蹄不良所引起,削蹄和装蹄能影响整个肢体。跛行的全面检查应包括注意评价蹄的形状、特征和装蹄的方式。X射线摄影正常的马,除弱蹄和变形蹄外,在繁重的驱赶运动下不可能保持正常。马在削蹄时,必须考虑形态、年龄和预期的用途。在所有平面,蹄壳都应当保持平衡。从侧面去看,肩角、系角和蹄壁角都要相等。这种角,在各动物中可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舍饲奶牛蹄壁的磨损与散养奶牛不同。因为所有奶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舍饲,而且放牧的机会越来越少,故应考虑到蹄壁过度生长问题。开放式牛舍容易引起蹄壁过度生长,这是因为蹄部经常遭受粪尿的浸渍,蹄部潮湿变软,粪尿的轻度刺激使角质过度生长。相反,栓系饲养、地面垫草很少时,牛蹄部过于干燥,蹄部角质干而硬。硬橡胶牛床可能比无垫草的水泥地面好,但是橡胶垫既不能预防蹄病,对奶牛来说也不够软。正常的过度生长在指(趾)的几个部位,包括远轴  相似文献   

20.
家畜慢性四肢病如肘肿、屈腱炎、飞节内肿等,若先施合理的削蹄与装铁,矫正肢势蹄形,再行治疗,确有治愈快、疗效好、预防复发的效果。现介绍几种常见四肢病的治疗与削蹄装铁矫正法,以供同道参考。 (一)肘肿肘头部所生肿块,临床上简称肘肿,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