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以有机磷为磷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M真菌和双接种对蚕豆 (ViciafabaL .)吸收磷和氮的影响。双接种和单接AM真菌蚕豆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瘤数和根瘤质量显著增加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1 5 %和 2 0 7% ;双接种比单接AM真菌蚕豆菌根侵染率提高 12 0 % ;相对于对照 ,双接种使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由 0 6 9和 0 39增加到 1 30和 0 5 4 μmol·g-1·h-1,磷和氮吸收速率提高 5 0 9%和 2 2 0 % ,吸收有机磷和氮分别增加 6 3 9%和 4 4 8% ,高于单接AM真菌。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改善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AM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四季豆生长影响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利用菌根菌的解磷作用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少化肥的施用,尝试给豆科植物接种AM菌剂和根瘤菌剂。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AM菌剂和接种根瘤菌剂可提高四季豆结瘤率和结瘤量(接种47d后结瘤量增多了67%)、增加根重和根径、促进四季豆生长、增加单果重及荚果大小,接种根瘤菌可增加根部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加四季豆经济产量,最多达30%。  相似文献   

3.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在不同基质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研究了烟苗生长、烟株营养状况和基质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增加了烟苗植株干重,提高了植株磷含量和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接种AM真菌增强了烟苗对基质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总磷、有机磷、Ca2-P、Al-P和Fe-P的吸收,使这些养分在基质中的含量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试验结果证实,AM真菌能提高烟苗对基质中养分的吸收,并为菌根活化难溶性无机磷酸盐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采用多次分段、由低到高的养分供应方式,研究了不同养分用量下,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烟苗的菌根发育、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在0.4~1.2倍Hoagland营养液范围内,养分用量越高,烟苗生长越好,接种AM真菌烟苗侵染率越低,菌根效应越小。供应0.8倍的Hoagland营养液时,接种AM真菌烟苗的侵染率达到29.8%;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含量,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烟苗;烟苗素质(生物量、植株营养状况、叶生理活性)达到了不接种烟苗在1.2倍的Hoagland营养液的水平。试验证实了高养分条件下获得健壮菌根烟苗的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养分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和大豆根瘤菌单双接种效果及其与不同品系大豆的匹配性,采用蛭石混土作为基质在光照培养室(26℃,16 h光照/8 h暗期,相对湿度75%)进行盆栽试验,探究根瘤菌与AMF单接种和双接种对我国大部分区域种植的10种不同品系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和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均能侵染10种品系大豆植株,形成共生结构.单接种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均能显著提高大豆地上部鲜质量,其中单接种根瘤菌能使品系大豆119、851、921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增加102%~429%,单接种菌根真菌也能使大部分品系大豆地上部鲜质量增加39%~255%.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条件下,菌根真菌的侵染共生表现出共生定殖延迟的现象;菌根真菌存在时,品系大豆985、851、115根系的单个根瘤体积增大,固氮酶活性增强.因此,相同接种方式对不同品系大豆影响不同,相同品系大豆经过不同接种方式处理,长势存在差异;985、115品系大豆采用双接种方式最佳,167、509、921、187品系大豆采用单接种根瘤菌方式效果最佳,119、909、045则可采用单接种根瘤菌或菌根真菌来提升产量.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氮处理(0、1、15 mmol NH4NO3)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宁夏枸杞生长、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对宁夏枸杞的侵染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种浓度氮处理下AMF侵染率分别为29.32%、43.93%和62.81%。施氮和接种AMF均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根系和叶片全氮含量,提高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及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1 mmol NH4NO3处理能够促进宁夏枸杞生物量累积,提高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NR活性;15 mmol NH4NO3处理能够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和根系NH4+含量,提高根系NH4+百分比,降低叶片NO3-百分比。表明AMF能够通过改善氮代谢及提高光合能力,促进宁夏枸杞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真菌对丹参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都表现出接种混合AM真菌(G4)处理相应的酶活性都较对照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4.46%和13.91%。  相似文献   

8.
根瘤菌与AM真菌双接种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根瘤菌(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和AM真菌(G.etunicatum和G.constrictum)双接种对大豆植株生物量的影响。与对照(①不接菌对照;②单接根瘤菌对照;③单接AM真菌对照)相比,根瘤菌与AM真菌双接种显著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提高;同时,接种AM真菌可增加根瘤菌的结瘤数;接种根瘤菌也可提高AM真菌的根段侵染率。  相似文献   

9.
新疆已经报道的AM真菌的种类有5个属,32个种,其中有5个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对其在新疆特殊的干旱、盐碱、低温、防病抗病以及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试验1用4种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简称AM真菌)接种,通过测定成苗期烟苗根系的侵染率,筛选出B3养分供应方式为高养分条件下获得菌根苗的有效方法;试验2采用B3养分供应方式,研究不同养分用量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烟苗和不接种烟苗的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结果显示:在0.4~1.2×Hoagland营养液范围内,养分用量越高,烟苗生长越好,接种AM真菌的菌根效应越小。供应0.8×Hoagland营养液时,接种AM真菌烟苗的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烟苗;烟苗素质(生物量、植株营养状况、叶生理活性)达到了不接种烟苗在1.2×Hoagland营养液的水平。试验证实了高养分条件下获得健壮菌根烟苗的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养分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病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百菌清、代森锰锌和甲霜灵锰锌,研究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杀真菌剂浓度增大,菌根烟苗生物量,N、P、K吸收量,SOD、CAT、POD活性都显著降低;在相同浓度处理下,甲霜灵锰锌对AM真菌生长和发育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百菌清和代森锰锌,说明甲霜灵锰锌对AM真菌的毒性大。因此,为了减轻杀真菌剂对AM真菌的危害,发挥菌根效应,在达到防治病害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杀真菌剂的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低磷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生长于石灰性低磷土壤上红三叶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及氮、磷营养吸收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丛枝菌根真菌、4种解磷细菌(编号分别为B1、B2、B3和B4)单独接种及同时接种对石灰性低磷土壤植物生长及氮、磷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在石灰性低磷土壤条件下,4种解磷细菌单独接种对红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总吸磷量均无促进作用;单独接种丛枝菌根菌或不同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吸氮、磷量;在同时接种处理中,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对红三叶草的生长和氮、磷营养吸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总吸氮和吸磷量及红三叶草根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论】在石灰性低磷土壤中,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植物的氮、磷养分吸收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但这种互作效应与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菌同时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磷为磷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双接种对大豆吸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植株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40%、7.28%和5.84%;双接种和单接种AMF真菌,大豆单个根瘤鲜重和单个根瘤干重显著增加;双接种比单接种真菌,大豆菌根侵染率显著提高。与相应的不接种对照相比,植酸钠和卵磷脂双接种处理植株吸磷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96%和33.78%,表明有机磷源双接种可显著提高植株有机磷的利用能力。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促进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以色列荒漠地区两种灌木 Zygophyllum dumosum Boiss和 H ammada scoparia(Pom el) Iljin根际AM真菌动态分布。结果表明 ,季节变化和采样模式显著影响 AM真菌定殖程度。Zygophyllum dumosum的菌根最大定殖率发生在秋末 ,而 H ammada scoparia的菌根最大定殖率出现在冬初。 1999年 3月、8月和 2 0 0 0年 1月、4月菌根定殖率最低。菌丝是最丰富的菌根结构 ,干旱季节泡囊丰富 ,潮湿季节丛枝增加。土壤湿度与丛枝定殖率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菌丝、泡囊和总定殖率呈正相关。在评估荒漠生态系统时 ,菌根不同结构的定殖程度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对枳不同根围铁及球囊霉素螯合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根袋技术,将枳根围土壤分为0-2、2-4和4-8 cm 3个水平土层,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地表球囊霉对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及球囊霉素鳌合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的含量.接种AM真菌的土壤有效Fe含量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而未接种的则表现为:4-8 cm2-4 cm0-2cm;枳不同根围土壤中的菌丝密度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表明菌丝能够穿过尼龙网伸展到4-8 cm土层中;枳不同根围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2-4 cm4-8 cm0-2 cm;土壤中球囊霉素螯合Fe和Mn的含量在4-8 cm土层中最少,螯合Zn和Cu的含量则在0-2 cm土层中最少.可见,球囊霉素能够螯合Cu等元素,减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AM真菌的威胁,进而起到缓冲金属元素释放和保护真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贮藏营养及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Nicol. & Gerd.)Gerd. & Trappe,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Smith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 Berch接种对君迁子生长、贮藏营养和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枝干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贮藏营养水平,木质部和韧皮部淀粉、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木质部可溶性糖、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接种后极显著提高了君迁子1年生苗的抗冻性,这与贮藏营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接种后显著促进了君迁子苗木的生长,苗高、二次枝数、地上部干重、鲜重极显著高于对照,苗高提高了24 5%~50 7%,二次枝数增加了2 14~2 37条,地上部干重为对照的2 9~4 4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镉胁迫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AMF菌根技术减少稻米镉超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别在无镉胁迫和1 mg/kg镉胁迫的水稻育秧土壤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以接种等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FM+RI菌剂为对照,30 d时测定这2种AMF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并分析其对秧苗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无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33.4%和24.9%;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8.6%和7.6%(P<0.05),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1 mg/kg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25.1%和20.3%;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26.5%和21.0%(P<0.05),生物量分别增加33.1%和18.6%(P<0.05),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6.1%和15.2%(P<0.05),根系镉含量分别增加186.2%和207.7%(P<0.05),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减少40.2%和36.8%(P<0.05),镉转运系数均降低80.0%(P<0.05)。【结论】FM和RI能够显著促进镉胁迫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对镉的固定能力,减少镉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  相似文献   

18.
以田间栽培的6个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矢福罗莎、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红霞、藤稔、早熟红无核)为试材,观察根系丛枝菌根的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结果清晰地观察到泡囊、丛枝、根外菌丝、根内菌丝、侵入点等结构,说明葡萄属于典型的丛枝菌根类植物,且主要被Glomus属真菌侵染.6个葡萄品种中以藤稔的菌根侵染率最高,维多利亚的最差.葡萄丛枝菌根侵染率的范围在20.52%~47.89%之间,尤以在0.8~1.2mm粗度的根系上菌根的侵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梅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梅根系共生的丛枝菌根(AM)真菌难以应用形态学鉴定的问题,以巢式PCR的AFLP方法研究梅根系AM真菌DNA多态性。试验采集梅花期的根系样品,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总DNA,经纯化处理后,应用巢式PCR扩增根系AM真菌基因片段,进行AFLP分析。结果表明,18个梅品种的30个根系样品中,仅有8个样品经巢式PCR后获得纯化的DNA片段,占试验样品数的26.7%;8个样品共得到指纹图谱带24条,各样品平均多态性位点数为3.0个,Nei’s基因多样性为0.4097±0.0848,Shannon信息指数为0.5968±0.0955;利用Nei’s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梅品种根系内AMF基因组DNA的聚类类别与梅"品种群"这一分类级别无相关性。该试验为植物根系共生AM真菌DNA多态性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