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药剂处理防治玉米蚜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植物性有害生物。在黑龙江省玉米蚜虫以玉米扬花期为害为主,此时蚜虫除刺吸汁液外,还因排泄的“蜜露”引起污染,常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粒重下降,引起减产。在以玉米秸秆为主要饲料的奶牛养殖区,因玉米蚜虫为害,秸秆受污染,导致青贮饲料易霉变、养分降低且适口性差,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壳虫在观赏植物上常见,尤以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种类繁多,为害严重,多年生木本花卉受害重。北方地区以温室内发生较多。介壳虫的为害在于其固着于叶片、枝干及根部,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大量吸食汁液,使寄主丧失营养和水份,受害嫩芽、嫩枝生长不良以致枯萎。同时,受蚧类为害的植株,由于介壳虫分泌蜜露,易染煤污病,使叶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影响观赏和植株生长,重者树势衰弱,最后枯死。  相似文献   

3.
<正>蚜虫是蔬菜栽培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蚜虫对蔬菜的危害不仅是直接刺吸植株汁液,还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  相似文献   

4.
1.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图1)。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灰飞虱又名灰稻虱,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其中长江中下游仅在早稻上数量较多,但近年在部分稻区晚稻穗期亦有危害。除危害水稻外,还有大麦、小麦、玉米、稗、李氏禾、狗尾草、千金子和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特点成、若虫都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近年发现部分稻区水稻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6.
<正>蚜虫俗称蛐虫。蚜虫的种类非常多,有桃蚜、棉蚜、瓜蚜、萝卜蚜等40多种。几乎能以所有的蔬菜作物为寄主植物,但主要是瓜类、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从上半年3月份起,随着气温的回升,蚜虫开始为害作物,并于4月中旬至6月份上中旬达到高峰,下半年蚜虫的为害高峰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以成虫或若虫群聚在叶片背面,或在嫩茎、嫩梢等生长点、花器上刺吸汁液为害。苗期被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缩、畸形、直至枯死;成株期被害,叶片卷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致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导致植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蔬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栽培样式的多样化,导致蚜虫、粉虱、害螨、蓟马等小虫也比较多,还有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西花蓟马等外来入侵种,为害极大而且无法根治,这些小虫物特点是分布面广、数量极大,主要吸食植物汁液、掠夺养分,对蔬菜正常生长,叶片黄化、干枯,果实畸形等情况,影响很大,还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传播病毒病,影响蔬菜的产量、品质,效益上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1 发生特点 玉米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hus Boisduval),俗称红蜘蛛,是为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内发生严重.玉米叶螨以成虫、若虫、幼螨在叶背面刺吸寄主汁液,叶面被害处初期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失绿黄褐色小点,严重时白色条状斑布满叶片,到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造成大量落叶,植株早衰,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子粒秕瘦,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9.
问:我一盆六月雪开春以来,树叶一发出就变黑、卷曲,枝梢渐渐干枯,何法可治? 甘肃陈炳答:开春后六月雪嫩枝卷曲、枯萎,是蚜虫、红蜘蛛、介壳虫为害所致。春暖及秋季,是蚜虫为害严重的季节,若虫群集叶片及嫩梢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向背面不规则卷缩,严重时嫩枝梢枯萎死亡。防治蚜虫、红蜘蛛要及早用40%氧化乐果12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  相似文献   

10.
<正>莲缢管蚜又称蚜虫、腻虫等,喜阴湿天气,从5月上旬到10月都可在莲藕植株上为害,以6月危害最严重。1.危害特点成虫、若虫常成群密集于嫩绿的幼叶、叶芽、花蕾及柄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发生黄白斑痕,生长不良,重者叶片卷曲皱缩,叶片枯黄,花蕾凋萎,造成莲藕减产。  相似文献   

11.
正白粉虱俗称"小白蛾",随着温室大棚面积的扩展,温室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为其供给了生存和滋生的场合,因此造成了粉虱的连年发生,严重为害了蔬菜正常生长,特别是对大棚蔬菜为害更大。在温室大棚粉虱1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粉虱的成虫和幼虫吸取作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甚至萎蔫,最后可能枯死,另外,其成虫、幼虫能分泌大批蜜露,污染作物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12.
<正>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刺吸式昆虫之一。个体小,数量多,世代重叠严重,生活空间隐蔽,抗性产生快。桃蚜别称烟蚜、桃赤蚜,以成虫和若虫在桃树叶片、嫩茎、花朵等部位吸食桃树体内的汁液,并传播多种重要病毒。危害叶片时,多在叶片背面危害,使叶片变黄、皱缩。严重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最终导致桃树整体树势较弱、产量降低、品质低劣,形成不可逆的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营养液施药的方法,评价氟啶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内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结果表明,根部吸收氟啶虫酰胺后,玉米地上部氟啶虫酰胺积累量于药后4~8d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少;根部氟啶虫酰胺持留量在药后1~2d逐渐增加,2~32d相对稳定;从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来看,氟啶虫酰胺各浓度药后1d即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在23.33%~38.22%,蚜虫蜜露分泌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氟啶虫酰胺对蚜虫防治效果逐渐增高,处理后16d,氟啶虫酰胺31.25和125.00mg/L处理的防效分别达88.60%和99.49%,蜜露抑制率分别达96.70%和99.95%,蚜虫蜜露分泌数随着药液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蚜虫蜜露抑制率高于相同时间和相同浓度下的虫口防治效果。因此,氟啶虫酰胺可通过玉米地下部处理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江苏省小麦相继成熟,收割工作将陆续展开。在麦田危害的蚜虫、蓟马、飞虱等害虫将迁移至春玉米田,对玉米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麦田周围的春玉米田,应注意加强对害虫的防治。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危害,喜幼嫩组织,在玉米抽雄前群集危害心叶,也常在叶鞘和节间危害,在玉米生长后期主要集中在雄穗和雌穗部位危害,严重时自果穗以上所有叶片、叶鞘及果穗苞叶内外遍布蚜虫,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发生在雄穗上还会影响授粉,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油菜田害虫主要是蚜虫和小菜蛾,应注意及时查治。蚜虫长江流域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油菜叶背心叶、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褪绿斑点,严重的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受害后畸形,角果受害后发育不良。适温、干旱会导致蚜虫大发生,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蚜虫繁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蚜虫在西瓜田发生加重,主要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西瓜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瓜苗生长停滞,苗期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枯死,同时还能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导致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早衰等症状。为有效防治西瓜田蚜虫,笔者选取  相似文献   

17.
<正>耕葵粉蚧为害: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夏玉米,以玉米苗期至拔节期受害最重。该虫以雌成虫及若虫在近地面的叶鞘内及根茎部刺吸汁液,呈现白粉絮状聚集为害,受害玉米初期叶鞘发黄,叶片从叶尖、叶缘开始发黄,自下而上逐渐卷曲、干枯,个别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植株矮小细弱;重者植株根茎部变粗,茎基部发黑,根尖变黑腐烂,严重时不能结穗,甚至整株死亡。若田间发现可疑  相似文献   

18.
1 为害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以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叶嫩叶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幼叶也被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不少农民朋友的地里玉米心叶卷曲成"牛尾巴"状畸形生长,节间缩短,这就是种植户常说的"玉米拧芯",会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干旱对其大发生有利,降雨对其发生和为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而导致"玉米拧芯"的罪魁祸首,是玉米蓟马,其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或若虫在玉米心叶内刺吸嫩叶汁液,破坏玉米生长点,往往使玉米叶片发黄失绿,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心叶形成"鞭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0.
<正>一、麦蚜的危害麦蚜为小麦第一大有害生物,分布极为广泛,全国麦区均有发生,近20余年来连续大发生,黄淮冬小麦区百穗蚜量达5000余头,超出防治指标10倍多。麦蚜以多种形式危害小麦,最突出的是刺吸叶片和穗粒汁液并分泌蜜露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有效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减产15%~30%,并影响品质,严重时麦株提前干枯。还易引发叶部病害,受蚜虫危害后生理衰弱的小麦叶片,很易被交链孢菌分生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