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深刻认识学习《种子法》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种业发展现状,并借鉴国际种业立法理念,对我国种业基本法律制度的全面修订和完善。为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贯彻《种子法》,要坚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推进种子管理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研改革和自主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2.
窦欣欣 《种子世界》2016,(11):15-18
正种业是农业领域最具有科技含量的产业之一。2015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1修订后的《种子法》遵循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变化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种子法》以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原则,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我国种业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种子法》增加了发展现代种业的新任务,构建了新的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职责要求,开启了依法治种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高超 《种子世界》2016,(9):16-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于2000年正式实施,对规范种子市场促进种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15年。为了适应种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第十二届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种子法》的颁布,对我国种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将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正种业是农业中最基础、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具有科技性的产业之一,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种子法》)的实施是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种业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保护农民权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贯彻落实修订后《种子法》,种子管理部门应该起到表率和领军作用,主动转变监管观念,注重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现代种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修订的《种子法》彰显了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民主立法的充分体现。为配合农业部广泛、有效地宣传贯彻《种子法》,及时掌握《种子法》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情况,本刊特开设"《种子法》宣贯专栏",现征集稿件,望踊跃投稿。稿件格式为本刊常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修订的《种子法》彰显了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民主立法的充分体现。为配合农业部广泛、有效地宣传贯彻《种子法》,及时掌握《种子法》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情况,本刊特开设"《种子法》宣贯专栏",现征集稿件,望踊跃投稿。稿件格式为本刊常规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为做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及配套法规贯彻实施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016年7月16~19日,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和江苏省种业协会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修订后的《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培训班,来自江苏省各市县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以及省种业协会企业会员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约300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9.
吴明生 《种子世界》2016,(10):13-15
正2016年是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开局之年,也是关键的一年,领会修订后的《种子法》主要精神对于做好下一步种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子管理的角度,分析修订后的《种子法》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北京市种子管理工作,就如何落实这些要求谈一些初浅的看法。准确领会,把握种子管理新要求修订后的《种子法》对种子管理工作至少提出五方面的要求。.做好种子管理就是保障粮食安全本次立法把促进种业发展上升到"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新修订的《种子法》以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原则,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我国种业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种子法》增加了发展现代种业的新任务,构建了新的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职责要求,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宣传贯彻到位,开启依法治种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等文件精神,依法加大涉种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  相似文献   

12.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颁布出台 新闻事件:2015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修订案.新《种子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次《种子法》修订历时三年,在充分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新《种子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种业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种子世界》2016,(7):13-15
正历时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正草案》于2015年11月4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我国种业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1新法概况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种子法》)共10章94条,本着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原则,按照简政放权、明确主体责任的思路进行修订,主要在规范选育、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1法律依据农作物种子备案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增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种子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抓手。修订后的《种子法》第三十八条:种子生产经营者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设立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由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5年11月4日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种子法》以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原则,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种业各方的主体责任,我国种业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种子法》构建了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开启了依法治种新篇章。本文从上海种子管理和种  相似文献   

16.
种业连线     
正政策法规北京:加强培训有力保障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贯彻实施2016年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施行元年,也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好修订后的《种子法》,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认真规划,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贯活动。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成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从品种管  相似文献   

17.
正种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在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一年多即开展执法检查。2018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报告介绍,《种子法》明确了基层种子种苗执法机构的地位,理顺了  相似文献   

18.
正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由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5年11月4日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国种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种子行业将进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如何以《种子法》为依托,做好种子生产、经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成为摆在种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于2015年11月4日通过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种子法》在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同时,也是首次将管理部门的责任纳入法律规范,将管理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等行政行为纳入罚则,这是修  相似文献   

20.
<正>1主要问题1.1种业扶持政策的具体落实还需各部门合力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新修订的《种子法》)高度重视对种业的扶持,增设一章"扶持措施",但许多扶持措施的落实需要政府各部门合力推进。如信贷支持、保险补贴等需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科研机构与种业间的人才流动需要人社、科技、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协同;特别是吉林省出台《吉林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后,设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