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构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土地流转问题,着重对“两田制”和“租赁经”营两种土地流转方式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珠江三角洲对农业生产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经历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两田制、社区股份合作社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基本实现了农地连片规模经营,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珠三角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农业体制实行进一步组织创新;包括从社区农业合作社分离出与其经济目标混合在一起的社会目标,农业微观组织由农户向家庭农场企业法人形式演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向专业合作社、社区工业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3.
广德县植保站等农技推广机构与桃州镇塘口村合作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创造了持续11a的农技推广新模式。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激活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农技推广“零距离”、广覆盖,技术推广与农业经济获得双赢。本文介绍了广德县“农技推广模式”的产生、特点与成功经验,并探讨了农技推广模式的创新和服务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改革开放为江西农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40年来(指1978年至2018年,下文同),从家庭经营的“包干到户”,到稳定完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从以粮为纲、以农为本的“单一生产”,到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从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实行“两田制”,到逐步完善垦区税费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龙游县献军种粮专业合作社是以"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的衢州市首家农民种粮专业合作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现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内在缺陷和深层矛盾已逐步显现出来。如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使双层经营体制更好地为农户家庭经营提供服务,更好地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是需要审慎回答的重要问题。家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正在逐步消解和嬗变。农业技术经济变革需求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使得从理论和模式层面构建新的农村经营体制,进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显得十分必要。农业“统、分、营”三层经营体制的构想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构想的新农业经营制度中,新的“统”是政府的统筹支持,新的“分”是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进程,新的“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三者分别以统筹、分享、经营为核心功能,共建新的农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8.
“两田制”兴衰及其原因分析——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度市曾经是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两田制”作为其中的重要试验课题之一曾经引起过广泛关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两田制”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对村级组织有不当的激励,从而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农村政策环境的改变,“两田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描述了平度“两田制”改“均田制”的改革过程,分析了“两田制”在目前农村新形势下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个全新路径,是对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有关专家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0.
农工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业职工进入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既保持了家庭承包经营关系不变,又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既发挥了在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作用,又起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作用。黑龙江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近年来大力推进农工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两,  相似文献   

11.
从劳动力、市场凝聚、农业产业支持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业资本一体化影响因素,并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挥市场凝聚作用、建立健全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加强经贸交流与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提高产业地区转移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效应等方面,提出加快海峡两岸农业资本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存在几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四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农民的社会化分工,也不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实施。要从5个方面寻找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一是实现农村企业化;二是实行股份合作;三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五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用现代化的加工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机装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机装备保有量、利用率及发展质量3方面构建我国农机装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区域农机装备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机装备总量不足但部分过剩,同时存在较大区域差异;2)我国种植业机械的整体装备利用率较低;3)我国无论是从事农机化作业的队伍还是全部从事农业生产的队伍,其劳动生产率都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农机化发展是以较大的燃油消耗作为代价来实现的,农机化发展质量有待提升。整体来看,我国农机装备结构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农户制现状探索家庭农场制及其规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艳  王青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81-1284
现代化规模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结合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切实可行的.安徽金安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农业劳动力的人均农业收入随土地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但随耕地平均经营规模的增加每公顷产值呈递减趋势.从农村发展情况看,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运用模型计算出该区合理的家庭农场规模为8.40 hm2,达到此规模金安区将有90.44%的农业劳动力需要从种植业上转移.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储备及战略安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可以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而有效地增加粮食生产、农民收入。为研究黑龙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面板数据,借助Eviews 7.0计量软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购机投入、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而带动了全省农机总动力的提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刺激了农业生产消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收割机工作时的尾气余热及冷却水余热实时烘干粮食,避免农民收割后再次晾晒粮食的环节。[方法]设计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粮食烘干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气换热器和水气换热器两级串联组成,利用封闭工作腔内工作介质的相变循环实现收割机的尾气和冷却水的余热回收,烘干系统的热缓苏仓以回收的热量作为热源,通过热缓苏仓降低粮食湿度,并通过冷缓苏仓冷却粮食,从而降低粮食的发芽率。[结果]该系统性能良好,可有效提高农业燃油的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粮食干燥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领域,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了许多智能化的农机系统,如农业信息系统、作物模拟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机化视觉系统、追溯信息系统、植物生长监测系统等。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劳动效能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计算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其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将占有越来越多的分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问题,对我国13个典型农业省区开展农户调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剖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自身对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与各个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份下半月至10月份下半月是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高峰期,13省区全年农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呈驼峰型分布,相关系数为0.86,劳动力需求数量与劳动强度显著正相关;各地区农业生产最大劳动力需求月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方差异。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剩余与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紧缺并存,农闲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鉴此,提出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成了当务之急,为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网络健全。更好地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必须创新机构设置,打破目前依附行政体制设置的单一格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职能分工,理顺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网络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期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县、乡农业推广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海莉  李一  汪超 《农业展望》2013,(8):28-31,37
构建并运用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准确判断农业领域中女性从业现状的基础,也是成功预测农村女性农业从业趋势的关键。加强农业女性化现象的实证研究,需要立足于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合理选择农业女性化的测量维度是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从农村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经济贡献率、生产决策权、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4个方面出发,既可以多维度考察农业女性化现象,也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和评估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这4个方面即构成农业女性化评估对象或内容,并在此之下分别设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依据测评指标体系获得的数据调查资料,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