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垦》2013,(3):26-2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垦系统即大力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年来,许多垦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也方兴未艾。垦区的长期实践,无疑为农村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丰富的、可参考的"农垦样本"。而地方政府发展农  相似文献   

2.
自一九八四年全国农垦会议以后,黑龙江垦区普遍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据统计,垦区已办起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十三万多个。对于家庭农场众说纷云,有的说,家庭农场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变农场“一死二穷”的状况;有的说,家庭农场规模小,机器分散、不配套、效率下降,因而破坏了生产力。总之,问题集中在怎样把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家庭农场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拟就二者的结合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垦系统即大力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年来,许多垦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也方兴未艾。垦区的长期实践,无疑为农村发展家庭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皖河农场在安徽农垦率先打破大锅饭,将农场土地分为职工身份田和招标田,启动了农垦系统的农业经营改革。在改革初期,"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承包承租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农工持续增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垦30年前兴办的职工家庭农场,彻底打破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竞争更加激烈,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化经营在农业生产及购销中的弱势地位问题暴露无遗,实质上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此外,家庭农场凭一己之力很难应对各种病虫和自然灾害,分散经营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用公司化经营解决家庭农场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安徽省皖河农场通过推行“两田制”,加速土地流转,达到高效田和规模种植田的分离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处理好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促进职工增收,农场增效。提出了农场职能转型和建设新农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办的职工家庭农场,是整个农垦最早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的传统办场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有力地促进了农垦体制机制创新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农垦实际的农业经营模式。但随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人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家庭经营模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事实上,家庭承包经营在现阶段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提高市场化、组织化、集约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垦水果家庭农场经营承包现状及深化改革的设想黄党源(广西区农垦局农牧处530022)1984年垦区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开始了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引人承包机制,推行了家庭农场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旅局,这种经营管理,承...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评价生态林业在发展农垦质量效益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出服务于大农业的生态林业发展对策,通过分类设立重点农场进行调查,数据对比和分析得出:由于农田防护林的庇护使小麦平均增产15.4%,大豆平均增产14.7%;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按一个周期计算,投入产出比达1:12;用同样的耕地发展苗圃的利润比农业高十倍;沙化瘠薄耕地退耕还林可转亏为盈;通过兴办家庭林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并针对完善生态林业提出了四大工程和发展对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生态林业体系建设为发展质量效益农业奠定了基础,并使林业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质量效益农业、安置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改革国营农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搞活农垦经济的一项重要决策。为加速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建立健全职工家庭农场的会计核算。 职工家庭农场会计核算的方法,可以采用简而易行的“四帐一表”,即:生产经营收入帐、生产经营支出帐、经济往来帐、税金和费用交纳帐和收益分配计算表。 通过会计核算,取得经济成果和生产经营上的数据,为进一步加强职工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内部价格,是在我国农垦系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过程中出现的。这种价格形式对于加强经济联合,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发展商品生产,加速农业内部积累,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垦系统正面临着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加快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步伐,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局面。内部价格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正在日益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利用。对它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日,安徽农垦集团公司在方邱湖农场举行全省农垦身份田发展高效农业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农场的高效农业,听取了农场场长、党委书记谢广和关于职工身份田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1年江苏农垦实行农业资源整合以来,江苏农垦新曹农场所辖的全部规模土地资源,由新成立的苏垦农发新曹分公司专业化经营,少部分的林地资源和3100名在职职工划转归农场管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财政",农场面临着社会稳定、经济转型和职工增收的三重压力。为此,五年来,农场领导班子立足人口多资源少的场情实际,全面精耕林地资源,深挖林地价值潜力,走出了一条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垦肥沃广袤的土地上,伴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农垦系统涌现出一批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他们少数人种多数的地,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佳,成为“规模经营、勇于开拓、科学致富、无私奉献”的带头人。 最近,农业部表彰的“全国十大种粮标兵”,黑龙江垦区八五九农场职工葛柏林(详见本期人物通讯《梦圆北大荒》)和分布在农垦系统的30个“全国种粮大户”,就都是通过规模经营和科学种田取得规  相似文献   

15.
张阳 《中国农垦》2009,(3):49-51
安徽省皖河农场耕地面积5.35万亩,人口2.6万人,人均占有耕地仅有2.2亩,人多地少、土地收益低一直是农场发展的难题。由于耕地资源总量少,每位在册参保职工仅有4亩“身份田”,而“招标田”每亩标的仅在280~300元之间,土地产出率较低。长期以来,农场以种植粮、油、棉为主,农工长期习惯于传统种植模式,收入水平得不到提升。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找准定位,做强农业,富裕职工?农场领导班子决定从提高亩均收益上破题,将“身份田”种成高效田。  相似文献   

16.
黎明 《中国农垦》2011,(11):60-61
2010年起,广东省鸡山农场利用温氏畜牧股份公司在农场租地扩建繁育场之机,与温氏畜牧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场+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职工家庭养猪业。目前这种模式已扩展到8个生产队,有32个职工家庭参与,生猪年饲养量可达7500头以上,创出了一条农场增产、职工家庭增收的环保型养猪新路子。这种“公司+农场+养殖户”合作养猪模式,对当前农垦加快畜牧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农场》2004,(2):16-19
近几年来,我市国有农场牢固树立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努力推进“三个转变”,在保证农场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农场经济,农场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农场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我市有六个国有农场,其中五个良种场,一个农垦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对于农垦系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垦系统就兴起了创办职工家庭农场的热潮,并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万个职工家庭农场;陌生是因为现代家庭农场具有许多新的特征,职工家庭农场与现代家庭农场形似而神不似。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一,现代家庭农场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淮海农场2004年到2008年通过土地租赁经营兴办家庭农场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要办好家庭农场,切实增加务农职工的收入,就需要过三关。  相似文献   

20.
<正>一、存在的问题(一)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家庭农场只有上规模才能出效益。一项调查显示,现阶段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25%以上。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依赖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村土地,导致家庭农场成片租赁难度较大,不便于统一布局和管理,制约规模生产发展。仅靠农户自身力量协调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存在担忧,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难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