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高邮市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服务现代农业"的目标,按照扬州市的部署要求,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整合国土、农委、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全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0.23%。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至2010年,内蒙古选择8个盟市的15个产粮大旗(县)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共投入财政资金5.65亿元,改造农田37.2万亩,每亩平均增收300元。2009年以来,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将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首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2013,(9):31
记者16日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获悉:据国务院日前批复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0.27亿hm2(4亿亩),其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成0.23亿hm2(3.4亿亩),通过统筹和整合资金完成0.04亿  相似文献   

4.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的重大前举措。各地在政策配套、资金保障、体制运行上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进,已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在思想观念、建设模式、推进机制上均未完全作出适应性调整。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醒,及早作出谋划,制定出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在规律的方案和模式并加以推进,才能确保其建设过程的科学和顺畅.也才能防止在造势上轰轰烈烈,在实际成效上却与中低产田改造并无二致的局面出现。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电力配套设施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诸城市政府在石桥子镇打造"田成块、路成方、沟成线、渠成条"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0 km2。如何因地制宜地抓好基本农田电力设施建设,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60亿元,增长了26%,是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安排增量资金最多的一年。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5措并举,努力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相似文献   

7.
政策·数字     
<正>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的通报》,对各地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来看,2018年各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能的顺利转换和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下步,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一是要认真做好辖区内的宣传解读、贯彻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开展自评  相似文献   

8.
邢冬梅 《南方农机》2023,(12):80-82
高标准来建设农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农田建设的积极作用,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甘肃地区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特点,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此强化生态环境、落实生态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赵崇武 《南方农机》2022,(10):187-190
农田是农业的基石.笔者梳理了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在建设资金投入、配套政策和监督检查3个方面的成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址难、农田基础设施改善需求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低、农田建设队伍薄弱、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出现真空地带等制约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农田...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当前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依据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结合公主岭市耕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耕地的限制因子,提出公主岭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程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分析了内蒙古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和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借鉴云南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大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路。1宜良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启示宜良县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位于云南省宜良县北古城镇,地处宜良坝子的北部,南盘江沿岸,是宜良县优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当代农机》2021,(3):7-8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全年1亿亩建设任务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部署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耕地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1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支持大型农机具购置、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答复。关于如何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9] 24号)工作部署,规范农田宜机化改造相关技术要求,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四川省依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和《农业机械化生产道路通用技术条件》(DB51/T 379-2017)等标准,制定了《四川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2023,(1):48-49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3—2030年,全国年均改造提升233.33万hm2(3 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改造提升,解决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进一步延长,真正达到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2021年,全国拟建666.67万hm~2高标准农田,四川省拟建任务也升至31.33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田基础条件设施改造的措施之一,对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藏量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补助资金12.1亿元.扶持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473个.重点扶持各地建设蔬菜等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畜禽水产养殖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项目。在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安排的12.1亿元资金中.6.8亿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I753个,5.3亿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项目720个。  相似文献   

19.
张奥 《河北农机》2023,(13):154-156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部署,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质的飞跃,低标准农田已无法满足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农业现代化趋势对农田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和高层次的要求标准。党中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本文中,围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这一主题,阐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并以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为例,总结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玉玲 《南方农机》2024,(3):100-103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的有效供给率、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大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实需求,并通过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时序不清、项目建设资金不足、耕地质量技术投入不够等衔接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涉农资金、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区域特色化建设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赋能、为农村生态环境添绿、为现代农业发展筑基,全面提升农田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