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B柱上的轻量化作用。对金属汽车B柱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对金属B柱模型进行简化,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换金属材料进行结构设计,进而分析相对于金属B柱的轻量化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B柱相对于金属B柱性能更优,并且质量明显变小,轻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到目前为止,碳纤维复合材料组件仍旧是汽车最有效的减重手段,但由于其成本高,限制了其在普通量产车中的运用。独立赛车和车辆技术服务厂商Prodrive公司针对这个问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工艺,能够帮助减少碳纤维材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减轻汽车自重、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纳米技术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能效明显,而且在汽车功能提升和提高性能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贺  陈智  毕轩  孙晶  栾超  陈东凯 《南方农机》2022,(9):137-140
高性能非金属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理化性能,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有着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强度,更强的耐腐蚀性,在航天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力助推了航天制造领域的发展.本研究主要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并深入探讨了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特点,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点与局限性,并提出了陶瓷...  相似文献   

5.
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之所以远滞后于航空航天领域,其他工业领域以至体育休闲用品领域的应用,其主要原因还是成本高,高成本成了多年来在汽车上应用的主要障碍,当然还有一系列的具体技术问题,开发中应予重点克服和扫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其次分析了自动化技术是如何应用到汽车系统中的,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使汽车改变形状来降低阻力和油耗的装置已经存在,如主动尾翼、进气格栅主动百叶隔板等,但这些设备存在增加车重、需要额外复杂机构操纵的不足,所以尚不是最理想的轻量化汽车解决方案。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可编程材料。据麻省理工学院自组装实验室介绍,木料、布料、碳纤维等可作为新型复合材料,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改变形状和功能,而且容易制造,价格合理。Skylar Tibbiits领导的技术团队在此领域已研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运行比例低于60%,使汽车无法通过发动机获得足够的余热用于采暖,不能沿用传统燃油汽车的空调系统来制冷制热。大部分深度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加装PTC热敏电阻来协调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则设计一套热泵空调系统,并改装到装有PTC热敏电阻空调的深度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上。然后通过实车测试获取深度混合动力汽车运行能耗、采暖系统能耗、电动机发热情况和电池发热情况;在不同外界环境温度下的采暖能耗,与原车的PTC采暖能耗进行经济性对比,由此来评测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热泵采暖空调后对汽车的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DT)是借助实时仿真技术将真实物体映射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虚拟道路场景下真实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测试。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驾驶汽车整车在环测试系统,并将其应用于AEB系统的开发验证。在数字孪生技术框架下结合仿真测试工具、V2X通信设备、真实测试车辆等功能单元,形成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相互映射的整车在环测试系统。基于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4构建真实驾驶环境的镜像仿真场景,利用V2X通信技术将实车状态数据实时传输到虚拟AirSim车辆控制器,同时向被测车辆反馈仿真场景环境感知数据。考虑测试系统信号延时的影响,通过多种工况的整车在环测试对AEB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汽车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既保留了实车测试的真实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实车测试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汽车的发展更加趋向智能化,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在众多车型中均有配置,智能交通也为人们所熟知。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能够将人、车、道路信息统一起来,实现高效通信。但这个通信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交换的过程,人车交互、车与车之间的交互,其中包含着驾驶者的身份信息、包含着车辆的实时位置,这些信息都具有隐私性。在智能网联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应当对信息安全问题有所关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尽力实现安全通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节能竞技大赛对赛车车架的要求,考虑到复合材料的轻质和可靠性,提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组成一体式车架的设计方案。依据对车架功能性和工艺性的要求,建立了车架实体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中,对车架底板采用不同复合材料铺层形式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最优的碳纤维车架工艺实施方案。对碳纤维-铝合金组合式车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该方案满足比赛对车架的使用性能和轻量化设计要求,为探讨复合材料在节能赛车车架中的应用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结构轻量化的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综合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技术,提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压延筋设计方法。新型结构在考虑复合材料结构模具成型方式的前提下,利用形貌优化设计方法在复合材料层合板成型过程中布置类似压延筋结构,以提高层合板结构刚度和稳定性,然后通过碳纤维层合板的优化设计,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层合板质量。结果表明,新型层合板结构使平板整体刚度增加了97.84%,提升效果明显,压延筋结构形式在层合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碰撞安全中,保证汽车在高速碰撞过程中燃油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汽车生产厂及汽车研究机构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真正实现保证燃油系统安全性,防止因燃油泄漏等问题引起事故非常有必要。本文基于国内外法规对于燃油系统的要求,借鉴及结合欧美韩日等主流车企对于燃油系统检定的经验,主要针对国内外车企对传统车的燃油系统检定方法研究的不足,研究整理出一套对燃油系统的监测手段和检定方法,后期并在相应车型上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助力转向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耦合关系,通过建立汽车转向和制动系统模型,分别设计了单个ABS及EPS子系统控制器和集成控制器,对两系统进行了集成控制,并将控制器局域网络应用到两系统集成控制中,采用SAE J1939协议,设计了CAN总线通讯系统。最后基于LabView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在环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CAN通讯的集成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汽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为满足日益高涨的汽车市场需求,相关企业开始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推动了汽车制造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AGV指的是无人驾驶型的激光导引运输车,这一小车系统对电子领域、机械领域、计算机领域、光学领域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且被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物流系统中。该系统的具体作用是指挥AGV车辆完成例如托盘运输等一系列作业,并解决计算机和计算机间的调度及通讯问题、命令的分配和管理问题、上位计算机和下位AGV控制器间的通讯问题、AGV和AGV两个系统间的交通管理等问题。文章主要就AGV小车系统在自动化物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复合材料与传统的车用材料相比较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多种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以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制动器的发展已到了全电路控制阶段.线控系统已在航空领域成功地应用多年,可以预见无需机械或液压的线控系统将会在汽车上实现.线控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车辆线控系统包括线控油门、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等.线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类传感器将驾驶员的操作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单元中进行分析,控制单元将分析结果传递到执行机构,由电子执行机构完成对车辆的操纵.  相似文献   

19.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论述,重点应用结构优化方法,主要是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对碳纤维发动机罩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原钢制发动机罩、优化前后的发动机罩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编辑推荐     
《农村机械化》2011,(10):24-24
兰博基尼Collezione首次发布碳纤维系列包袋 因为碳纤维在工业应用上的优势及其轻质且富有弹性的特点,这种尖端科技材料已经被应用于诸多高级产品之上,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人把碳纤维材料做成柔软的布料以生产时尚配件。博基尼汽车有限公司开启了一项全新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布碳纤维系列包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