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作为基础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居全国第14位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基础较弱、人力与经费短缺、科技投入力度偏弱、创新环境能力比较低等,制约了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加强农业种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与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全国农业科研布局;要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科技与科普工作融合发展是否有效、到位,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运用综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江苏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在开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工作情况;深入阐述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研与科普“两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度不够健全、统筹方式较单一、保障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并重点从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科研与科普作为科技创新“一体两翼”的重要性,完善制度、健全农业科研与科普融合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统筹资源、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普融合的方式,加强保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普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研究提出江苏农业科研机构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普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居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网络构架中的末端,又置身于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的前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社会公益性职能和作用认识不统一、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对获奖成果、育成品种和社会化服务等资料的统计对比分析.反映出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主导力量,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纯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和科技服务,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居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构架中的末端,又置身于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前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公益性程度高的农业科研成果以及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农业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农业科研机构强行转变为企业等作法的弊端与教训,提出了恢复农业科研机构公益类性质、建设创新体系、增加创新人员编制、凝聚和培养人才、加大财政投入、长期稳定支持、转变投入方式、改善创新外部环境等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下,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与主管院领导、科技管理处室负责人、一线专家等的调研座谈,分析当前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促进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地市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共有840家,占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80%,科研人员占总人数的90%[1].在地方农业科研创新、推广培训和科技"辐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我国农业70%的新品种是地市农业科研院所选育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也面临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人才队伍弱化、研究行为短期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对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强化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区域性特色功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科技创新等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贵州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贵州省属17个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关系到"饭碗能不能牢牢端到自己的手上"。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也呈现出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各层次的农业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农业科技青年人才的成长因素,从国家层面、农业科研机构层面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创新成果类型异质性视角,把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成果分为学术性、技术性及经济性成果,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三类创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三类产出效率都比较低,其中经济性产出效率改进空间更大,其次是技术性,最后是学术性;二是各省份农业科研机构三类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不均衡,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时间趋势来看,技术性及经济性产出效率尽管比较低,但已表现出上升的良好态势;三是相对于研发(research and dovelopment,R&D)资本而言,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过程中R&D人员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产出效率主要是依赖于R&D人员的投入推动;四是人员数量结构对学术性产出及技术性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经济性产出有负向影响。人员素质结构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但对学术性产出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对经济性产出有负向的影响;基础设施对三类产出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农业科研档案的价值和在科技创新中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不利于服务科技创新的状况,对如何管好农业科研档案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炎炎  曾文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64-19165,19168
以浙江省温州市100多家农业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选取了资金来源、企业文化的影响、领导的支持、政府政策扶持、关键研发人员的作用、组织内部交流与沟通、企业的战略、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内部组织协调能力、相关信息获得能力、与外部合作机会、与消费者的联系和沟通、外部市场的变化、企业对研发人员的激励措施等14个影响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将这些因素按得分高低进行重要性排序,找出了其中对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对研发人员的激励措施、资金来源、政府政策扶持和企业的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增强农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农业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大人才激励措施,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地方科研院所和农业类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健全政府引导和推动机制,改善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科技平台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平台发展所面临新形势和新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的发展现状、建设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网络等科技平台的建设重点和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农业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2个方面考虑,对1995-2014年中国省际种植业运用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与传统的Malmquist指数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或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双重贡献。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差异和区域差异明显。河北、辽宁、黑龙江和湖南4省的农业相对属于低碳农业。从地区差异来看,增速较快的地区是华中、华北和华东地区,西北和东北居中,华南和西南增速相对较慢。整体上来看各省之间存在技术扩散,呈现σ收敛但收敛趋势并不稳定;全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而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并不存在绝对β收敛;对于全国及7个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即朝着各自稳定的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海南省5家主要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比南方13个省农业科技人才情况,归纳出制约海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人才规划、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8项措施,以促进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更加合理和优化,从而更好地为海南省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也在积极贯彻并落实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任务当中。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共14个主要城市2013年农业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各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按相似性分为四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各地区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提升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并提出提高甘肃省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为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做出典型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近几年种业振兴行动均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谷子种业与其他大作物种业不同,主要还是依靠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因此谷子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效率对种业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DEA模型,采用全国主要从事谷子育种创新的科研单调研数据,以投入产出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中国谷子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效率,并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科研单位的谷子育种创新效率平均为0.493,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育种创新产出存在不足,仍然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少数单位存在投入浪费现象;23个科研单位中有12个单位的育种创新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科研单位育种创新研究水平低和主观能动性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对单位内部科研人员、经费进行调整优化、多与其他作物高效育种创新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农业是乡村最大的产业,安徽作为中部地区产粮大省,农业大而不强,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安徽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情况显示:农业各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呈上升趋势,处于最优配置的地市数量呈下降趋势;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因素,综合效率略显不足;不同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为此,应根据各地区制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因素,从科技成果向农业转化、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职业农民培养、农业生产组织化等方面,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技术进步的"单向推动"向综合效率和技术进步"双向推动"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京津冀地区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现状及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的评价模型对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途径日益丰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示范与辐射带动效益持续提升;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创新能力指数仅为0.316;各园区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各园区创新能力变异系数高达56.5%;园区创新能力处于主要由创新支撑驱动的起步阶段,对创新能力指数贡献率为36.72%,集成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尚未显现。应通过鼓励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园区带动能力、推动园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等措施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