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5年引进青Nai,同芙蓉李、玉皇李、金黄李进行比较试验,对物候期、生长量、结实力、果实性状等进行观察、测定,其结果表明,青Nai萌动早,落叶晚,生长期长,枝条生长量,冠幅均大于其它三个品种,三月上旬始花,三月下旬终花,结实早,平均单株产量是同龄玉皇李的1.33倍,金黄李的2.42倍、芙蓉李的9.68倍;青Nai最大单果重145.4g,平均单果重94.5g,分别高于玉皇李54.9%、芙蓉李50  相似文献   

2.
对张掖市李主要虫害及其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与调查,总结了张掖市沙荒地李虫害的危害等级;对危害严重的梨小食心虫与杏球坚蚧化学防治方法通过试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球果从雌球花到球果木质化完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山林场采种基地内球果死亡率达到47.6%,先后有败育、虫害、机械损失、冻害和鼠害5种致死因子导致华山松球果的脱落死亡.在5个致死因子中,虫害的致死力最强,致使球果死亡率达27.2%.由于虫害而损失的球果是其它致死因子造成落果总数的1.33倍.在种子园内造成落果的害虫主要有5种,1年生球果发育阶段,以球果花蝇和球果瘿蚊占主导地位;2年生球果发育阶段,微红梢斑螟的危害是造成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济源玉皇李     
玉皇李又名黄甘李,是河南省有名的小杂水果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相传济源县有座“玉皇岭”,山势耸立,式成一个自然山寨,李子就发源于此,故称“玉皇李”。玉皇李果实外形端秀,近似桃形,颜色  相似文献   

5.
李的嫁接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为蔷薇科 (Rosaceae)李属 (Prunusl)植物 ,是优良的鲜食和加工用果品。李果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鲜艳美观、酸甜可口、富香味 ,成熟期早、较耐贮运 ,可延续 3个月以上 ,鲜果供应期长。因此 ,加快李繁育是当前农村经济林结构调整的需要 ,现就李嫁接快速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李的品种很多 ,主要优良品种有大石早生李、玉皇李、黄杏李、盖县大李、香蕉李。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优良品种并试验成功 ,如黑宝石、黑琥珀、澳李 14、密思、黑霸、安哥诺等布朗李系列 (李子在美国称为布朗 ,引入中国后统称为布朗李 )及美国…  相似文献   

6.
李子病虫害人工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别称:嘉庆子,玉皇李,山李子等。蔷薇科李属植物。果实7~8月间成熟,颜色美丽,晶莹剔透,形态多样,甘甜可口,是人们比较喜欢的水果。各地广泛栽培,栽培历史悠久。李子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药用功效效。李子果肉利尿消肿,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李子营养丰  相似文献   

7.
城口核桃黑果、落果时间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其中:5-7月中旬核桃长足象造成落果占总落果量的32.2%,核桃长足象引起落果高峰期在6月14日-7月9日,此时主要由褐斑病造成的黑果和落果占20.9%,自然或生理性落果占4.1%,而引起大量黑果的原因主要是病害所致占84%,10%是核桃病虫害综合危害所致,6%是生理性原因;此期间少见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的产生。7-8月核桃病害造成黑果、落果占总被害果量的71%,虫害造成落果占25%,自然或生理性落果占4%,而引起大量黑果的90%是核桃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其中炭疽病又是核桃后期黑果的主要原因,其余黑果中9%是核桃病虫害综合危害所致,1%是生理性原因,此期间亦少见核桃褐斑病新病果的发生。5月初至8月底,核桃褐斑病、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的传播蔓延与果实象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1985年引进青,同芙蓉李、玉皇李、金黄李进行比较试验,对物候期、生长量、结实力、果实性状等进行观察、测定,其结果表明:青萌动早,落叶晚,生长期长,枝条生长量、冠幅均大于其它三个品种,三月上旬始花,三月下旬终花,结实早,平均单株产量是同龄玉皇李的1.33倍、金黄李的2.42倍、芙蓉李的9.68倍;青最大单果重145.4g,平均单果重94.5g,分别高于玉皇李54.9%、芙蓉李50.9%、金黄李253.30%,果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8.5%,含可溶性固形物13.27%,全糖3.32%,蛋白质0.493%,总酸度0.45%。  相似文献   

9.
乔旭  张杰 《中国林业》2010,(13):53-53
<正>花椒红胫潜跳甲是甘肃陇南花椒树上首先发现的重要虫害,它可以造成大量落果,甚至整株花椒颗粒无收,是花椒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2008年~2009年,笔者对花椒红胫潜跳甲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砂李扦插、嫁接繁殖率高、抗寒、耐旱、抗虫害能力强,果大,味美,是一个优良品种,成熟期比奈李提高15-20天,可以大力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穿孔病是李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叶片、果实、和枝条均可发病,如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削弱树势,影响产量,严重者发生绝产甚至死树。本文从园地选择、品种、砧木、清除病源、科学用药、控制树势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李细菌性穿孔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中旬在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利用Li-6400开放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年生酥李盆栽苗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酥李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左右(峰值17.64μmol·m~(-2)·s~(-1))、16∶00左右(峰值6.45μmol·m~(-2)·s~(-1));酥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酥李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是酥李净光合速率(Pn)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紫叶稠李叶片色素测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紫叶稠李叶片不同部位的花青素和叶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部位叶片的花青素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经方差分析,差异性不显著,说明紫叶稠李叶片花青素含量跟着生的部位关系不明显;同一部位的花青素含量远远大于叶绿素含量,这也是紫叶稠李叶片在整个生长季呈现紫红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秋甜李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通过2009~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鉴评,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晚熟李子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抗寒、大果、优质、抗病、丰产、晚熟的特点,是一个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李品种。但是该品种自花结实率低,需配置授粉树,经过多年的试验观察,秋甜李接受外界花粉能力强,范围广。试验结果表明,长李15、牡红甜李、矮甜李、牡丰李是良好的授粉品种,坐果率较高。另外绥棱红、绥李三号、龙园秋李也可做为秋甜李授粉树。  相似文献   

15.
对球果损失造成油松良种减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油松种子园、母树林良种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球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大量损失;而虫害、雌花授粉不良、因缺少水肥造成的落花落果是油松球果损失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减少球果损失的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树在涡阳县栽培历史悠久,许多地方虽无李姓,但却以栽李树而名李园或李村.尽管李的售价是桃的1~2倍,但因其花朵抗寒能力差,座果率低,大多年份由于遭受晚霜危害而不能丰产,加之良种甚少,从而阻碍了李树的发展.现全县李树仍不足百亩.1994年先后从山东等地引进了十几个优良新品种,经7年的培育观察对比,多数品种表现良好,栽培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在同样条件下,新品种能增产64.8%,增值158%.现将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近4年的病虫害调查与防治研究,基本摸清了伏牛山区危害黑李的主要病虫害有李小食心虫、李实蜂、李枯叶蛾、桃蛀螟6种;黑李流胶病、黑李褐腐病、黑李根癌病、黑李果腐病、黑李细菌性穿孔病、黑李红点病5种。对其发生规律,作了观察研究,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为大面积发展黑李、根治病虫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李栽培品种龙园秋李、长李15号、牡红甜李、矮甜李、牡丰李、绥李三号、九台晚李、绥棱红为试材,分别对其成枝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剪后,不同李品种发生的各类枝的数量有明显的不同,九台晚李发生长果枝的数量最大为4.89个,其次为长李153.79个、矮甜李3.67个、牡丰李3.47个、绥棱红李3.42个、牡红甜李3.15个。龙园秋李和绥李三号发生长枝的数量最少,分别为2.33个和2.29个。绥李三号花束、花簇状果枝的数量最大83.10%,依次为龙园秋李78.85%、九台晚李70.25%、长李15号66.40%、矮甜李58.50%、牡丰李56.80%、绥棱红李44.60%、牡红甜李39.85%。  相似文献   

19.
杨林空心李的发掘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空心李是新发掘的地方优良李品种。具有良好的植物学性状。果实的感观性状和理化性状、风味等主要技术指标,都赶上或超过省内外优良地方品种。是一种产量高、品质优和晚熟的地方优良李品种。我国李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究竟有多少品种?国家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方的李子资源,特别是地方优良李品种进行搜集,准备编写《李子志》。笔者从1985年开始在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发现和挖掘出地方优良李品种——杨林空心李,并对品质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初步取得成果,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东林业科技》2002,(6):48-48
蛇李于 1999年从美国加州引进 ,同年由专家教授在陕西瑞雪林果基地定植。经过 4年结果性能状况观察 ,普遍认为是一个品质特优 ,丰产性好 ,适应性强 ,果实耐贮的优良中晚熟品种。蛇李果实较大 ,圆球形。平均单果重 139g ,最大果重2 10 .2g。果皮鲜红至紫红色 ,有果粉。果肉淡黄色 ,随着成熟由外向内渐变红 ,颜色极其漂亮。肉质松脆 ,不溶质 ,清脆爽口 ,细腻 ,香味较浓 ,味甜爽口 ,品质极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5 .2 %,糖度 16 .5 %~ 19.2 %,可滴定酸 0 .73%,品质极佳。采收时果实硬度大 ,果面光滑而有光泽 ,果肉紫红色 ,果核极小 ,半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