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72杨树冠特性与生物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安徽省安庆市长江外滩地18年生I-72杨树冠特性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冠幅与生物量呈一元线性相关;冠长与生物量为指数相关;冠形率与生物量也呈指数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冠幅垂直投影面积与单株生物量呈对数相关;叶干重、单株叶面积与单株生物量为一元线性相关。受造林密度、林分立地条件的影响,树冠特性因子与生物量的相关模型在两种密度的林分中基本相同,但其响应系数略有不同。在树冠特性指标中,叶面积、叶干重与生物量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二者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茶树树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评价,并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依据,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对湖南8个地(市)规范化栽培茶园1~18年生两类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计算机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各项树冠指标均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予以表达。研究结果还表明,两茶树品种在1~6年生期间,各项树冠指标增幅较大,7~14年生期间树冠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树冠结构比较稳定;14年生后,一些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新梢密度、生产枝密度、百芽重、一芽三叶长度和单叶面积下降幅度回大,同时,从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的变化来看,茶树类型不同,树冠结构动态变化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花水桠木、红瑞木、山杏、桃叶卫矛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以及表层、外层、中层和内层4个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和树冠微环境变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以及增湿、降温量与树冠微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树冠不同方位(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由大到小均呈现为南侧(表层)、东侧(外层)、西侧(中层)、北侧(内层),树冠西侧和外层与增湿、降温量的平均值接近。树冠内微环境呈现为空气CO2摩尔分数在树冠内的变化不明显;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南侧→东侧→西侧→北侧及表层至内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空气温度、叶面温度和风速呈下降的趋势;树冠西侧和外层的微环境与树冠内的平均值更接近。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风速与增湿、降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空气CO2摩尔分数、空气温度和叶面温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立地条件下杨树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树冠结构和溃疡病的病情,分析了立地条件对树冠结构的影响以及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表面积(CSA)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总叶面积(TLA)只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冠幅(W)与土壤类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枝下高(H<,... 相似文献
6.
中小叶种丰产茶园树冠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茶园的甜冠高度与茶叶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密植免耕茶园树高与茶叶疸关系不浣茶的二级分枝密植茶园的一级分枝数分别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主干粗细和一、二级分枝粗细,却没有多大变化差异,密植茶的蓬宽,覆盖度、单位面积上生产枝密度、叶层厚度1、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已采芽叶数和萌动分别与产量显著和极正相关。通过直线回归方程得出密植茶园丰产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顺昌县杉木人工林中,分别在不同坡度、坡位、坡向选取18块林分设置圆形样地,分别测定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径等,运用二元材积表法计算其材积,测算树冠体积、树冠率、树冠圆满度等因子,以比较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杉木树冠与材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坡(相对)、下坡、阳坡处的杉木人工林生长优于陡坡(相对)、上坡、阴坡。 相似文献
8.
林分密度对山桃树冠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冠结构决定着林木外部形态和对光能的截获能力,并直接影响林木个体的初级生产力。对于风景林来说,树冠结构不仅影响着林木个体的姿态,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林木的开花结实,进而显著地影响着林木的观赏性。以北京山区山桃风景林为例,从枝条长度、枝条基径、分枝角度及侧枝密度等变化的角度对林分密度与山桃树冠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桃的树冠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受林分密度的影响,高密度(3 500株/hm2)林分中山桃活枝下高相对较高,而冠幅、树冠率相对较小。②林分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一级侧枝的各种树冠形态参数产生影响,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对较高序级枝条的枝长度、基径、枝角和侧枝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各序级枝条的基径随密度提高而增大,且与枝角呈负相关,与枝长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在低密度(2 500株/hm2)林分中,各树冠层次中的枝条结构均有利于光的吸收,长短枝比例相对比较合理。建议山桃风景林的经营密度应控制在2 500株/hm2以内。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主干与树冠生长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74株10年生泡桐主干与树冠生长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主干与树冠生长的数学模型,经实例分析检验表明,培养10年生主干高6.0m,胸径30.62cm的泡桐树需要8.16m和7.60m的冠幅和冠高,泡酮的合理干冠比值为0.79,该模型切合生产实际,为泡桐高干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表1红江橙密植园产量情况红江橙是桂南地区的重要水果品种之一,亩植株数多为50~60株。为达到矮、密、早、丰的目的,一些果园实行密植栽培,实现了早结丰产。我们于2004年对灵山县三海镇三海村委会那科村密植红江橙成年树开展了树冠结构调查,分析研究了密植红江橙成年树树冠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有关参数指标,为进一步开展甜橙类果树密植栽培以及对成年密植园开展改造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调查地点为灵山县三海镇三海村委会那科村红江橙密植果园。该园果树为1986年2月种植,面积0.86亩,砧木为灵山太平酸桔。种植株行距为1.15m×2.12m,折算亩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认识苹果树的冠层结构,定量化描述冠层中叶片的形态特征。通过选取两个品种苹果树冠层不同类型枝条的叶片形态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量叶片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拟合和误差分析,建立了苹果树不同类型枝条上叶片形态特征的数学模型。不同品种苹果树不同枝条类型,具有相同的叶片形态特征,随着叶位提升,发生规律性变化。通过对这些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对苹果树冠层有更直观的认识,为构建准确、符合生理性状的果树三维模型提供必要的知识模型支撑。同时提高了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果树冠层生理生态功能的仿真模拟研究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纽荷尔脐橙丰产园树冠结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广西柳城四塘农场脐橙丰产园树冠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km^2产果45000kg的纽荷尔脐橙连年丰产园树冠结构基本特点是单株树形为自然圆头形,行向冠径2.1m,株向冠径2.0m,树冠高1.78~1.98m;骨干枝有一定从属关系且分布均匀,外缘有一定的凹凸面和层性。树冠结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为叶面积系数3.66,冠高率90.7%,树冠体积3.18m^3,生产容积系数78.9%,叶果比73:1;结果母枝以春梢加晚夏梢组成的二次梢为主,占69.2%;树冠主要结果部位中、上部相对光强28%~32%。 相似文献
14.
树冠圆满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指标———树冠圆满度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树木占有生长空间的状况及竞争能力,而且对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形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树木直径、树高较小(或年龄小)时,其树干材积也较小,而树冠圆满度较大,随着直径、树高的增加,其树干材积随之增加,但树冠圆满度逐渐变小。所以,树冠圆满度与直径、树高及树干材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指数(R)基本上在0 80以上,而形数与树冠圆满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马尾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精确量化马尾松树冠因子,为进一步制订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设置27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分析标准去叶枝鲜质量与标准枝的叶鲜质量,树冠轮廓与胸径,材积与冠幅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马尾松人工林以轮生枝数为6的枝条出现的频率最大,轮生枝数为3~8的枝条数量占轮生枝总数的84.946%,其分布近似正态。针对标准去叶枝鲜质量与标准枝的叶鲜质量构建了指数函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0.901。利用胸径、冠幅和冠长3个林木因子构建了树冠轮廓模型,树冠轮廓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在95%置信区间内,当胸径变化1个单位时,树冠轮廓相应变化39.4%。在分析材积与冠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材积-冠幅的预测模型,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其决定系数达到了0.853,相关性极显著(P<0.001)。【结论】所建模型预估精度较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可以较精确地定量马尾松的树冠因子。 相似文献
19.
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四种阔叶幼树-蒙古栎,色木械,水曲柳,黄波罗的树冠叶层结构进行了初步测定。揭示了在不同的空间层次内按方位角与倾斜角的频率分布规律以及叶面积密度UL(Z)的变化特点,并对研究树冠叶层的结构的意义作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非精确条件下柑橘树树冠形状与采摘平台适应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采摘平台作业移动次数,尽可能使其适应树冠形状,扩大采摘面。以柑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从不同成像方位和树高节点解析了样本树体树冠形状,建立了柑橘树冠形曲线数学模型,分析了柑橘树在目前种植管理模式下,树冠半径、冠幅等参数的变化趋势,讨论得出了适合柑橘园采摘平台作业的部分设计参数:升降高度应选取在0.5~1.0m区间内、外形尺寸参考1.5m×1.2m、最小转弯半径应不超过2.0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