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及品种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对福农83-36等9个新品种和2个主栽品种(ROC10)和闽糖70-6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5个流行病学参数,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综合评价其抗性、同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福农83-36、桂糖84-332、川糖78-111及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属高抗、云蔗81-173、福农91-0707为抗,福农81-745为中抗,粤糖  相似文献   

2.
对 8个甘蔗新品种 (系 )在 1991- 1993年两新两宿 4个作物季 4个生态环境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互作效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 ,福蔗 8710、福农 81- 74 5、福农 85- 16 0 1、福农 83- 36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 (系 ) ,其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闽糖 70 - 6 11增产 2 1.17%、19.36 %、10 .70 %、10 .12 % ,蔗糖分比对照分别增加 0 .0 6 %、0 .0 7%、0 .4 3%和 0 .0 8% (绝对值 ) ,宿根性比闽糖 70 - 6 11强 .这 4个品种 (系 )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示范 ,而福农 83- 0 70 6、福农 85- 6 6 0 1需经进一步的多点区试以决定其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3.
经过两年的生产试验 ,参试的国家甘蔗品种中福农 81- 74 5、桂糖 84 - 332、闽糖 86 - 0 5、福农83- 36、桂糖 89- 5、ROC 16、闽糖 76 - 2与 3个对照种闽糖 70 - 6 11、桂糖 11号和新台糖 10号相比 ,总体表现较好 ,特别在蔗茎产量方面。因此 ,这几个品种可在福建蔗区生产应用。其他品种云蔗 81-173、云蔗 89- 151和粤农 81- 76 2由于产量或蔗糖分较差 ,不宜在漳州蔗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主栽品种进行旱地一新一宿试验 :闽糖 86 - 0 5高产高糖 ,宿根性强 ,分蘖率、宿根发株率高 ,宜适当间苗 ,控制苗数 ;闽选 70 3高产高糖宿根性强 ,分蘖力强 ,易倒伏 ;福农 81- 74 5高产、高糖 ,宿根性好 ,分蘖力中等 ,蔗苗粗壮 ;闽糖 76 - 2高产、中糖 ,宿根性好 ,分蘖力强 ,苗壮 ;新台糖 10号在旱地宿根性差 ,宿根季比对照减产 2 2 .4 3% ,不宜在旱地宿根种植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漳浦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年植蔗面积约4000hm2,产量23万吨左右。历年来当家品种主要是闽糖70/611。近年来推广种植新台糖10号,1996年种植1000hm2,占全县甘蔗面积的26.5%,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台糖10号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较高,旱地栽培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为探讨能适应我县立地条件的优良新品种,在福建省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支持、指导下引进部分甘蔗新品种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福农90-6652,福农89-1006,福农81-745,福农83-36,对照品种为闽糖70-611。试验地点:盘陀镇蒲野村、漳浦县农业局顶马场。试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Eberhart 和 Russell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探讨经多年筛选表现较好的8个甘蔗新品种在福建蔗区4个生态环境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农85-1601、仙糖81-745和福蔗87-10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可以考虑进一步示范推广;福农83-0706、福农85-6601和福农83-36需进行进一步的多点区试以决定其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7.
广西甘蔗生长中期主要病虫害 发生与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广西蔗区病虫害的发生及对病害的抗性,2015年在生长中期对8个蔗区11个甘蔗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对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螟害枯心率为0.00%~38.55%,其中桂柳2号宿根蔗和柳城05-136新植蔗在北海发生最严重,枯心率分别达到38.55%和37.66%。黑穗病发生率为0.00%~24.89%,所有调查品种宿根蔗黑穗病发生均较新植蔗严重。ROC22对黑穗病的抗性最差,表现为中感;桂柳2号次之,宿根蔗发病率为7.45%,鉴定为抗病,其余9个品种均为高抗。目前广西蔗区甘蔗花叶病发生较轻,花叶病发生率为0.39%~7.73%。ROC22、桂糖42号和桂柳2号对花叶病表现为中抗,其余8个品种均为抗病。南宁和北海蔗区螟虫发生较为严重,甘蔗生长前期对螟虫抗性的田间评价体系有待建立。ROC22对黑穗病抗性最差,其余品种较好。广西蔗区花叶病发生较轻。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准确评价有待多年多点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海南蔗区不同甘蔗种质对螟虫抗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螟虫自然侵染的方法,连续2年对26份甘蔗种质进行了螟虫危害情况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甘蔗种质对螟虫抗性程度呈现差异,云蔗03-258、粤甘26属抗螟虫种质,柳城03-1137、德蔗03-83、粤甘35属易感螟虫种质,新植和宿根期抗或感虫性较为稳定。相同甘蔗种质对螟虫抗虫性随植期不同而变化,新植期粤甘40、福农0335、粤甘24属抗螟虫种质;闽糖01-77、福农36、福农37、赣南02-70、云蔗06-80属易感螟虫种质;宿根期云蔗05-51、粤甘34、云蔗06-407属抗螟虫种质;云瑞06-189、福农0335属易感螟虫种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甘蔗品种(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采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混合冬孢子作为接种源,采用浸渍接种与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对34个甘蔗品种(品系)进行新植黑穗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为高抗(HR)的品种(品系)有00-319、01-121、00-256、01-125、01-79,占供试品种的14.7%;抗性水平为抗(R)的品种(品系)有01-120、粤糖03-233、CP93-1634,占8.8%;抗性水平为中抗(MR)的品种(品系)有粤糖96-86、99-57,占5.9%;抗性水平为中感(MS)的品种(品系)有01-246、粤糖95-168、01-160、粤糖91-1102、01-244、粤糖00-318、CP89-2143、CP94-1100,占23.5%;抗性水平为感病(S)的品种(品系)有98-73、粤糖99-66、粤糖91-976、ROC22、NCo376、ROC20、粤糖03-393,占20.6%;抗性水平为高感(HS)的品种(品系)有ROC10、97-639、粤农83-88、F134、粤糖03-373、粤糖02-205、粤糖02-373、粤糖04-232、NCo310,占26.5%。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的四个甘蔗品种与当家品种闽糖70/611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出苗率、茎长、茎粗、单茎重、亩有效茎数、亩产量、含糖量及锤度等农艺及工艺性状进行观察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中,福农90-6652综合性状最好、其次为福农81-745,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对43份甘蔗优异育种材料(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鉴定,测定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云蔗89-151、桂糖84-332、川宁78-111等25份材料为高抗,云蔗71-95和云蔗64-24为抗病,ROC9、云蔗90-174、云蔗91-510等10份材料为中等,云蔗68-154、闽糖86-877、桂糖11等8份材料感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接种黑穗病菌后甘蔗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为揭示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机制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28和ROC22为材料,设接种黑穗病菌处理,以接种无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降低,ABA、SA和JA含量提高,IAA/ABA值下降且低于对照.与感病品种ROC22相比,抗病品种GT28有较低的IAA、ABA含量和较高的GA、SA含量,IAA/ABA值变化幅度较小,而抗感品种间内源J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IAA、GA、ABA、SA含量及IAA/ABA值变化与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甘蔗对黑穗病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分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与质膜透性的变化,以及模拟大田自然干旱环境下的生长、生产表现。初步评价了来自全国9个品种的耐旱、丰产性。经试验分析,认为福农81-745、云蔗89-151、桂糖89-5、粤糖86-368、云蔗81-173、闽糖88-103、桂糖11、川蔗81-548的耐旱、丰产性均优于新台糖10(CK1)。其中云蔗89-151、桂糖89-5、福农81-745的耐旱、丰产性与桂糖11相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澳大利亚抗甘蔗黑穗病鉴定评价方法,对14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采用的对照品种在澳大利亚和云南两地试验的平均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品种平均发病率和标准分级的回归方程为对数函数,经回归计算的分级值,其抗性反应型分类与统计学分类能实现良好的统一,澳大利亚的鉴定方法可用于云南甘蔗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40多份优良品种和品系抗甘蔗嵌纹病、甘蔗黑穗病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本所自育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资源和新品系抗黑穗病,而嵌纹病鉴定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抗病材料仅占7.9%,兼抗材料仅有川糖88/61符合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几个自育甘蔗品种抗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本所3个自育甘蔗品种闽糖85-68、闽糖86-05、闽糖70-611,以抗寒品种川糖81-548、川糖88-598为对照种,通过模拟冻后种茎萌芽率、离体叶片冻后的细胞质膜透性测定,对参试品种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川糖88-598、川糖81-548、闽糖85-68、闽糖70-611、闽糖86-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蔗杂交组合及亲本的抗病特点,为甘蔗亲本和杂种后代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46个甘蔗家系试验新植实生苗的主要农艺性状、梢腐病、黑穗病、叶片病害和宿根梢腐病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方差、配合力分析等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甘蔗新植实生苗以叶片病害为主,丛发病率极高,主要种类有赤腐病、环斑病、褐条病、紫斑病和黄点病;宿根蔗梢腐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新植;相关分析发现新植实生苗黑穗病发生将影响蔗茎产量;梢腐病与叶片病害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宿根梢腐病发病率、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偏低.梢腐病发病率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不存在非加性效应.在前20位亲本中,叶片病害病指数的育种值最高,其次是梢腐病情指数,叶片病害可选率较低;在组合效应中,梢腐病、叶片病害和叶片病害可选率表现相对较好的家系分别有87、74和50个.[结论]不宜用新植实生苗进行甘蔗黑穗病和梢腐病的抗性评价,评价宿根蔗梢腐病抗性时可根据环境变异大小选择选病情指数或株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针刺接种或催芽接种可越过形态学障碍而直接检查品种生理生化的抗性反应。(2)采用浸渍接种法测定8个甘蔗品种在整个发病生长季产生黑穗病株的发展动态,从累积的丛感染率和感染率的发展曲线分析表明:黑穗病鞭子在整个生长季的发生,明显有3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丛感染率虽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初侵染,而茎感染率则更适于检测再侵染的状况,更加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病性;茎感染率的发展曲线采用模拟是适宜的,其中K值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以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是可行的;采用病情流行总量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比其他流行学参数(如Ymax.Yo.P.r)可能会更合理些,与K值的评价效果取得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甘蔗与河八王杂交BC1品系(SNBC1)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广西蔗区甘蔗黑穗病混合孢子粉为接种源,利用人工浸渍接种与自然感病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八王BC1、黑穗病鉴定对照品种及亲本共38个材料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通过观测发病潜伏期、持续发病期、接种发病率、自然发病率这4个病情参数,结合对照品种的抗性表现,评价参试品系的抗性,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验证。结果表明4个病情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SNBC1品系中:未发病品系7个,占18.42%;高抗(HR)的品系15个,占39.47%;抗(R)品系3个,占7.89%;中感(MS)品系有3个,占7.89%;感(S)品系有2个,占5.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SNBC1材料的抗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