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手工艺项目来说,其在展示与传播过程中,面临传播主体单一、传播技术要求高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诸多手工艺项目都面临传承上的困境与压力。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理解出发,结合我国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问题认知,通过探究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复杂要求,从而具体分析茶文化视野下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涉外英语教学的融合,对于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涉外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也为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涉外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根基。本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涉外英语教学的融合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涉外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宝贵财富,其蕴藏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因此,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对于保护、传承茶文化,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与审美理想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与空间,为其融入校园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讨茶文化非物质遗产进校园文化的研究,对于创新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提升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庞琳 《福建茶叶》2016,(10):344-345
我国是茶的故乡,其悠久、浓厚的茶文化气息吸引越来越多的茶客。在现代社会,茶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还是一种饮品,其所具备的独特性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必需品。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大量新鲜事物夺走了青年人的眼球,使其对茶文化,尤其是蕴含浓厚民族历史气息的茶文化,缺乏兴趣与了解。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对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传播和发扬我国茶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郭晓红 《福建茶叶》2016,(4):281-282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遗产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由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因此无法被强制保护。为了有效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分析论证,以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及文明结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应该积极传承与发展,但是因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及环境依附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不能依法强制性保护。我国现在的法律体系及制度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能很好地保护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探讨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立法构想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袁泉  桑静银 《福建茶叶》2016,(1):252-253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中,茶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保证我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国一直在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茶文化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则,让传统茶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我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不仅在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茶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路径。为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优势,从而推动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笔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为课题,拟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茶文化相关含义阐述入手,对新时代背景下传播茶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助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茶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基于此,本文以茶文化的保护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的文化保护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与胶东秧歌有一定共性,都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茶文化传播普及甚广,茶产业日益状大,然而胶东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却停滞不前,甚至被大众遗忘。基于此,借鉴茶文化复兴模式,本文主要论述茶文化对胶东秧歌发展的启示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茶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综合价值,因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格外重要。当前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本文中将对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开探讨,提出完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衍生出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也无法避免的致使传统文化发展趋向凋零,所以,现阶段全球各国均在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述入手,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时代意义,提出了基于数字化背景下促进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饮茶风俗自唐代以来就有,藏族建筑物外型结构特殊、装饰精美,是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的载体。但是,在当前人为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夹击下,与茶文化相关的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不似想象中那样乐观。因此,本文分析了建筑类体现藏族茶文化的形式。从文化本身和建筑载体两个方面,总结了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负面现状。结合各领域出现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重塑和保护措施,实现以茶文化为代表的藏族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王建娜 《福建茶叶》2016,(5):343-344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民俗茶文化从汉唐时期就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展示我国文化实力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重视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我国民俗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从传播意识、策略、渠道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民俗茶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赟 《福建茶叶》2016,(10):7-8
现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状态下,使得人们对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提高,但是由于现在社会处于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时期,因此,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受到的威胁因素也在逐渐的增多。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沉淀,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人们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茶文化的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我国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陷入一个困境。本文主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茶文化演变成了茶学、茶画、茶诗以及茶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任何茶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英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尤其是茶学典籍中专业术语的的英译更是让人颇费周折。本文以茶文化的传播为契机,结合茶学典籍英译与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对我国茶学典籍中的茶文化知识进行了透彻性分析,并以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对于茶学典籍英译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深入探析了茶学典籍集中的"文化融入"与"文化信息",最后基于茶文化对外传播这一视角对茶学典籍英译策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以通过尝试互文关联翻译策略、文化融入翻译策略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快速推进,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精彩,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却鲜有人知。深究下去,传统茶文化在对外宣传中的不足也慢慢显现出来。本文首先讲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遇到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传播学视角下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希望能够对传统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于烜懿 《福建茶叶》2024,(2):166-168
茶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茶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如茶具、茶叶等可以看到、触摸到的为茶文化内容的物质形态,而茶艺、茶叶制法等不能直接触摸到的即为茶文化内容非物质形态。茶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产物,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保证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的可持续性,需要以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文章从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出发,首先阐述了当前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然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关建议,最后是对中国茶文化传承起到促进作用两种法律途径的陈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和河南濒危剧种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传承基于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要素,目前,我国在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做了很多尝试,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本文从茶文化角度入手,解读河南濒危剧种繁荣保护与传承,从而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不断成熟与完善,如今我国传统茶文化与茶叶元素一样,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机制,客观来看,在我国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实施完善的英语翻译策略,才能实现不同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内的文化传播与融入。本文拟从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开展实况,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实施要素,从而探究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英语翻译策略活动的制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