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西南麦套花生适宜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在鲁西南地区不同产量水平地块麦套花生的适宜播期。试验认为 ,在前茬小麦低产水平条件下 ,花生套种以 5月 12日左右为宜 ;在中高产水平下 ,以 5月 2 2日左右套种为宜。  相似文献   

2.
河南花生高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全国花生主产区,种植面积70万公顷以上。进入80年代,河南麦套花生发展迅速,至1989年其种植面积已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76%。因此,在完成春播花生每公顷6000-7500kg高产研究的同时,对麦套花生每公顷4500-5250kg高产群体结构,生育动态,长相指标及其栽培技术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麦套花生是河南花生的主要栽培方式,但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增值,麦套花生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夏直播花生能否达到高产优势,是河南花生再上新台介的关键。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增加密度,提高播种质量及适时的促控措施,完全可以实现花生的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4.
河南麦套花生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约67万公顷,年产荚果160万吨。80年代初期以来,麦套花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花生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麦套花生的产量,在品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过去10年中,先后选育和推广了7个适应不同农业生态条件和市场要求的中、早熟花生品种,这些品种的生产潜力一般为每公顷6~8t.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经过广泛试验,制定了适宜的套种方式、播期、密度、施肥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上述增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河南的花生生产水平,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麦套花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套种困难、播种质量差和机械化程度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麦套花生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麦套花生套种难、施肥和栽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根据多年麦套花生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制订了<河南省麦套花生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在品种选用、花生简化播种、田间管理和小麦、花生统筹配方施肥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麦油两熟制一体化高产栽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宽幅麦套种花生套期和密度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 ,套期效应大于密度穴数 ,高产麦套花生必须适期套种。麦套花生最适套期为麦收前 5 3天 ( 2 8/ 4) ,适期过后 ,套期每推迟 1天 ,花生约减产 14.6kg/hm2 ;适期套种时 ,麦套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7995 0 ,夏直播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8715 0。  相似文献   

7.
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施肥氮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双高产栽培大田N肥试验表明:前茬(小麦)施N不仅小麦增产显著,而且具有较大的后效作用;后茬(麦套)花生施N花生增产显著,而对前茬小麦籽粒无明显增产作用;在前茬小麦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当茬配施一定数量的N肥,有利于充分发挥花生的增产潜力;小麦花生各6750~7500kg/hm2高产田全年需施N263~356kg/hm2,前后两作适宜的分配比为1:0.4~0.55。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目前生产上正在应用和最新设计的几种麦油两熟制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鲁东畦田麦花生夏直播和小垄宽幅麦花生套种两种模式对小麦产量较为有利,大垄宽幅麦花生套种对花生产量更为有利,兼顾麦油产量和全年效益,麦油均分式花生套直播表现最佳.在鲁西,适于小麦等行距花生套种条件下麦油高产高效的小麦行距为35~40cm.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2-199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的20个品种(系)中属产品的性状间的相关性,并以各性养育地产量进行通径分析,提出了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途径应以提高单株饱果,百果(仁)重和出米率为主,同时兼顾抗逆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双高产综合增产技术杨学光(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266752)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春花生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夺取粮油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我们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从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了这一套种模式,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482kg...  相似文献   

11.
麦套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北省麦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品种、播期、群体结构、配方施肥和化控等进行了反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麦套花生单产6000kg/hm^2的栽培技术体系。1996-1998年在邢台市邢台县试验示范6.7hm^2,平均单产达到6261kg/hm^2,较对照增1939.5kg,公顷纯增效益2575.5元,总增17170元。  相似文献   

12.
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钾肥合理运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表明,在土壤含钾量中等偏下或很低的情况下,钾对小麦花生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钾肥基施对小麦产量较为有利,且对后茬花生产生较大的后效作用。花生要高产,必须充分发挥“钾二效”的增产作用。小麦花生产量在双16.75~7.5t/hm2范围内,全年适宜施钾量为255一300kg/hm2,麦油分配比为1:0,2~0.3。  相似文献   

13.
河南麦套花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历史上以春播为主,是全国春花生主产区之一。夏花生(含麦垄套种)的种植面积很小,常年只占花生种植总面积的10~30%。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耕作制度的调整,复种指数提高,夏花生面积迅速扩大,至1989年全省夏花生种植面积已占花生总面积的80%,其中麦茬花生只占夏花生面积的10%左右。所以麦套花生是河南花生发展的主体,是近年来河南花生面积突破700万亩,产量稳步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在7500 kg·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结荚前期,植株的叶龄数、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 d达到高峰,出苗后70-90 d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在结荚期(出苗后50-90 d)达到高峰。麦套花生叶片内SOD、POD、CAT 3种抗衰老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MDA含量从结荚期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饱果期是麦套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应加强该时期的田间管理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在花生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1992-1994年海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的7个品种7点21点次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套种花生粮油双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表明,旱地麦田增施有机肥料,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贮水能力;在花生套种垄上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水、集雨、提温的效果,进而提高小麦和花生产量,覆膜越早效果越明显。因此,增施有机肥和进行秋季覆膜是旱地麦套花生取得粮油双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2~1994年度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7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花生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麦套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产量以中密度(1.9万株/亩)处理最高,其次是低密度处理(1.5万株/亩),高密度处理(2.3万株/亩)最低。麦套花生适宜种植密度为1.8~2.0万株/亩,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果数降低趋势明显,而公斤果数则以高密度处理最高,中密度处理最低,出米率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经5年大田试验与培创高产田相结合,在较大面积上使大垄宽幅麦套种的小麦和花生公顷产量分别达到了5250kg和6000~6750kg,明确了相应产量条件下花生生育规律,建立了一套适合鲁东地区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麦套花生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麦套花生N、P、K施肥与花生产量间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1)N、P、K三种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互作间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因此,N、P、K需配合使用。(2)公顷产量4500~5250kg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109.5~147kg,P2O5133.5~186kg,K2O243~348kg;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N139.6kg,P2O5174.3kg和K2O323.3kg,最高产量可达526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