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坏死杆菌病是鹿的一种最常见传染病,分布广,有的鹿场多年流行这种疾病,给养鹿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介绍了鹿坏死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了本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鹿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常见症状以流产、睾丸炎和乳腺炎为主,病鹿是主要传染源。本病可根据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用显微镜检查或细菌分离鉴定等诊断方法。预防本病有如下措施:在养殖场做好预防性消毒、外引鹿只必须经过严格检疫和实验室检测、对鹿群定期检疫、实行分群饲养和人工授精、疫苗接种等。  相似文献   

3.
鹿包皮炎多发生于成年公鹿,春末夏初本病容易发生。一般呈慢性经过,急性者甚少。鹿在排尿后有少量的尿液蓄积于包皮囊内,由于鹿舍内泥泞潮湿,包皮囊被脏物污染,或公鹿自淫时将粪便、污物带入包皮囊内,引起粘膜发炎而发病。一、临床症状病初患鹿没有明显症状,不易发觉。随病情发展,即出现排尿频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病是牛羊猪及人的一种传染病。在放牧鹿和圈养鹿群中屡有散发。病的特点是:患鹿的舌、头、下颌及颈部,甚至前胸部可有硬的肿胀。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本病为散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2):122-123
<正>1发病情况该鹿场共存栏梅花鹿236只,全年舍饲,饲料为玉米、胡萝卜和青干草。从11月21日开始,有部分梅花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发病的梅花鹿多数死亡,也有的没有症状而突然死亡。发病21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8.89%,病死率为61.9%。来我院就诊之前对发病梅花鹿曾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2临床症状病鹿在发病初期表现行动缓慢,离群,目光呆滞无神,食欲减退,流涎、流泪、流鼻涕。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鹿停食,有的病鹿的唇和咽喉麻痹,出现视力  相似文献   

6.
2003年7月26日,长白县八道沟镇某鹿场因喂发霉饲料引起鹿发病、死亡。经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鹿场共养鹿108只,发病28只。7月26日死亡1只,另有2只已出现弓背,腹泻等临床症状。28日下午,这2只公鹿也抢救无效而死亡。另25只鹿立即停喂饲料,并辅以药物治疗,几天后全部治愈。2临床症状本病呈慢性经过,病鹿表现厌食、消瘦,对环境反应淡薄,长茸缓慢,精神委顿,个别出现兴奋不安、冲跳、狂燥,后期出现弓背、腹泻。3剖检变化剖检3只死鹿,病变完全一样。心肌变软,有出血点;肺充血,有大量气泡;肝脏严重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由铜缺乏引起的鹿地方性运动失调症在1978年新西兰已作出了诊断,这种病可能遍及全国,特别是缺铜的土地或灌溉过的牧场发生最多。多在深秋季节发生,能导致鹿群中的20%年青鹿发病。1症状年青的雄鹿和雌鹿较老龄鹿的症状显著得多。成年鹿患病后步态摇摆不稳,但外表仍然健康,不拒食。如不治疗则病情继续发展,病鹿站立无力,以致完全麻痹,严重者在6周左右死亡。小于六月龄以下的幼鹿得病后肌肉疼痛。六月龄的幼鹿有不同程度的跛行,有些甚致突然死亡,对肝脏一旦患地方性缺铜病,就很难治疗。起因是缺铜引起。经髓鞘脱落,神经紊乱,最后是神经轴变性。…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是由于羊受到D型魏氏梭菌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是对绵羊造成危害,可以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其对山羊也有易感性。病羊主要表现为不断腹泻和神经麻痹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等,还会表现为突然出现死亡。本文针对羊肠毒血症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旨在为羊养殖中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 某养鹿场饲养梅花鹿近 2 0 0只 ,自 2 0 0 1年 1 1月份以来 ,间断出现部分幼鹿发病 ,并有 8头幼鹿死亡。病鹿体温升高至41 5~ 42℃ ,呈稽留热型 ,精神沉郁 ,嗜睡 ;呼吸极度困难 ,呈腹式呼吸 ;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食欲逐渐减退 ,有的甚至突然废绝 ;部分病鹿猛烈咳嗽 ,咳嗽后有呕吐现象 ;流清鼻涕 ;死亡病例出现四肢和全身肌肉僵直 ;下腹部和耳根后有瘀血斑 ;体表淋巴结 ,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部分病例有神经症状 ,即在圈中乱转 ,发病后 6~ 8d死亡。2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及症状 ,病理剖检变化和…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饲养管理中,霉豆秸中毒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疾病。此病是由于梅花鹿采食了发霉豆秸所致,在临床上以出现消化系统机能紊乱、母鹿阴门水肿、流产及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的实质是多种霉菌所产生毒素的综合作用。霉豆秸中的霉菌主要是镰刀菌、白霉菌、黑霉菌、青霉菌等。霉菌能产生毒素,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空气潮湿,本病较多见。1.临床症状梅花鹿霉豆秸中毒的主要特征为急性胃肠炎,病程经过较短。中毒初期,患鹿呈现急性胃肠炎症状,腹泻,腹痛,拒食,反刍停止,呻吟,起卧不安。中后期,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时而兴奋,时而沉郁,…  相似文献   

11.
1 流行情况 2005年长春市双阳区某鹿场1周内先后死亡2头仔鹿1头母鹿,并有4头鹿陆续发病,病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1头怀孕母鹿发生流产,应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2.
<正>鹿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是鹿急性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该病以消化机能紊乱、出现神经症状、血液和肝脏坏死为主要特征。雨多潮湿的季节多发。近年来国内鹿场时有发生,给养鹿业造成较大危害。1发病情况吉林省汪清县某鹿场共饲养梅花鹿95头,2015年7月,该场的鹿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厌食、弓背、间歇性腹泻症状,死亡1头仔鹿。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荧光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3.
笔者首次报道了东北梅花鹿肾虫病的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病原体的形态特征、致病作用和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概述了本病和鹿脑脊髓丝虫病主要症状之区别。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血尿病,系由于患畜在发病过程中,表现有不断排出血红蛋白尿的临床症状而得名。据养鹿老工人反映,很早就有本病存在。解放后,养鹿事业受到党的重视,不断得到发展,至1958年前后省内外建成了不少大型国营鹿场,养鹿已经成为经济动物饲养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辽宁省西丰县某鹿场内,在2006年5—7月份陆续产仔76只,33只开始下痢,发病初期,只能看见舍内有灰白或黄绿色稀粪而不易找出发病仔鹿,因为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两天后,病鹿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到40℃以上,被毛无光泽,两耳下垂,弓腰,粪便呈水样,恶臭,甚至混有灰白色肠黏膜,后期粪便带血,眼眶下陷,耳部温度变低,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卧地不起,体温出现降低,出现神经症状,最后衰竭死亡。死亡21只,对死亡的  相似文献   

16.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鹿场存栏梅花鹿157只。2008年6月,有2只鹿突然死亡,均为年轻公鹿且营养良好。据饲养人员介绍,2只鹿生前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现象,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其中1只曾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2只病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但肛门松弛,其中1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  相似文献   

18.
梅花鹿的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鹿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对养鹿业危害极大。鹿感染本病后,主要在蹄部发生坏死,部分病鹿病菌散播到内脏,最后因败血症引起死亡。轻者由于四肢疼痛,影响运步,  相似文献   

19.
<正>1症状本病潜伏期通常为1~4天。病鸭精神委顿,食欲废绝,离群独处,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病鸭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时,全身抽搐,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头仰向背部,两腿阵发性向后蹬踢,呈角弓反张姿势,死亡很快。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鹿乡镇治鹿时曾遇到数例脊髓挫伤病例,通过临床诊疗,并参考国内外资料,从病因,发病机理,症状,诊断,防治阐述本病,供鹿病治疗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