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和功效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油脂加工、乳制品、调味品、功能性成分及食品加工废水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食品科技界把现代的高新技术引入食品加工业,虽然这些技术尚未转化为产业,但对食品工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储备了后劲。食品工业只要导入市场,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学习农业实现技术转化的途径和流程,食品工业就不会失去机会。目前,食品加工技术的重点是如何保持原料、营养成分不受损失及食品中的营养因子、功能因子、有效因子的分离、提取、组合等几方面。围绕这个目标,近几年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高新技术有:(1)分离浓缩技术:包括膜分离、超临界流体、分子蒸馏;(2)无菌生产技术:包括无菌灌装、无菌包装;(3)杀…  相似文献   

3.
中药要实现现代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复杂的中草药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简明介绍了近年来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方面的应用慨况.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是对液-液、气-气、液-固、气-固体系中不同成份进行分离、纯化与富集的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很多生产领域与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膜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因而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物质,如果汁、酶、药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能耗低,因此膜分离技术又称省能技术。 (3)膜分离过程可用于冷法杀菌,代替沿袭的巴氏杀菌工艺等产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在大型养殖场沼液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型养殖场沼液具有产生量大且集中、养分含量低、可能含有抗生素残留等特点,若处理不当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膜分离技术可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分离去除且操作简单,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分析了应用于大型养殖场沼液的膜分离技术工艺,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膜分离工艺对养殖场沼液中碳、氮、磷和抗生素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膜分离技术在养殖场粪污处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为膜分离技术在养殖粪污处理利用领域的广范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效率高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生产实际上的应用发展,着重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用于水处理工程中,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原料省,效果好等特点。随着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膜工艺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膜技术被用于水处理行业中。本文简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膜分离技术的种类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为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当前我国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进展,对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超临界CO2提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分离技术和高效絮凝技术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一、膜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及其特点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称为分离膜)使流体内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作用的技术。其分离原理主要是利用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大小、形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药物分离和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药物残留检测(环境检测、食品药品残留分析检测)、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水处理技术。作者针对养殖废水的特点,综述了用固/液分离、泡沫分离、膜过滤、生物过滤、臭氧处理、紫外辐射消毒等技术处理养殖废水的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下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多级膜分离纯化木豆叶提取液,分析木豆叶提取液主要有效成分在膜处理前后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微滤能截留提取液中15.78%的黄酮类物质,超滤能截留提取液中62.52%的黄酮类物质,而纳滤能截留提取液中97.92%的黄酮类物质,溶剂除去率达到了50%,木豆叶提取物中黄酮纯度可达50.13%。超滤浓缩液中牡荆苷含量可达0.069mg·g~(-1)(HPLC),异牡荆苷含量为4.31mg·g~(-1)(HPLC)。经过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木豆叶提取液的分离效率,达到了较好的高效浓缩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包装和杀菌技术、微波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关键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膜生物反应器 (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它对于发展城市污水回用事业 ,节省新鲜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 ,以及节约污水处理资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 MBR的技术原理、主要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 研究从蛹虫草菌渣中综合提取分离虫草素、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 [方法 ] 以虫草素、多糖、多肽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4因素对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地分离。 [结果 ] 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条件:在95℃下,用16倍量的水热回流提取2.0h,2次,滤液在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分离。 [结论 ] 优选的实验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省时、省溶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0.2μm微滤膜和0.045μm、100 KD、13500D、5000D卷式超滤膜及100D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茶叶浸提液,HPLC分析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以及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真空冷冻干燥样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结果]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主要集中在膜滤过液中,膜处理后分子量均小于500 D的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膜对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截留效果较差,推测膜处理后儿茶素和咖啡碱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膜对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可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与所用的膜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茶黄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黄素是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物,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茶黄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文献参考。综合国内外有关茶黄素的最新研究报告,对茶黄素的理化性质、形成机理、提取分离与测定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为茶黄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无机陶瓷膜的结构组成,过滤机理及其突出特点,并总结了近几年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自生动态膜形成演化及其过滤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自生动态膜的形成演化机理,特别对模型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