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保红松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于2000年开始采用容器育苗,进行雨季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9%以上,形成的林分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速度加快,每公顷可节省造林费用275元。  相似文献   

2.
石质荒山大部分为经过多年造林剩余下来的硬骨头山,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很低。为此,在尚义县甲石河乡瓦桶沟村南梁作业区于1992年进行了油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3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125htn’,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且一次成林的良好目的。1主要技术措施及.1容器苗的培育方法1.1.1容器袋的规格油松育苗容器袋的规格为直径5cm,高13cm。1.1.2营养土的配制油松育苗应选择耕作层20cm以下的心立即可。首先把来民对的土过筛清除石砾和杂草等。按8份土与2份发醋好的粪肥混合均匀,制成营养_上。1.1.s苗床制作在地…  相似文献   

3.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容器育苗基质选择和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湿地松容器育苗9种营养土配方优化选择和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心土(45%)+苗圃地土(45%),配以火烧灰土(10%)、复合肥和二铵(各1.5%)为基质最佳配方。容器苗根系保护完整,侧根发达,主根生长不良(容器底阻隔)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且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当年苗木生长量大于裸根苗,并可廷长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6.
1容器苗造林的优势1.1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内的水分不易散失,能够形成单株生长的小环境,而且在苗木起运、栽植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栽植后不用缓苗,抗性强,生长健壮,成活率高。在干旱年份,一般能保持70%以上的成活率。正常年份,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该项技术分为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两部分。主要技术包括:容器制做;配制基质(营养土);种子处理与播种;容器苗的水、肥管理;容器苗造林等措施。运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繁育系数、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延长当年的造林时间,加速荒山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泡桐是沿江、沿海地区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大部分为50~60年代从河南引进的兰考泡桐。近几年来,由于繁殖造林技术落后,加之品种单一,忽视良种选育,致使这一造林树种的速生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从1992年初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了12个泡桐新品种,进行泡桐容器育苗直接造林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努力,已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出苗率达到89.1%,当年移栽造林成活率达到100%,目前平均株高4.37m,平均地径9.87cm。1 试验地概况及引种材料1.7 气候本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  相似文献   

9.
以本地树种红榕3年生苗木为试材,在造林地附近建立临时圃地,对苗木进行修枝摘叶,配合生根剂使用,在圃地对苗木进行30d的无纺布袋容器养护,提高了红榕苗木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用养护后的红榕容器大苗造林,高规格整地措施,壮苗上山,精细栽植,配合抚育管理,造林成活率达到93%以上,造林当年苗木生长良好,绿化效果明显,能缩短景观林培育成林时间周期,对改造城镇周边森林生态景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板栗早春培育容器苗,5月下旬即可上山造林,当年高生长平均可达90厘米以上,第二年即能就地嫁接成因。不仅能乐补当年苗木不足,提高造林成活率,更重要的是能提早1年成因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