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高,并发症多,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甘肃省秦安县猪附红细胞体病呈局部爆发,小区域流行的特点。通过近几年来对全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以及流行特点分析,治疗经验总结,以及有效防疫措施的开展,该病在当地得到了有  相似文献   

2.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点。该病在我国出现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流行呈上升趋势,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将该病的防治做一归纳,分享给广大养猪户,供养殖过程中参考。1猪附红细胞体病概述1.1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任何年龄猪只均可感染,近年来母猪感染率升高,其它动物如羊、牛等也易感染,也有人感染的报道。附红细胞体有相对宿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高热和消瘦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该病易发生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升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数例此病,现将一养殖户猪群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或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大量的报道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群中,呈现大规模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也引起了国内兽医界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H)寄生于人、动物红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发病率高和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而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另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一旦混合感染,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本病为近年来的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疾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主要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染病,尤其对仔猪危害比较大。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快和传播速度也快,发病后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和全身的皮肤发红。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病呈现逐年高发的趋势,直接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甚至造成大量的猪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为此,应该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和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魏世安 《动物保健》2011,(Z1):89-90
附红细胞体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1950年确定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细胞体。1986年puntarie等正式描述了人类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附红细胞体的宿主范围广泛,已有鼠、犬、牛、绵羊、猪、猫、兔、山羊、马、驴、骡、鸡、骆驼、南美洲驼羊、北极驯鹿、银狐等动物及人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报道,其中猪感染附红细胞体最为严重,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魏世安 《兽医导刊》2011,(Z1):89-90
附红细胞体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1950年确定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细胞体。1986年puntarie等正式描述了人类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附红细胞体的宿主范围广泛,已有鼠、犬、牛、绵羊、猪、猫、兔、山羊、马、驴、骡、鸡、骆驼、南美洲驼羊、北极驯鹿、银狐等动物及人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报道,其中猪感染附红细胞体最为严重,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猪的流通渠道也不断扩大,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高热、贫血、黄疸为特征,以皮肤发红为特点,笔者就近年来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报告如下,以抛砖引玉。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2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还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我县某猪场暴发的附红细胞体病并感染肺炎病例,以50~60日龄仔猪居多,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61%和46.7%,危害性很大,经济损失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显微镜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肺炎.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主要为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牛、羊、狗、猫和人的红细胞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养殖户称为红皮病、贫血。该病主要表现以高热、皮肤发红、弥漫性出血和贫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现代养猪场户中高发、常发的一种疫病,因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缺少特异性表征,常常被漏诊,实验室常用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都有灵敏性低、特异性差或操作复杂、对设备人员要求高等缺点,致使该病的检出率不高,近年来有很多养猪场户因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荧光RAA检测方法对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快速诊断,为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血液,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所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近几年,本病发病较多,发病率较高,养殖户及现地兽医技术人员对此认识不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正确诊断,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它的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呼吸困难、虚弱、腹泻等症状。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给广大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曾诊治过3例,现将1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3年8月20日,上杭县湖洋乡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100头肥育猪中有3头体重在20~35kg的  相似文献   

16.
陈小华 《动物保健》2014,(9X):103-10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引起猪的高热、贫血、黄疽和全身发红、怀孕母猪流产,严重感染还会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许多养猪场业主和兽医人员均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引起重视,造成误诊,经济损失严重。2014年9月笔者接诊了长泰县陈巷镇夫坊村一个发病养猪场,经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引起猪的高热、贫血、黄疽和全身发红、怀孕母猪流产,严重感染还会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许多养猪场业主和兽医人员均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引起重视,造成误诊,经济损失严重。2014年9月笔者接诊了长泰县陈巷镇夫坊村一个发病养猪场,经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猪红细胞表面或者血浆和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些年,随着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就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本病不仅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出栏推迟,种猪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引起猪的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临床上以贫血、发热、黄疸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数例,现将一养殖户猪群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