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为评价安徽省某市农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水平,在研究区内共布设1933个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并在污染农田中采集43个农产品样品,对其与土壤进行一对一检测,分析研究Cr、Pb、Cd、As和Hg 5种重金属含量,对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农产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Cr、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5、32.6、0.209、8.85、0.080 mg·kg-1,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05%、0、14.59%、0.67%和1.97%。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农田土壤污染情况,5种元素污染程度Cd > Hg > As > Pb > Cr,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所有点位中清洁的占78.58%,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基本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农产品中Cr、Pb、Cd和As 4种重金属元素都是在偏酸性的土壤上富集系数较大,而Hg在偏碱性土壤上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喀什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喀什市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Pb、Zn、Cd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喀什市土壤背景值及国家标准(GB 15618-1995),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喀什市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r、Cu、Pb、Zn的含量分别为109.6、36.9、34.3、100.1 mg/kg,Cd未检测出。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为标准评价,各元素的污染指数排序为CrZnCuPb,综合污染指数为0.465,污染程度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成俊  金明姬  元灿熙  周善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33-20434,20440
[目的]为了解吉林省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龙井市近郊龙池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镉〉锌〉铜〉铅,主要污染元素为镉。不同耕作类型旱田与水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341、.66。2种耕作类型土壤均超过警戒范围,为轻度污染,而水田土壤污染相对严重。[结论]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57,其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武陟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陟县农田表层土壤中的Cr、Ni、Cu、As、Pb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陟县农田土壤Cr、Ni、Cu、As、Pb含量分别为70.53、33.65、31.95、16.74、22.04 mg/kg,Cr、Ni、Cu、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只有As在部分土样中存在超标现象,但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2,超标样品比率达到21.28%。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65,土壤处于安全水平;旱地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小于水田,说明旱地土壤污染程度轻于水田。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值为36.97,处于轻微风险等级。在这5种重金属元素中,As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39.8%,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r含量与Ni、Cu、As含量及Ni含量与Cu含量、Cu含量与As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这5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合污染或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沈阳市细河沿岸上、中、下游3条断面上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Hg、Cd、Zn和Pb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发现,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0.524、0.721、135.9和45.9mg·kg-1,均高于沈阳市土壤背景值,在土壤中积累明显,且上游断面的积累程度显著高于中、下游断面,菜地和果园的积累程度高于粮田。分别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大部分样点Hg和Cd含量严重超出土壤环境标准值,污染突出,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Zn>Pb。总体上,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属重污染区,土壤和作物已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该文深入探讨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以任丘市农田为案例背景,阐明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路径,包括传统土壤采样和化验技术、土壤光谱技术以及土壤传感器和遥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为确保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旨在为农业部门在探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测定兰州市三县五区主要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砷、铅、铜、锌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兰州土壤背景值及国家标准(GB15618-1995),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国家标准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中,兰州市农田土壤总体综合污染指数为0.81,污染水平为警戒级,单因子污染程度为砷>铅>铜>锌;西...  相似文献   

8.
9.
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的初步调查与评价,掌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新疆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使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全疆163个农产品产地66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测试结果.[结果]新疆农田土壤6种重金属(Hg、Cd、Pb、As、Cr、Cu)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其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13,变化范围为0.00 ~0.89;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0,变化范围为0.07 ~0.66,均为污染等级划分中的安全等级.[结论]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存在超标的情况,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的优势产地.同时也有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存在潜在污染风险,应注意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江苏省东海县部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对该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不同区域耕地土壤铜、汞、砷、铅、镉、铬含量变幅分别为12.04~27.39、0.016~0.190、3.39~8.00、21.18~34.60、0.060~0.233、44.1~79.4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19.68、0.036、6.17、25.64、0.11、61.56mg.kg-1。所监测的土壤铜、汞、砷、铅、镉、铬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1,综合污染指数P综≤0.7,污染程度呈由西向东逐渐加重趋势,但土壤重金属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均符合规定标准,表明所监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金属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尚未将土壤和农产品元素含量紧密联系起来,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往往受到质疑。本文将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污染评价中同时考虑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元素背景值、农产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和元素价态效应等,提出了适用于土壤重金属复合和单独影响的评价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计算土壤相对影响当量(RIE)、土壤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程度(DDDB)、总体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程度(DDSB)、农产品品质指数(QIAP),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它为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S)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IICQAP)之和。同时,文中阐述了评价方法构建的依据和土壤环境质量状态描述与等级划分的建议,将在特定利用条件下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划分为清洁(IICQ≤1)和污染两种状态。在污染中增加了亚污染的描述(土壤和农产品之一超标);而亚污染和污染可根据综合质量指数划分等级,当1IICQ≤2时为轻微污染,2IICQ≤3时为轻度污染,3IICQ≤5时为中度污染,IICQ5时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宁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以江苏省的宁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分路段采集了公路两侧土壤及小麦样品进行监测,以了解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宁连高速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土壤和小麦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土壤中Pb、C u、及N i的最大累积系数分别为1.94、1.82及1.69;小麦籽粒中Pb含量有随距离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距公路50m处受到的影响最大,采样范围内小麦籽粒Pb含量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倍数达3.5倍,而C d、C u及Zn无超标现象。由此可见,交通Pb污染是影响公路两侧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本试验采集140 个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其Cu、Zn、Ni、Cr、Pb 和Cd 等6 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采用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中所有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GB 15618-2018);没有样点重金属综合污染超越警戒限,样点主要集中于清洁水平,研究区内土壤中重金属存在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Cu、Zn、Ni、Cr、Pb 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Cd 存在少量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且Cd 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60%,Cd 污染必须关注;通过 PMF 模型解析出 5 个源: Pb 含量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源;Cd 含量主要来自于自然源;Cr 含量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源;Ni 含量主要来自于其他外来源;Cu、Zn 含量主要来自于农业投入品投入源。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农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典型农业活动区——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状况,采集115个农田表层土壤样点,测定Cd、Cu、Zn、Ni、Pb、Cr、Hg和As的含量,并综合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满足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Cd、Cu、Zn、Ni和Pb的含量均值超过了江苏省土壤背景值;农田土壤受到Cd和Pb的轻微污染,整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THI)均值分别为1.37和0.26,致癌风险(TCR)均值分别为1.42E-05和1.65E-05,整体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但儿童面临着明显的非致癌风险;Cr和As是农田土壤中最主要的健康风险因子。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成人和儿童的THI和TCR热点主要分布在太滆运河中游南部地区和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6.
陈振华  柳丹 《浙江农业科学》2024,65(9):2231-2235
为了综合评价废弃矿区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该研究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小粗村某历史废弃铅锌矿区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Cu、Zn、Pb、Cr、As、Ni为研究对象,共设置农田土壤采样点12个,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样24个。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等级,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污染来源。该地区农田土壤Cu、Zn、Pb、Cr、As、Ni、Cd在0~20 cm(>20~40 cm)土壤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83(24.17)、277.00(317.67)、124.96(147.71)、10.75(20.08)、3.68(10.64)、5.67(7.00)、1.07(0.98)mg·kg-1;其中Zn、Pb和Cd含量均高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Cu、Cr、As和Ni均低于背景值;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筛选值为基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Cu、Cr、As、Ni目前处于清洁无污染状态,Zn、Pb处于轻微污染到轻度污染级别,Cd处于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指数均值为2.21,属于中污染级别;主成分分析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主要有两个主要来源,因子1包含Cu、Zn、Pb和Cd,主要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因子2包含Cr、As、Ni,其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区目前农田主要的污染因素为Zn、Pb和Cd,其中以Cd含量最高,其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Cd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速公路对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对沪昆高速和贵黄高速某路段两侧40个土壤样品中Cu、Zn、Ni、Pb、Cd和Cr的分布格局和污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两侧在距路基0~150 m范围之间,Ni、Zn、Cr、Pb含量整体上呈现随路侧距离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断面两侧10~20 m范围之间,而Cu、Cd含量随公路两侧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风险,其中Cd的风险系数最大;在路侧10~15 m范围内,综合潜在风险指数由强度风险向中度风险过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明确农村农田不同利用方式(露地菜田、大棚菜田、粮田)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污染特征。采用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对农田不刚利用方式下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4个试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评价。天津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Pb和As含量均明显高于河北、山东和北京3个试区,4个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均有较粮田高的趋势。总体上天津和河北两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土壤处于重金属轻污染状况,北京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天津和河北两个试区粮田土壤处于重金属污染警戒级,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居重金属安全级。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试区两种利用方式农田和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均处于Cd轻污染状况,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Cd居污染警戒级,而4个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均未受到Cu、Zn、Pb,Cr、As和Hg的污染。天津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区,可能主要与天津试区曾有污水灌溉历史有关;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肥料用量远高于粮田;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有所不同,两者结合应用能比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农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