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资电商很特殊,网上交易还有术。真正服务要体现,农化服务真功夫。农化服务伴随着农资企业的成长,农资企业在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引导新产品使用等方面做出很多工作。农化服务成为农资企业未来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眼下,农资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被更多人关注。国内大型电商企业进军农资行业成为热门话题,也有行业内人士称农资行业特殊,专业性强,对售后服务要求高,现有日常电商平台很难适应农资行业。  相似文献   

2.
线上线下协同的农资线上到线下(O2O)模式为解决农民缺乏相应的农技知识以及为农民对在网上购买的农资质量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农资O2O模式中线上电商平台是自建服务点还是利用现有的农业"三站"(即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提供线下服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运用演化博弈原理建立电商以及现有农业"三站"不同策略下的支付矩阵,求解稳定策略,并分析不同系数变化对农资O2O模式下电商线下服务点选择的影响,为O2O模式下农资电商线下服务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农资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13,(32):6
<正>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农资流通企业闪展腾挪的空间相对比生产企业更大一些。很多农资公司的蓝图中都出现了订单农业、电商平台的概念,流通企业希望线下做农资连锁,线上做农产品经营。2013年产能过剩危机,倒成就了农资流通行业彻底转型的节点。作为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江西六国化工营销总公司总经理张泽飞也意识到,现在普通的常规肥料越来越难销售了,降成本可以通过内部降成本,还可以通过外延降成本,规模性降成本,而产品的提升还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提取价  相似文献   

4.
正1月20日,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e农"APP上线发布。该平台秉持"人有我优、和而不同"的理念,意在打造线上集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咨询、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产品信息交流的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顺应新趋势华农电商应运而生"沉寂了2年之久,黄小兵回来了。"发布会现场,黄小兵自嘲道。"e农"是华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的线上"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创立"华农电商"之前,黄小兵走出央企,与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农资公司  相似文献   

5.
2015-2016年是农资经销商转型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无人机飞防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龙江华夏统联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在这个特殊时期,以飞防为切入点,由传统农资批发向农业服务转型。以技术强化飞防服务张书涵是华夏统联负责人之一。2016年,公司开始考虑平台经销商转型问题。起初,张书涵和同事们在转型电商还是农服中做选择,最终决定走农业服务之路。"对于我们来说,农服也是一种渠道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国家支持节水农业、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风口上,"液体配肥站"因其水肥一体、网点下移,产品与服务可直接送往零售商和农户门口而倍受青睐;我们惊喜地发现,国内农资营销创新除主张做电商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资商将视角对准这种"自助配肥站"。"田圆梦"便成为云南大理一家始作俑者,用节水施肥圆农民一个增收梦。春节前夕,由云南田圆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来访专家实地调  相似文献   

7.
2015年农资电商元年之后,关于农资电商的话题渐渐退去热度。但是行业关于农资电商的探索却从未中断。尤其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互联网+农业"的形式再度引发行业内的热度。2020年3月,山西农资集团的为农服务平台"山西农资网上购"公众号正式开通,并选取部分分公司作为试点运行,接近一年的时间,"山西农资网上购"的运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8.
<正>电商将会助力农资行业下一次腾飞,农资行业也将成为电商革命的另外一个阵地。农资市场空间估计有15000亿元,其中化肥8000亿元,农药3000亿元,农机4000亿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很多农资品牌做电商都遇到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左右互搏的问题,甚至是价格冲突,而平台建起来了,又不知道怎么维护,加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集客成本很高,留存率很低,不知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对涉农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风起云涌,农资行业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农资商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过程中,农资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简称"农技服务",下同)作为农资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软实力,其意义正在不断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农资流通企业的核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几年,行业内讨论最多的就是农资行业与电商的结合。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更是为电商发展大力宣传。去年本人开始从事农资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和圈里朋友讨论了不少电商的看法,也写了一些想法。其实,农资电商不是目的,大家千万不要为了电商而电商,不要把电商理解得过于神秘。农资电商不是终极目的,利用电商发展的机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企业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才值得大家关注的。行业内曾经有种声音:农资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农资行业几乎都要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一年来,电商几乎成了解决传统渠道疑难杂症的代名词,各类农资企业提出各种电商的概念。特别是一些舆论导向,似乎在都市成功的淘宝、京东模式可以一下子复制到农村市场。而实际上,农村市场中的农资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大宗货品的双重属性,和都市电商流通的货物有本质的区别。即便是阿里巴巴、慧聪网这些以做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起家的网站也没能解决生产资料货品交易流通的问题。所以,农资行业的电商梦要更冷静,也要更符合实际。农资电商的设计要解决农资市场问题。这是河南万庄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慧清提出的理念。万庄农资电  相似文献   

12.
<正>农资电子商务被市场上炒作得沸沸扬扬,到底企业开展电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企业是不是有必要搞电商呢?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随着十多年的发展,电商概念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方方面面都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农资行业思想超前的企业家们不断尝试农资电商,虽有失败,但是大家认为方向是对的。正如论坛有句话:农资电商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谁来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农资电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农资经营方式,推动农资供应与农资服务的有机结合,为农民提供便利、安全、优质的服务,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通过对3种现有农资电商模式的比较分析,针对现有农资电商存在投资大、风险高、推广慢、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资需求等问题,提出“农资企业+电商平台+物流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型农资O2O模式及其有效运作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电商的发展现状、模式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资电商对变革传统农资销售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资电商虽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物流基础设施制约、农业技术服务缺失、假货困扰及农民网购习惯培养困难等诸多问题,但农资信息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对农资电商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农资电商的B2B、B2C、B2B2C、O2O4种发展模式,并以代表性企业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建立县村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农资电商平台农业技术服务、严格把控供货渠道、培养农民网购习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网购"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就可"逛商店",随时下单,通过网上支付或货到付款就可购买到自己喜欢又价廉物美的商品,还享受着"送货上门"的服务,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一现款现货交易方式轻松而又快捷。然而,农资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必需的特殊商品,多年来赊销非常严重,在许多地方赊销成了农民的一种习惯,成了行业的一个"顽疾"。现款现货是电商交易的方式,正在崛起的农资电商也不例外,要让习惯了赊销的农民用现款去购买农资,这无疑是农资电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现阶段,一个个农资电商都在跃跃欲试准备上线运营或已运营,那么农资电商遇上赊销,如何让农民"买账"?  相似文献   

16.
<正>"农商1号"不是简单把线下的业务往线上搬,而是一个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的O2O平台——2014年是中国农资电商急速膨胀的一年。是年,阿里巴巴、京东布局涉农电商、恒大进军农业、乐视食品电商平台上线,都标志着互联网巨头们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农业肥肉。如今在外行资本冲击下,作为根植于农村市场的农资产业,其巨大蓝海更是被尝试性的开拓,无论是先驱  相似文献   

17.
农民对农业技术偏好与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价的调查方法,研究农民对农业技术偏好与信息需求特点,对象为南宁市江南区乡土人才、上思县和凭祥市的部分农民。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是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新技术,其次对养殖技术、信息技术也较为关注;②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最大因素是新技术产生的效益,其次为户主文化程度,第三为技术服务,影响最小的是户主性别;③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主要依靠农业技术部门,其次为邻居亲戚朋友,再次为专家;④农民最关注的农业信息为实用技术信息、优良新品种信息、市场信息、高产栽培技术信息、病虫害防治信息,其次对农资供应及价格信息、政策信息、养殖技术信息也较为关注;⑤电视等大众媒体、村能人、农技员、邻居、技术示范等仍是目前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渠道,计算机网络、电话等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8.
通过B2B2C,即种植户对公司,公司对电商,电商对消费者的模式,可以实现风险分摊。公司为种植户提供服务,提供品种、农资和生产技术,提升品质,降低种植户生产风险,同时公司承担电商退货风险;电商与公司合作,省时省力,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北京良谷嘉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用另一种思路做品牌——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农业要实现从商品小农向现代农业转型,种粮农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通和融资困难。4月13日,江苏省农作物优质绿色生产培训暨农资直供金融服务全省行启动仪式在宝应县举行。江苏省供销社旗下的农资流通企业苏农连锁集团,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亿农智慧",联手农业银行为农户提供农资直供服务和优惠贷款等金融服务,以解决上述两大痛点。此活动由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20.
<正>农资电商可能会对肥料行业发展进行洗牌,但是农资电商的发展也将促进肥料产品的回归。目前肥料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各式各样的"高科技",不但让农民不知如何,就算是专家也未必说得清楚,难道农资行业内的技术革新真的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吗?这段时间很多企业领导在讨论农资电商怎么对接的问题,也亲自到农村市场、农场主那里探讨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影响。了解到部分种植大户开始选择网上寻找农资产品,并针对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压低农业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