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俗称。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田为害,初孵幼虫以鳞茎一侧渐向内蛀入,向下至鳞茎内为害。春季韭蛆主要危害植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韭蛆向下活动,蛀人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丛死亡。韭蛆为害不仅影响韭菜品质,而且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一般地块被害株率20%-30%,严重的则高达100%,造成产量损失30%-80%。随着韭菜大面积连年种植,韭菜迟眼蕈蚊为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俗称.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田为害,初孵幼虫以鳞茎一侧渐向内蛀入,向下至鳞茎内为害.春季韭蛆主要危害植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  相似文献   

3.
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和韭蛆分属鳞翅目夜蛾科和双翅目眼蕈蚊科.小地老虎主要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特别是蔬菜的幼苗,常常从近地面切断幼苗的茎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甚至绝收.韭蛆又叫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为害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常引起鳞茎腐烂、韭叶枯黄,严重至整墩韭菜死亡.  相似文献   

4.
1)韭菜迟眼蕈蚊.又叫韭蛆,主要为害韭菜、大葱和大蒜,以韭菜受害最为严重,幼虫群居在寄主地下部的鳞茎和嫩茎部为害.  相似文献   

5.
为害韭菜的韭蛆主要是双翅目蕈蚊科的幼虫,聚集地下蛀食嫩芽、鳞茎、假茎。韭蛆一年都可发生为害。春夏秋在露地为害,冬春季在保护地为害。春秋季温度适宜,主要在接  相似文献   

6.
灯光诱杀防治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 et Zhang)的幼虫俗称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为害韭菜叶鞘、幼芽和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叶片枯死,轻则造成植株枯黄倒伏,重则缺苗断垄,严重影响韭菜产量和质量。由于韭菜迟眼蕈蚊常年发生,为害严重,年年都必须进行防治。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韭蛆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成虫叫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常群集在韭菜地下假茎和鳞茎上蛀食为害.春秋两季主要危害嫩茎,致使根茎腐烂,被害韭菜地上部生长细弱,叶片变黄,萎蔫下垂,用手轻轻一提就可拔出.  相似文献   

8.
1 害状及害虫 韭蛆,也称韭菜迟眼蕈蚊、黄脚蕈蚊,主要危害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初孵幼虫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幼嫩的茎部取食为害。春秋两季韭菜受害最重,常引起幼茎中空、腐烂及叶片折弯、倒伏,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高温时幼虫则向下活动,蛀入鳞茎取食,重鳞茎腐烂,整窝韭菜死亡。  相似文献   

9.
韭菜根蛆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勇 《长江蔬菜》2004,(12):29-29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在自然条件下需25~30天完成一个世代,越冬代近半年.幼虫在春秋季以水平活动为主,初孵后先行水平扩散,为害韭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墩死亡.冬季潜入土下3 cm处越冬,韭蛆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安全越冬.而在棚室内则无越冬现象,可继续繁殖为害.露地栽培韭菜,一般每年有3个主要危害盛期,4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10月下旬,其中以第三次危害最盛.保护地韭菜栽培,因为棚室中气候更适宜根蛆繁殖,发生期大大提前和拉长,所以一般达4~5个主要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韭菜收割后及时覆盖进行物理隔离,有效阻止韭蛆成虫前来产卵的一项新措施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韭菜地一旦发生了韭蛆为害,应立即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消灭韭蛆幼虫,严格执行栽培措施,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并坚持开沟覆盖严密,避免未腐熟有机肥散发的味道引来韭蛆成虫;在收割后立即进行隔离覆盖24 h,避免韭菜香味带来的韭蛆成虫;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害根、叶,以免吸引韭蛆成虫。  相似文献   

11.
韭菜营养丰富,含有的韭菜挥发油,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和肠胃蠕动,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韭菜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尤其是韭蛆的为害,成为限制韭菜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韭菜新型DFT多层栽培从根本上避免韭蛆的影响,并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既能保障韭菜安全生产,又能实现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为害韭菜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又因生产上防治不当,韭蛆在山东临沂市的为害也随之日趋严重,而且自2002年来开始逐渐在大蒜上发生,菜农因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及防治适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寻找防治最佳时期。该研究以安徽北部亳州市和中部合肥市为监测点,利用黄板诱集监测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确定韭蛆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大棚内韭菜韭蛆成虫全年有6个发生高峰,主为害代为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露地韭菜韭蛆成虫全年有5个发生高峰,主为害代为越冬代和第1代。此外,韭蛆成虫高峰期后1周施药处理防效最高,施药后2周和4周防效均在90%以上。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的发生,呈春秋两季多峰型,大棚内韭菜防治关键期为当年11月,翌年2月中下旬及4月上中旬;露地韭菜防治关键期为11月及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茎和柔嫩的茎部啃食为害,造成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韭蛆一般每年有3个主要为害盛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中旬,7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其中以第3次为害最盛。棚室韭菜气候更适宜韭蛆繁殖,发生期大大提前和拉长,为害更趋严重,重发田受害损失达五成以上。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合理施肥及药剂处理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因韭蛆成虫喜食腐败物,故腐熟的有机肥施入韭田前,每m3有机肥用乐果20~30ml对水10~15kg,混匀堆闷24h(小时)…  相似文献   

15.
1)韭菜迟眼蕈蚊。又叫韭蛆,主要为害韭菜、大葱和大蒜,以韭菜受害最为严重,幼虫群居在寄主地下部的鳞茎和嫩茎部为害。初孵幼虫首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的嫩茎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嫩茎,使根基腐烂,地上部分叶片枯黄而死;夏季高温时则向下移动,蛀入鳞茎取食,严重时造成鳞茎腐烂,整墩枯死。 防治方法:①冬灌或春灌菜地,可消灭部分幼虫,加入适量农药效果更佳。铲出韭根周围的表土,晒根晒土,降低韭根及周围的湿度,经5~6天幼虫干死。覆土前沟施草木灰或毒糠,可防治幼  相似文献   

16.
绿色食品韭菜生产要求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韭蛆防治既是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难点,也是贯穿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在每个生产环节中以韭蛆预防和治理为核心,将害虫为害控制在有效的经济阀值之内,是保障绿色食品韭菜安全优质的关键。韭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蔬菜,但也是引起农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之一,近年来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17.
刘谨 《西北园艺》2005,(3):45-45
根蛆又叫地蛆,常见的是种蝇或葱蝇的幼虫,主要危害葱蒜类蔬菜,由幼虫蛀入韭菜、大蒜、葱等的鳞茎中引起鳞茎腐烂,使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近几年根蛆在韭菜产区为害极为严重,灌根法防治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农药残留量大,既污染蔬菜又污染土壤,现介绍一种既简便有效又能增产的方法——草木灰防治法。  相似文献   

18.
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为害韭菜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又因生产上防治不当,韭蛆在山东临沂市的为害也随之日趋严重,而且自2002年来开始逐渐在大蒜上发生,菜农因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9.
韭菜生产中,韭蛆危害严重且不易防治,有些菜农为提高韭蛆的防治效果,使用国家禁用、限用的农药,致使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给韭菜安全生产带来难题。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蔬菜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开展了韭蛆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应用。该文介绍了韭蛆的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并总结了韭蛆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在自然条件下需25~30天完成一个世代,越冬代半年左右。幼虫在春秋季以水平活动为主,初孵后先行水平扩散,危害韭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墩死亡。冬季潜入土下3cm处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