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龙 《农村科技》2008,(12):24-24
随着温室大棚快速发展,黄瓜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逐渐得到广大温室大棚种植户的青睐,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霜霉病成为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我团在霜霉病的防治中通过大量的试验,总结出了生态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通过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菌发育的环境条件,利用生态因子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 大棚蔬菜病虫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大棚蔬菜的生态控制就是通过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消除污染残留,  相似文献   

3.
正设施番茄生产的茬口较多,主要有温室冬春茬、温室春茬和大棚春茬、温室夏秋茬和大棚夏秋茬。本防控技术体系依据饶阳县生产实际和病虫害发生防治技术,强调各个生产阶段防控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集成,做好病虫源头控制,真正实现"源头防控、预防为主、综合控制"。一、育苗一般应在温室培育无虫无病壮苗,或从集约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由于病虫防治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不断上升,决定了必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是现代高效农作物的重要栽培设施之一,栽培种植技术及喷微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温室大棚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农作物病虫害实行生态控制,在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为害的情形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是新时期植保工作的必然趋向。以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的生境调节措施,是病虫害生态控制的核心内容之所在。借鉴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践体验,介绍了果园"EPM"技术生境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7.
昭通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通过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必要时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它是通过推广持续控制农作物病虫灾害,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建设任务。温室大棚智能控制作为设施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温室环境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性、多干扰性、时滞性的动态环境系统,温室内环境因子与环境因子、植物生长情况与环境因子之间都存在复杂的能量关系。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实现温室内多因子间的复合控制是温室环境控制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的智能温室大棚技术较国外发展晚,在控制方法、控制技术和控制成本等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总结了国内外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等温室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展望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蔬菜的生产中,温室秋冬茬栽培、大棚秋延后栽培和露地秋茬栽培的蔬菜,在夏季蔬菜育苗中会遇到高温、多雨、自然灾害频繁、病虫杂草多等不利因素,给培育壮苗带来许多困难。利用遮阳网进行育苗就能很好地克服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培育出高质量的幼苗,为蔬菜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蔬菜病虫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大棚蔬菜的生态控制就是通过对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消除污染残留,从而使人们食用更安全,使病虫得到控制的目的。一、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的生态控制1.温度的调控。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等发生的主要原因。实践中,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米留一通风窗,晴天早揭草帘,下午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确保蔬菜生产、蔬菜产品质量和蔬菜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蔬菜病虫为害的行为。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蔬菜连作重茬种植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通过以下几项防控技术来减少蔬菜病虫害发生机率。一、阻虫网防虫技术作物定植前,将温室大棚封闭,用化学防治或高  相似文献   

12.
<正> 生产无公害蔬菜,在农业、生物、物理和生态等防治方法无法控制病虫时,也可及时合理使用一定的化学农药,使用时须切实做到以下四点: 1、不打保险药 要调查掌握病虫发生规律,针对病菌、害虫对药剂抵抗力薄弱的环节适时施药,既可减少防治次数,又能收到最佳防治效果。绝不能盲目打保险药,三天一小打,七天一大打,打得病虫没有了,而蔬菜也受到了农药的严重污染,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2、改进防治技术 若在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13.
绿色防控     
<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生态调控技术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远程无线高精度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一种全新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为实现对温室大棚的多通道、高精度控制,设计了1种基于ARM处理器、多级组网模式的远程无线高精度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数字传感器采集温室大棚环境数据,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实现与远程电脑(PC)终端以及无线手持监控终端的远程通信控制。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环境参数控制精度高、响应时间快、无线通信距离远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为实现农业的集团化种植及精准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种植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是现阶段设施农业种植与农业生产的关键部分,是我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率,保证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农业温室大棚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展望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2,(17):26-27
一、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为了有效地调节、控制温室和大棚内的水分环境,温室、大棚采用的灌溉技术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1.保证温室和大棚内种植植物的生长需水要求,遵循灌溉制度,按计划灌水定额实施灌水。  相似文献   

17.
夏季叶菜大棚避雨遮荫防病虫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江宁区夏季叶菜类蔬菜生产,介绍了利用大棚设施覆盖防虫网、遮阳网、薄膜进行避雨遮荫防病虫栽培夏季叶菜类蔬菜的相关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温室大棚管理与监控水平,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一种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采集存储、WEB客户端信息处理、预警分析和温室设备的智能控制等,实现了大棚的科学化管理和对农业大棚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和智能温室大棚的生产管理需求,采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3层体系结构进行系统构建,包含了实时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平台、设备操控模块。  相似文献   

19.
黄金涛 《吉林农业》2014,(23):63+86
生态防治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并找出目前防治中存在着农民认识淡化、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条件较差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应对大棚种植中防治病虫的生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烟粉虱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是近年新传入江苏省的一种危险性害虫。据调查,烟粉虱在江苏地区能危害40科139种植物,特别是葫芦科和豆科蔬菜及棉花受害尤为严重。烟粉虱在江苏地区发生世代重叠,在露地寄主上不能越冬,但在淮北、沿海等地的温室、双膜大棚中可以越冬。在露地农作物上,该虫一般发生在6月上旬至11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随着农作物种类、季节和年份的不同,田间烟粉虱的发生危害也有所不同。对烟粉虱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