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枫香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介绍了中国枫香的用途,地理分布,指出了中国枫香进行了遗传改良的重要意义。分别从优树选择,种子生物学特性,优树子代苗期测定和生长节律观测,优树子代多点区域测定,优树子代叶色变异分析与观赏性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快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2003年在广东省范围内所选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树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进行表型分析,着重研究其生长与叶果性状.结果 表明:枫香在广东以天然林为主,少量分布在人工林中;树龄集中在20~30 a,其次是30~50 a;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分析表明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枫香优树是合理的,以现有资源中最优的种质材料为遗传改良的基础材料,该批优树胸径与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差异幅度大于20%的有52株,占78.8%,枫香优树胸径年均生长量在0.5~2.0 cm之间的有126株,占总数的94.1%;枫香优树大部分树高年均生长量在0.7 m以下,共98株,占75.9%.高径比大部分集中在30~60,共93株占7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枫香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01).  相似文献   

3.
枫香优树子代苗期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我国首批选出的枫香优树83个子代进行了苗期测定,其结果表明:优树子代平均场圃发芽率35.6%,最高家系达57.0%,最低家系仅12.3%,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保存率主要受场圃发芽率影响,差异不甚明显。家系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有15个家系显著优于对照,占参试家系数的18.3%。  相似文献   

4.
中国枫香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枫香是南方林区主要的造林阔叶树种之一,对54个中国枫香优树半同胞家系进行的苗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苗木在苗高、地径2个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变异,家系遗传力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在苗期通过一性状对另一性状的间接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枫香选优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第1批枫香优树的选择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决选的90株优树,从育种目标和秋叶色泽类型及主要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枫香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枫香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用我国第一批枫香优树的半同胞自由授粉种子所培育的2年生植株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根激素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影响生根的因子。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幼年枫香嫩枝也具备一定的生根能力,而所采用的激素中以NAA的效果最好,其最佳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为500mg/kg和30min。  相似文献   

7.
枫香毛竹混交造林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枫香与毛竹混交造林生长效应。结果表明:竹木间生长发育良好,种间关系协调,混交林毛竹与毛竹纯林比立竹数、平均胸径、平均高分别增加了13.1%、10.8%和21.9%;产笋量和产材量分别增加了48.2%和22.5%。提高了毛竹林经营效益。混交林中枫香与纯林枫香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了44.2%和 38.7%。由于株数较少,混交林枫香立木材积50.073 5 m3/hm2,比纯林枫香的64.635 0 m3/hm2少,但未达显著水平, 而单株材积混交林中枫香比纯林枫香提高了177.1%。  相似文献   

8.
枫香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枫香是更新造林的先锋树种与优势树种。1999年在韶关铁龙林场营造了枫香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试验林,从参试的49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生长快、分枝适中的优良家系,可在我市国营林场推广。  相似文献   

9.
枫香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枫香,落叶大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且耐干旱瘠薄;可萌芽更新,是干旱紫色土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枫香木材材质中等,可作建筑、家具、胶合板、枕木、火柴杆之用,作茶叶箱茶不变味;枫香木材加工成枕木,身价百倍。树皮可提格胶,树脂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果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效。叶还可饲养天蚕。叶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枫香极少被人们所重视。为发展其造林,本人从1991年冬始历时三年。摸宗了枫香播种育苗。圃地应选择土层较厚的半阳坡黄壤,如紫色土地区育苗土层深要求30厘米至40厘米,微酸性土壤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我国首批选出的枫香优树 83个子代进行了苗期测定 ,其结果表明 :优树子代平均场圃发芽率 35 .6% ,最高家系达 5 7.0 % ,最低家系仅 12 .3% ,家系间差异极显著 ;保存率主要受场圃发芽率影响 ,差异不甚明显。家系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 ,有 15个家系显著优于对照 ,占参试家系数的 18.3%”  相似文献   

11.
枫香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土壤,天然更新容易等特点.枫香在次生林中常为优势树种,人工造林可与松、杉、毛竹等树种混交.为大力发展枫香造林,丰富我国造林树种,改善林地生态环境,调整林树种结构,促进祁门林业可持续发展,1996年~2003年,祁门县林业局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枫香多目标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枫香优树选择、苗期子代测定及子代林营建、常规造林等工作,尤其在营造大面积工业原料林时,苗木选用、整地规格以及造林密度均严格要求,取得了很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枫香群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枫香为著名的观赏树种。本文从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动态三个方面,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枫香群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枫香重要值高达198.83(占总重要值的66.28%),为主要建群成分,但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低,群落处于演替的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2005年在梅州市梅南林场营造的枫香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造林7年时,树高、胸径、材积指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4、0.82、0.83,变异系数分别为14.53%、23.31%和33.45%。依据材积生长量的丰产性和稳定性,选择出广谱家系31个、丰产家系20个,优良家系8个,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25.26%、35.63%和49.1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枫香良种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7,33(5):385-393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产于秦岭及淮河以南低山丘陵地区,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是皖东丘陵地区针叶林的更新换代主要阔叶树种。同时因其树体高大,树形优美,病虫害少,又是园林绿化观赏树种。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对该树种用量,特别是大规格苗需求的增加,仅靠苗圃地的培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更新造林中,我们尝试着用枫香来营造用材和园林两用林,1994年以来,已培育枫香两用林200余亩,出售绿化大苗400余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其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枫香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属金缕梅科枫香属,该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入秋叶变红,耐火能力强,是优良的林区防火林带及绿化观赏树种。近几年,在皖南的一些国营林场作为二代杉木林采伐地更新的首选树种而大面积造林。现就枫香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圃地选择与苗床建造1.1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排灌条件良好的地点。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中性至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宜。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不宜选择种过蔬菜、瓜类的土地。1.2 苗床建造为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必须细致…  相似文献   

17.
枫香与美国枫香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与美国枫香 (Liquidambarstyraciflua)都属金缕梅科枫香属。该属包括 2种1个变种。枫香是广泛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的重要阔叶乔木树种 ,美国枫香是分布于美国中南部及墨西哥中部的阔叶乔木。两树种都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特性 ,具有多种用途 ,在观赏、用材、药用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枫香与杉木的混交 ,我们发现 ,枫香对维护地力起重要作用。国内枫香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家系和单株的选择研究 ,对其群体变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是枫香种子的地理变异 ,及其与美国枫香进行了对比研究。1 实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产量高质量好湖北省林科所通过10年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试验研究,表明营造松枫混交林产量高质量好:(1)16、26、36年生松枫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均高于同龄马尾松纯林和枫香纯林。在16年生松枫混交林中,马尾松中径级林木占41-70%,而同龄...  相似文献   

19.
枫香,为金缕梅科落叶大乔木,淮河以南海拔1 500米以下山坡、路旁均可生长,树干通直,加工出材率高,还是培植食用菌的重要段木资源,又是较好的观赏绿化树种.2003年,桐城市林业开发公司租用农田5亩培育枫香苗,土地租金、种子、肥料、农药用工及管护等,每亩平均育苗费为1 200元.今春每亩产苗2.5万株,产值达3 700元,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为全市今春近千亩(折算)枫香造林提供了随时取苗栽植的便利,提高了枫香造林的成活率.现就枫香育苗和造林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南平、三明和广东韶关等3个地点,对采自安徽省南部黄山地区的53株枫香优树的种子开展多点子代测定和广谱性速生优良家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优树子代测定林14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3个试验点的平均值分别为9.58 m、8.11 cm和0.0332 m~3,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25%、35.52%和91.21%。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地点、不同重复和不同家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地点×家系、重复×家系等的互作效应显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6、0.41和0.46,家系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从参试的53个家系中选择出适宜福建南平、三明地区和广东韶关地区及相似立地环境条件下推广的7个枫香优良家系为58、70、84、114、116、123、124,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0.33%、1.41%和4.79%。所选枫香优良家系的适应性广,为枫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优良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