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我们在朱桥乡魏村开展池塘节水高效生态混养试验,取得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池塘选择1.池塘条件试验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2亩(1号塘)和15亩(2号塘),水深均1.5米左右,塘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无污染、无早涝之忧,进排溢水口用双层铁丝网、聚乙烯网防逃,每5亩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2.
一、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1)池塘选择:滩涂陆基地势平坦,因潮汐作用每月自然纳潮进水12~15天,水质清新,池塘面积分别为1^#塘10亩、2^#塘15亩,池深为2米,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5亩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3.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参加“天津市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在汉沽区宝田养殖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试验。经187天养殖,69亩池塘共收获成鱼69359.3kg,总收入76637.7元,平均亩产1005.2kg,亩纯收入4278.6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塘条件试验塘为1995年秋新开发塘,共有池塘五口,其中1、2号池面积均为12亩,3、4、5号池面积均为15亩。各池常年水深l——2.4米,水源主要为蓟运河水,并配有机井一眼,水质条件良好,每池配置了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两台。1.2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规格及投…  相似文献   

5.
1.池塘选择及处理 养殖池塘要求砂泥底质,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条件好,海水水质要求无污染,盐度在18‰~35‰(如能引入淡水更佳),池塘蓄水水位最低要达到1.5米以上,面积宜在50亩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青虾种质、苗种质量,推动青虾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实施省水产局“池塘主养青虾技术”项目中于1999年6-8月开展青虾繁育对比试验,现作简要总结。一、试验材料1.试验环境试验组采用阳澄湖抱卵虾繁育,对照组采用太湖抱卵虾繁育,地点选择本市城北斜任村水产场,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毒无污染。2试验池条件池塘4-10亩,塘底平坦,淤泥20-30厘米,坡度1:2,水深1.3米左右。试验组H只塘为6号、7号,面积3.7亩、8.3亩,计12亩;对照组四只塘为2号、3号、5号、10号,面积4.5亩、4.5亩、8.8亩、10…  相似文献   

7.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们进行了主养翘嘴红鲐池塘套养花[鱼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7亩,水深1.5~2.0米,呈南北向,长方形结构,进排水方便,配3千瓦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15-20天,按75千克/亩全塘泼洒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曝晒数日。  相似文献   

9.
冯杰 《科学养鱼》2007,(3):32-33
一、鱼种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和清塘养殖鱼种的塘口面积在3~5亩,塘埂坡度1:(2~2.5),塘深2.2米,水深2米左右,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且有少量的淤泥,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多品种混养高产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选择三明市郊台溪村渔场2号和5号池塘,面积分别为7.1亩和6.9亩。池塘呈长方形,石砌池塘埂,池塘底平坦,淤泥厚22厘米,平均可蓄水深度2.0米,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闸。每口池塘安装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和自动投饵机1台。池塘周围地势开阔,水源充足,无工业污染源。  相似文献   

11.
一、越冬管理 1.越冬塘的选择及越冬棚的搭建 越冬塘应选择水温稳定在18℃以上并且有泉水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在4~6亩,池深1.5~2米,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形状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每只塘配备1~2台增氧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池塘乌龟养殖发展迅速,5个乌龟养殖合作社的养殖面积达815亩。现将池塘仿自然生态养殖乌龟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时间为2013年4-10月。地点选择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场。选择4口塘,1~3号为试验塘,4号为传统养殖对照塘。2.池塘条件每口塘的面积为3亩、合计12亩,池深1.2米,淤泥平均深度20厘米。池塘四周建防逃墙。干塘后日晒两周,并用生石灰浆全池泼洒,50千克/亩。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在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山塘培育草鱼种的示范试验,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一、试验塘选择与清整消毒1.试验塘选择试验山塘面积分别为50亩和40亩,池塘水深2~4米,黏性底质,保水性能好,池塘四周为低矮的小山丘,植被较好,但无高大树木,光照充足,养殖用水一是靠下雨积累,二是小溪来水。每口试验塘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2.试验塘清整消毒开春后需对试验池塘进行清整,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清除杂草、枯枝树桩、杂物以及固堤堵漏、疏通进排水渠道等。鱼苗下塘前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梭子蟹和缢蛏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池塘选择 池塘大小以0.67~1.33hm^2(10~20亩)左右为宜,形状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底质以泥沙质为好(以泥为主)。池塘四周开挖宽3~5m,深1.5~2.0m的环沟,环沟内侧滩面设置盖网,中央滩面宽2~3m,滩面水深0.8~1.0m。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模式规定了罗氏沼虾池塘饲养所需的条件和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技术模式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进行的罗氏沼虾池塘饲养。二、技术经济指标1、亩产罗氏沼虾100公斤以上,鲜鱼或鱼种40-60公斤。2、罗氏沼虾出塘规格15~25克/尾。3、罗氏沼虾养殖商品率为90%以上。三、池塘条件1、面积和水深面积2~10亩,最好3~6亩,水深1.2~1.5米。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好。2、塘堤和底质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壤土为最好,其次是壤土、粘土等,而以新开挖池塘最适宜。主堤宽2~3米,支堤宽1.5~2米,…  相似文献   

16.
1.池塘条件的选择面积、水深:池塘面积18-20亩为宜,水深1.8-2.5m,池塘长方形,东西向。池塘底质:池底应平整,易于拉网操作,池底淤泥保持在20cm以内,池塘保水性好不漏水。水源: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注排水方便。电力及渔机配套:电力有保障,每塘据面积大小及放养量配备3KW叶轮增氧机1-3台,有条件的一塘配自动投饵机1-2台。另配足够的注排水设备。2放养前准备及放养时间地场清整:视水质、土质情况使用生石灰成氨制剂干法或带水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和野杂鱼。注水:放养前5—7天池塘注水1-1.5m。施…  相似文献   

17.
刀额新对虾,又叫基围虾,沙虾,泥虾,隶属于对虾科、新对虾属。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尤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离水后可较长时间不死,很适于活虾上市。近年来各地不断进行淡化养殖,但其暴发疾病尚未见报道。一、养殖经过及虾病特征1.池塘条件:塘2口,共计33、3亩。1#塘为27.3亩,1997年曾是中国对虾养殖塘,平均水深1.5m;2#塘6亩,为鱼池改造塘,水深1.2m。池塘用水为外围养鱼用水。池水常年比重1.002~1.003。2.清塘:1#塘因进水较匆忙,没有进行药塘;2#塘每亩用生石…  相似文献   

18.
1.池塘选择面积为36亩,塘口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深1.5~2米,塘内无杂草、底质平坦、淤泥少、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1996年我们在沙县青州镇涌溪村进行了池塘上养雄性罗非鱼高产试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用青州镇涌溪村的24口池塘,每口塘面积5~8亩不等,共计面积156亩,水深1.5~2.0米;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石砌护坡,池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种放养:以放养雄性罗非鱼为主,搭配混养车鱼、鲢、蛇、建红等品种。草鱼、过、统、建鲤等鱼种于互月28日至2月5日投放。雄性罗非鱼种子4月18日投放,该鱼为本县温来越冬点越冬的鱼种,放养情况见表一。…  相似文献   

20.
1 养殖条件和技术措施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文武砂农场,面积分别为24号池12.00亩,25号池13.47亩,水深1.8~2.5米,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来自文武砂河道,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为7.87~8.26,盐度为5~6。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2~3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