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2年生杠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变化会影响到杠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过程.相对含水量为31.6%~84.9%时,杠柳可以维持较高光合生产力和较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杠柳维持正常生理和生长过程所需的最低相对含水量为21.7%.据此认为:杠柳对土壤水分的适应范围较广,适宜栽植在黄土丘陵区水分较少的阳坡、陡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乌桕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水分梯度对山乌桕幼苗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山乌桕苗期水分管控和优质树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0 cm高的山乌桕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CK)(田间持水量的70%±5%)、干旱胁迫(SD)(田间持水量的40%±5%)、淹水胁迫(SF)(水面没过盆栽苗土面2 cm)共3个土壤水分梯度,测定其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等生理指标,并运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材料抗旱耐淹能力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水分胁迫对山乌桕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生长指标增长量变化从高至低依次为SF> CK> SD,根冠比从高至低依次为SF> SD> CK,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在生理方面,幼苗在胁迫21 d后,胁迫组内的POD、SOD活性的清除能力降低不足抵御活性氧带来的伤害,使MDA含量增速加快,最大变化幅...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主要阔叶造林树种楸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楸树苗木速生期不同水分管理对幼苗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速生期楸树幼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0%田间持水量,一般应保持在80%~100%田间持水量之间,低于80%田间持水量,会使楸树幼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都受到严重的限制,苗木生理质量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而叶片质膜透性增加,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在40%田间持水量时,幼苗因干旱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地人工杜仲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喀斯特山地两种母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人工杜仲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杜仲林枯落物吸水速度快、持水量大。浸泡10小时的时候(吸水接近饱和时),白云质石灰岩和泥质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生长的杜仲林枯落物持水量分别是3144 4g kg-1和2830 0g kg-1,是其自身重量的314 4%和283%。土壤容重分别为1 14g cm-3、1 27g cm-3;最大持水量为43 66%、38 38%;毛管持水量为29 60%、24 83%;田间持水量为12 70%、20 92%。因此,杜仲不仅是一个用途广泛的优良经济林树种,而且也是公益林建设中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另外,就枯落物和土壤特性而言,白云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生长的人工杜仲林持水能力比泥质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生长的人工杜仲林强。  相似文献   

5.
西藏柏木抗旱生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采用人工干旱对比盆栽试验方法,探讨在水分胁迫下,西藏柏木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及其抗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叶水势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失水速率减小;电解质渗透率略有降低,脯氨酸累积增加,叶绿素a/b值变大;生长阻滞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57%。综合分析表明,西藏柏木属于抗旱植物,抗旱机制是低水势忍耐脱水。  相似文献   

6.
以一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5种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青钱柳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增长量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总生物量为最大,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叶片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的叶绿素含量最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逐渐升高;除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15%~25%的处理组的植株长势较差,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极缓慢外,其它4组在苗高和地径的净增长、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方面的差异性不显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此水分范围内变化不显著,说明青钱柳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5%以上均能适应生长,低于此值生长将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对香白杏、龙王帽杏和金太阳杏杏树体内硝酸还原酶的影响,并就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分对硝酸还原酶影响显著,但是极低或者过量水量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除了金太阳杏60%田间持水量外,其他品种40%和60%田间持水量都能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通过水分和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硝酸还原酶与活性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证明硝酸还原酶可以作为这3种杏树抗旱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林木耗水量和环境供水量相平衡是干旱区造林的基本依据,林木耗水研究对了解其生理特性和造林规划有重要意义。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采用热脉冲植物茎流计和快速称质量法测定了主要造林树种山桃、山杏、柠条和沙棘的耗水量。结果表明:山桃、山杏、沙棘、柠条年耗水量分别为594.19、271.13、24.88和20.82 kg,日耗水量分别为3.30、1.51、0.14和0.12 kg;不同树种蒸腾耗水过程具有相似的变化过程,即正午是日蒸腾最强的时间,7、8月是耗水量最大的月份。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主要造林树种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北京西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区内,刺槐、侧柏、元宝枫、黄栌、油松、栓皮栎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个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分别为油松26.01 t·hm-2,元宝枫10.95 t·hm2,栓皮栎10.82 t·hm-2,刺槐8.96 t·hm-2,黄栌8.90 t·hm-2,侧柏4.52 t·hm-2,其大小顺序为油松>元宝枫>栓皮栎>刺槐>黄栌>侧柏;2)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大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枯落物在水中浸泡8 h时.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在0~2 h最快,在4~6 hA逐渐减缓,6 h后明显减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基本趋向一致;3)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范围为75.44%~278.65%,针叶树种的最大持水率均低于阏叶树种,但由于油松林下枯落物的蓄积量明显大于其他阔叶树种,故研究区内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油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黄栌>侧柏;4)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有效拦蓄深分别为栓皮栎2.33 mm,油松2.12 mm,元宝枫2.00 mm,刺槐1.19 mm,黄栌0.89 mm,侧柏0.23 mm.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35%)1年生大红袍花椒生长及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红袍花椒耗水量差异很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35%时,5~8月份花椒幼苗的耗水量分别为10.05、5.97、5.39、3.37 kg;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花椒地上部分的生长,干旱胁迫则有利于花椒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快更好地发挥杠柳植被的优势,采取人工繁育的方式培育优质苗木。根据杠柳的生态学特性和生长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措施进行了杠柳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浓度为100×10-6的ABT处理最适合杠柳的扦插繁殖,浓度为50×10-6的ABT处理效果次之,浓度为150×10-6的ABT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以乌桕优株1年生子代幼苗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及光合指标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株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均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中6号乌桕为中光合速率、低耗水、高水分利用型;12号为低光合速率、低耗水、低水分利用型;13号为中光合速率、中耗水、低水分利用型;21和23号为高光合速率、高耗水、低...  相似文献   

13.
扁桃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扁桃幼苗对水分条件的适应能力 ,以 1a生盆栽扁桃苗为材料 ,设置 5个水平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 ,研究了生长状况和主要生理过程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特别是在干旱胁迫下 ,苗木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 ;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 ,叶片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过量水分供应 ,对扁桃生长和生理作用产生不良影响。扁桃幼苗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是田间持水量的 60 %~80 %。  相似文献   

14.
Lamhamed  M.S.  Bernier  P.Y.  Hébert  C. 《New Forests》1997,13(1-3):209-223
Containerized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seedlings of three different sizes (small, medium, and large) were planted in raised sand beds maintained under wet, moderately dry or dry watering regime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small seedlings were of a conventional stock type. The two larger sizes were novel stock types grown in larger containers.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summer showed that the small and medium seedlings maintained nearly similar levels of gas exchanges and water status, but that the large seedlings had reduced net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under all watering regimes. Analysis of dry masses showed comparable relative growth rates in the small and medium seedlings, but a small to null growth in the large seedlings. Examination of root relative growth rate under wet conditions revealed significant root growth in small and medium seedlings, but negligible growth in the large seedlings. It was concluded that increasing the shoot size of containerized seedlings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seedlings to water stress, as long as the vigour of the root system is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对长沙市4种园林植物细叶萼距花、麦冬、吉祥草、葱兰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全光照下的耗水速率均比遮荫条件下高.在全光照和遮荫条件下,4种园林植物的蒸腾耗水速率大小均是细叶萼距花>葱兰>麦冬>吉祥草;细叶萼距花、麦冬、吉祥草、葱兰等4种园林植物的日耗水进程一致,都是6:0...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刺槐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刺槐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 ,刺槐叶水势、叶含水量、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WUE)均显著下降 ;在整个生长季中刺槐枝条快速生长和干物质增加主要集中在 4— 6月份 ;适宜水分下总耗水量和总生物量均为最高 ,但总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干旱时为最高 ;刺槐最高耗水月、最高耗水日和一天中最高耗水时间段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有差异 ,在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下的最高耗水日出现的时间比适宜水分下的最高耗水日滞后一个月以上。刺槐的最大耗水月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在 7月份 ;刺槐日耗水进程在生长季多数月份呈单峰曲线 ,7月份多呈双峰曲线。刺槐属于耐旱性强的高耗水树种。根据刺槐的生长及耗水特点 ,刺槐不适宜大面积栽植在黄土高原缺水地区 ,仅适合栽植在阴坡、沟渠等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上。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沙柳苗木水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模拟方式对5个种源沙柳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干旱处理不同阶段苗木小枝水势日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保水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种源的沙柳苗木小枝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干旱时呈上升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干旱处理15天后,民勤种源的沙柳日平均小枝水势下降幅度最大为0.77 MPa,然后依次为达拉特旗0.57 MPa、盐池0.36 MPa、榆林0.25 MPa和乌审旗0.12 MPa,其中民勤种源的苗木在充分供水和干旱胁迫下小枝水势差异达到显著。干旱处理18天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民勤1.68%、盐池7.03%、达拉特旗7.25%,榆林9.35%和乌审旗11.07%,水分饱和亏缺民勤<盐池<达拉特旗<榆林<乌审旗。结果表明,民勤种源的沙柳抗旱的能力较强,而盐池和达拉特旗沙柳苗木在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幅度较小,即水分胁迫对苗木干物质的积累影响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华南地区三种苗木蒸腾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裸露地区土壤普遍具有土层浅薄、保水性差的特征,因此石灰岩地区植物会经常面临干旱胁迫逆境。该研究选择华南石灰岩地区常见的任豆,以及两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楝叶吴茱萸、车轮梅,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种植物的盆栽苗木在不同的干旱胁迫程度下的叶片水势、耗水量以及耗水速率,揭示蒸腾耗水规律,为评价植物抗旱性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进行造林或者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苗木以白天的耗水为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日总耗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莱萸正常水分条件下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轻度干旱胁迫时,楝叶吴菜萸和车轮梅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则呈“双峰”曲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干旱胁迫较为严重时,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比较小,在7.9~114.3μmol.m^-1·s^-1之间。综合实际耗水速率的降幅以及重度干旱胁迫下的耗水速率来看,抗旱节水性能大小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茱萸。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和苗木生长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栓皮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水分胁迫末期,由于长期的干旱胁迫,水分条件最差的一组苗木已干枯死亡,土壤含水量从38.123%下降到20.323%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也下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生物量下降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盆栽5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4组,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云锦杜鹃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典型的双峰型逐渐转变为峰值很小的单峰型,峰值的降低在轻度水分胁迫下由气孔限制引起,而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则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经逐步多元回归得到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